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导游资格证每日一练《政策与法律法规》4月17日专为备考2025年政策与法律法规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
答 案:错
解 析:《民法典》第137条规定,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因此非对话方式是到达相对人时生效,故本题错误。
2、人民当家做主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目标。
答 案:对
解 析:人民当家做主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目标。
3、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发生纠纷时,旅游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愿选择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解决途径。()
答 案:对
解 析:《旅游法》第九十二条规定,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发生纠纷,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①双方协商;②向消费者协会、旅游投诉受理机构或者有关调解组织申请调解;③根据与旅游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④向人民法 院提起诉讼。
4、旅游投诉由旅游合同签订地或者被投诉人所在地县级以上旅游投诉处理机构管辖。()
答 案:错
解 析:根据《投诉处理办法》第5条规定,旅游投诉由旅游合同签订地或者被投诉人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旅游投诉处理机构管辖。故本题错误。
5、导游不得向旅游者兜售物品或者购买旅游者的物品,不得向旅游者索要小费。()
答 案:对
解 析:《旅游法》第41条第2款、《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第15条、《导游管理办法》第23条第8、第9项规定,导游不得向旅游者兜售物品或者购买旅游者的物品,不得向旅游者索要小费。故本题正确。
单选题
1、根据《出境入境管理法》规定,对因工作、学习、探亲、旅游、商务活动、人才引进等非外交、公务事由入境的外国人,签发相应类别的()签证。
- A:普通
- B:旅游
- C:礼遇
- D:私人
答 案:A
解 析:根据《出境入境管理法》规定,对因工作、学习、探亲、旅游、商务活动、人才引进等非外交、公务事由入境的外国人,签发相应类别的普通签证。
2、旅游者在云南旅游时遭遇地震,行程无法继续,需要提前返回,返程费用应该由()。
- A:旅游者自行承担
- B:旅行社承担
- C:旅游者和旅行社合理分担
- D:当地政府承担
答 案:C
解 析:《旅游法》第六十七条第三项规定,因不可抗力或者旅行社、履行辅助人已尽合理注意义务仍不能避免的事件,影响旅游行程的,危及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的,旅行社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因此支出的费用,由旅行社与旅游者分担。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第三人人身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责任。
- A:主要
- B:连带
- C:补充
- D:按份
答 案:C
解 析: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第三人人身损害 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4、( )时间段内,娱乐场所不得营业。
- A:每日晚上10时至次日上午6时
- B:每日凌晨0时至上午6时
- C:每日凌晨0时至上午8时
- D:每日凌晨2时至上午8时
答 案:D
解 析:《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 每日凌晨2时至上午8时,娱乐场所不得营业。
5、旅行社应当与通过其取得导游证的导游订立不少于()个月期限的劳动合同。
- A:1
- B:3
- C:6
- D:12
答 案:A
解 析:《旅游法》第38条、《导游管理办法》第28条规定,旅行社应当与其聘用的导游依法订立劳动合同,旅行社应当与通过其取得导游证的导游订立不少于1个月期限的劳动合同,并支付基本工资、带团补贴等劳动报酬,缴纳社会保险费用。故选A。
多选题
1、促进旅游业发展需要资金保障,政府应当依法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资金。资金主要用于加强()。
- A: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 B:旅游公共服务
- C:旅游企业发展
- D:旅游景区建设
- E:旅游形象推广
答 案:ABE
解 析:促进旅游业发展需要资金保障,《旅游法》第24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法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资金。资金主要用于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公共服务和旅游形象推广。
2、《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基本原则是( )。
- A: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 B:因地制宜,资源发展
- C:丰富内涵,品质发展
- D:共建共享,融合发展
- E:以农为本,多元发展
答 案:ACDE
解 析:B选项错误,应改为“因地制宜,特色发展”。
3、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评审委员会由政府部门、法律专家、旅游企业、旅游者代表组成,评审主要事项包括()。
- A:不文明行为事件是否应当纳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
- B:确定“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的信息保存期限
- C:“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是否通报相关部门
- D:对已经形成的“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的记录期限进行动态调整
- E:国务院旅游主管部门可将“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向社会公布
答 案:ABCD
解 析:E项国务院旅游主管部门可将“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向社会公布不属于评审事项。
4、下列各项中,关于《旅游法》适用范围的表述,正确的选项包括()。
- A:我国公民在境内的旅游活动
- B:外国旅游者的入境旅游活动
- C:我国境内赴境外的团队旅游活动
- D:我国旅游者前往旅游目的地国参加旅游活动,受我国《旅游法》的保护,无须 遵守所在国或地区的法律
- E:我国公民在境外的旅游活动
答 案:ABCE
解 析:《旅游法》第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组织到境外的游览、度假、休闲等形式的旅游活动,以及为旅游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经营活动,适用本法。因此,旅游者在境外受我国《旅游法》的保护外,不能违反旅游目的地国的法律法规。故选ABCE。
5、下列各项中,关于电子合同履行规则,说法正确的选项包括()。
- A:标的为交付商品并采用快递物流方式交付的,收货人的签收时间为交付时间
- B:标的为提供服务的,生成的电子凭证或者实物凭证中载明的时间为提供服务时间
- C:标的为提供服务的,生成的电子凭证或者实物凭证中没有载明时间的,以实际提供服务的时间为准
- D:标的为提供服务的,生成的电子凭证或者实物凭证中载明时间与实际提供服务时间不一致的,以载明时间为准
- E:电子合同的标的物为采用在线传输方式交付的,合同标的物进入对方当事人指定的特定系统的时间为交付时间
答 案:ABC
解 析:《民法典》第512条规定,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订立的电子合同的标的为交付商品并采用快递物流方式交付的,收货人的签收时间为交付时间。电子合同的标的为提供服务的,生成的电子凭证或者实物凭证中载明的时间为提供服务时间;前述凭证没有载明时间或者载明时间与实际提供服务时间不一致的,以实际提供服务的时间为准。电子合同的标的物为采用在线传输方式交付的,合同标的物进入对方当事人指定的特定系统且能够检索识别的时间为交付时间。电子合同当事人对交付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方式、时间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故选ABC。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