2025年资产评估师每日一练《资产评估实务(二)》1月31日专为备考2025年资产评估实务(二)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某企业的投资总额为2000万元,其中长期负债与权益资本比例为5∶5,借债利息率为6%,经测定,社会无风险报酬率为5%,该企业的风险报酬率为3%,所得税率为25%,采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模型计算的折现率应为()
- A:7.00%
- B:6.25%
- C:6.01%
- D:5.00%
答 案:B
2、老张为纪念自己与妻子的感情,在妻子70岁生日前著作并出版了一本回忆录。回忆录的著作完成日期为2010年8月16日,出版日期为2010年11月22日。后来,老张的妻子不幸于2016年11月27日因病去世,老张悲痛欲绝一病不起,也于2016年12月28日离世。那么老张当时所出版的回忆录的著作财产权及其他权利的法律保护期限截止到( )。
- A:2066年12月28日
- B:2060年12月31日
- C:2066年12月31日
- D:2060年11月22日
答 案:C
解 析:著作财产权以及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3、某发明专利权已使用了4年,尚可使用2年。目前该专利权的贬值率为( )
- A:66.7%
- B:50.0%
- C:33.3%
- D:25.0%
答 案:A
4、运用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时预测收益的基础必须是()。
- A:拟将上市的公司,应将上市后筹资考虑进去作为影响企业收益的依据
- B:企业未来进行正常经营
- C:企业未来可能获得的或有收益
- D:评估年份的实际收益率作为依据
答 案:B
解 析:企业预期收益的预测必须以企业未来进行正常经营为基础并考虑已产生或潜在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多选题
1、下列有关著作权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 A:著作权中所称的戏剧作品是指文学作品的剧本
- B:著作权中所称的戏剧作品是指由演员所表演的戏剧本身
- C:著作权中所称的杂技艺术作品是指杂技中的形体动作和技巧
- D:所有的建筑物都是著作权中所称的建筑作品
- E:演员的戏台表演属于著作权的范畴
答 案:BCDE
解 析:作为著作权客体的戏剧作品指的是属于文字作品的戏剧剧本,而不是戏剧演员所表演的戏剧本身,演员的戏台表演是表演者权的客体,属邻接权范畴,因此,A项正确,B、E项错误。杂技艺术作品恰恰与戏剧作品相反,其保护的客体是杂技表演者自身的表演,而不是所用的形体动作和技巧,特定的形体动作和技巧是通用的,所有人都可以用,不可能专属于某一杂技表演者,故C项错误。建筑作品是指以建筑物或者构筑物形式表现的有审美意义的作品,而那些纯粹是为实用目的建造的房屋没有任何审美意义,不能成为建筑作品,故D项错误。
2、下列属于测算股权资本成本的常用方法的有()。
- A: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 B:套利定价模型
- C:三因素模型
- D:年金现值法
- E:风险累加法
答 案:ABCE
解 析:测算股权资本成本的常用方法有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三因素模型和风险累加法。
3、在评估实务中,信息分析应注意的情形主要有()。
- A:相关性
- B:合理性
- C:可靠性
- D:真实性
- E:完整性
答 案:AB
解 析:在评估实务中,信息分析应注意的情形主要是相关性和合理性。
4、下列选项中,有关企业自由现金流量与股权自由现金流量的对比的论述正确的是()。
- A:企业自有现金流量=股权自由现金流量+债权自有现金流量
- B:两者归属的资本投资者不同。企业自由现金流量是归属于企业全部资本提供方,用于直接计算企业整体价值;而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是归属于企业权益资本提供方,用于直接计算股东全部权益价值
- C:企业自由现金流是正数,股权自由现金流量肯定是正数
- D:企业自由现金流量对应折现率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股权自由现金流量对应折现率为股权成本
- E:选择企业自由现金流模型还是股权自由现金流模型对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进行评估,关键应对比运用两种模型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和可能存在的计算误差等情况
答 案:ABDE
解 析:C选项,企业自由现金流是正数,但股权自由现金流量可能是负值,在这种情况下,股权自由现金流量能够提示企业关注资金链问题。
主观题
1、A公司2017年的每股收益为2元,股利支付率为30%,收益和股利的增长率预计为5%。该公司的β值为0.8,市场风险溢价为7%,无风险报酬率为3%,求该公司的市盈率值。
答 案:8.75%
解 析:
2、已知A公司的净利润为1600万元,债务资本为5000万元,权益资本为9000万元,债务资本回报率为6%,权益资本回报率为12%,企业所得税率为25%。试用三种方法测算A公司的经济利润。
答 案:(1)采用税后净营业利润模式:经济利润=税后净营业利润-投入资本成本
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税后债务资本成本=1600+5000×6%×(1-25%)=1825
投入资本成本=债务资本×债务资本回报率×(1-25%)+权益资本×权益资本回报率=5000×6%×(1-25%)+9000×12%=1305万元
经济利润=税后净营业利润-投入资本成本=1825-1305=520(万元)
(2)采用税后净利润模式:经济利润=净利润-股权资本成本=1600-9000×12%=520(万元)
(3)采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模式:经济利润=投入资本×(投入资本回报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投入资本=5000+9000=14000(万元)
投入资本回报率=税后净营业利润÷投入资本=1825+14000=13%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债务资本回报率×债务资本比重×(1-25%)+权益资本回报率×权益资本比重=6%×(5000/14000)×(1-25%)+12%×(9000/14000)=9.32%
经济利润=投入资本×(投入资本回报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14000×(13%-9.32%)=515.2(万元)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