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助听器验配师每日一练《基础知识》1月11日专为备考2025年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当言语声降到30dBA左右时,言语识别率开始下降,随着()的进一步下降,识别率可降至0%。
- A:音长
- B:声压
- C:音色
- D:声强
- E:音频
答 案:D
2、擦音前后的元音位置的高低和前后可以影响擦音本身的舌位和发音时狭窄部分的长度,这将改变()和()的共鸣。
- A:频谱零点、高频声
- B:零点频率、高频声
- C:频谱零点、低频声
- D:零点频率、低频声
- E:频谱零点、中频声
答 案:D
解 析:擦音前后的元音位置的高低和前后可以影响擦音本身的舌位和发音时狭窄部分的长度,这将改变零点频率和低频声的共鸣。
3、助听器的外壳或耳模可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做短做松,通气孔加大,给耳道内部留有尽量大的空间,是为了减轻()带来的烦恼。
- A:整合效应
- B:头影效应
- C:堵耳效应
- D:听觉融合效应
- E:听觉剥夺效应
答 案:C
解 析:由于双耳佩戴助听器能够提高整合效果,特别是对低频声音的能量整合减小,同时可以降低助听器的整体输出增益,所以助听器的外壳或耳模可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做短傲松,通气孔加大,给耳道内部留有尽量大的空间,以减轻堵耳效应带来的烦恼。
4、语言形成的过程要经过以下()个阶段。
- A:声学阶段→语言阶段→语言阶段→语言阶段→生理阶段
- B:声学阶段→生理阶段→语言阶段→生理阶段→声学阶段
- C:声学阶段→语言阶段→声学阶段→生理阶段→语言阶段
- D:语言阶段→生理阶段→语言阶段→生理阶段→声学阶段
- E:语言阶段→生理阶段→声学阶段→生理阶段→语言阶段。
答 案:E
5、波的周期与频率两者之间的关系是()。
- A:相等
- B:互为负数
- C:互为倒数
- D:互为负倒数
- E:没有关系
答 案:C
解 析:在传播过程中,波的波形图样出现一次所需的时间,称为波的周期,记为T;而波的波形图样在1s内重复呈现的次数,称为波的频率,记为?,两者互为倒数。与振动的频率一样,波的频率也以赫兹(Hz)为单位。
6、暂时性阈值移动(TTS)受到刺激结束后的时间的影响,在恢复的起始阶段有个反弹,然后缓慢的恢复过程是从()。
- A:从2min开始到16min
- B:从1min开始到16min
- C:从2min开始到60h
- D:从2min开始到16h
- E:从1min开始到6h
答 案:D
解 析:听觉疲劳的明显表现和度量指标是暂时性阈值移动(temporarythresholdshift,TTS)。TTS受到刺激结束后的时间的影响,在恢复的起始阶段有个反弹,然后从2min开始从16h有个缓慢的恢复过程。
7、对声源的定位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耳郭通过改变了的不同频率声波传播特性提取声音定位信息
- B:人类声源定位最主要的信号是声波到达双耳的强度差和时间差
- C:当声音从右侧传来时先抵达左耳,再抵达右耳
- D:外耳郭和耳甲腔能够改变进入的声音的频谱,从而使得个体能够判断不明声源的位置
- E:对声源定位功能的分析表明,听觉系统的中枢部位在对环境声吝进行分析时能够利用非常微妙的频谱信息
答 案:C
解 析:当声音从右侧传来时先抵达右耳,再抵达左耳。
8、能通过控制一些部位的开闭活动、前后活动和左右活动,实现张口和闭口等动作,并能控制口腔的开度的是()
- A:口腔骨架
- B:上颌骨
- C:下颌骨
- D:咀嚼肌
- E:开颌肌
答 案:C
解 析:口腔是结构最复杂、动作最活的共鸣腔体。口腔骨架由颌骨构成颌有上颌骨和下颌骨之分。上颌骨是固定的,下颌骨通过下颌关节的开闭活动、前后活和左右活动,实现张口和闭口等动作,并能控制口腔的开度。下颌关节的活动主要由颊的咀嚼肌(提颌肌)和开颌肌控制。咀嚼肌是运动下颌关节的主要肌群,包括嚼肌、颞肌等;它强而有力,当它收缩时口部闭合。开颌肌位于舌骨上,当它收缩时,口部张开。口腔的开合就在咀嚼肌和开颌肌的拮抗作用中完成。
多选题
1、组成下丘的三个神经元区包括()。
- A:中央核
- B:外周神经核
- C:中枢周围神经核
- D:内侧上橄榄核
- E:中上橄榄核
答 案:ABC
解 析:组成下丘的三个神经元区包括中央核、外周神经核和中枢周围神经核。
2、梅尼埃病的诊断依据有()。
- A: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持续20分钟至数小时,至少发作2次以上;常伴恶心、呕吐、平衡障碍,无意识丧失;可伴水平或水平旋转型眼震
- B:间歇性或持续性耳鸣
- C:至少一次纯音测听检查提示感音神经性聋
- D:耳胀满感
- E:排除其他可引起眩晕的疾病
答 案:ABCDE
解 析:梅尼埃病的诊断依据有:①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持续20分钟至数小时,至少发作2次以上;常伴恶心、呕吐、平衡障碍,无意识丧失;可伴水平或水平旋转型眼震:②至少一次纯音测听检查提示感音神经性聋:③间歇性或持续性耳呜:④耳胀满感。⑤排除其他可引起眩晕的疾病:
3、外耳道靠近鼓膜的异物会压迫鼓膜,可发生()。
- A:耳鸣
- B:眩晕
- C:鼓膜及中耳的损伤
- D:听力减退
- E:反射性咳嗽
答 案:ABC
解 析:外耳道靠近鼓膜的异物会压迫鼓膜,可发生耳呜、眩晕,甚至引起鼓膜及中耳的损伤
4、声强级和声压级的区别在于()。
- A:声强级和声压级在数值上不一致
- B:声压级是表达声压的绝对值,声强级是声强,与基准声强Ⅰ0比值的对数值的10倍
- C:声压和声强都是形容声波强度的物理量,不过声压是标量,没有方向;声强是矢量,有方向
- D:在许多不太严格的情况下,对声音强度进行描述时,两者是通用的
- E:声压级与声强级都可用于度量声场中声波的强弱,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为声波的压强,后者为声波的能量
答 案:BE
解 析:分贝反映的是两个声压之间的相对差值。只有规定了作为基准的声压数值,才能表达声压的绝对值,称为声压级 声场中某点的声强级,是指将该点的声强Ⅰ与基准声强Ⅰ0的比值,取以10为底的对数再乘以10的值。Ⅰ0为基准声强,在空气中为10-12W/m2。尽管声压级和声强级在物理概念上是不同的,但在数值上却是一致的。在许多不太严格的情况下,对声音强度进行描述时,两者是通用的一声压级与声强级都可用于度量声场中声波的强弱,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为声波的压强,后者为声波的能量。
5、人类的智力组成中包含有以下几种基本能力()。
- A:语句流畅
- B:口语理解
- C:数字运算和空间关系
- D:联想记忆
- E:知觉速度和一般推理
答 案:ABCDE
解 析:语言学的观点认为,有声语言是人类最有效的交际工具,但它同时又是智力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斯顿(Thurstone,1938)根据实际智力测验因素分析的结果发现,人类的智力组成中包含有七种基本能力:口语理解(verbal comprehension,简称V)属理解口语含义的能力;语句流畅(word fluency,简称W)属迅速语文反应能力;数字运算(number,简称N)属迅速正确计算能力;空间关系(space,简称S)属方位辨识及空间关系判断能力;联想记忆(associative memory,简称M)属两事联结的机械式记忆:知觉速度(perceptual speed,简称P)属凭视觉迅速辨别事物异同的能力;一般推理(general reasoning,简称R)属根据经验能做出归纳推理能力。
6、()和()都促成了容量记录的总和电位和耳蜗微音电位。
- A:内毛细胞
- B:外毛细胞
- C:前庭膜
- D:血管纹
- E:毛细胞
答 案:AB
解 析:内毛细胞和外毛细胞都促成了容量记录的总和电位和耳蜗微音电位。
7、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 A: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 B: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 C: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 D: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 E: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答 案:ABCDE
解 析: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4)裉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