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题库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学历类成考(专升本) → 2025年04月25日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

2025年04月25日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

2025/04/25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4月25日专为备考2025年大学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下列句子中属于直抒胸臆的句子是()。

  •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B: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C: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 D: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答 案:C

解 析:C项,该句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杜陵叟》,大意是:虐待百姓、伤害万物的就是豺狼,何必一定要长着钩一样的爪子、锯一样的牙齿撕吃人肉的才是豺狼呢?这是白居易对封建社会贪官污吏的痛斥,激愤之情,溢于言表。

2、下列句子中,“其”字表达祈使语气的是()。

  • A: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 B: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
  • C: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D: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答 案:C

解 析:ABD三项,“其”是代词,代指“这(件事)”或“那”;C项,“其”是语气助词,表祈使语气,可译为“希望”。

主观题

1、赵威后两次对话的语气有何不同?在王与民关系的问题上,她与齐使的观点有什么区别?

答 案:(1)第一次是关切地询问,笫二次是驳斥性的反问。(2)齐使认为:民贱王贵;赵威后则认为:民本王末。此段文字讲述了齐襄王派遣使者问候赵威后,赵威后关切地询问使者今年的收成、百姓和大王的状况,使者因为其先打听年成、百姓的状况,再问大王的状况,而认为其不分卑尊,感到不高兴;赵威后进行驳斥,反问道,如果没有年成,百姓凭什么繁衍生息?如果没有百姓,大王又怎能南面称尊?哪里有舍弃主要的而问次要的问题呢?可以得出齐使认为民贱王贵,赵威后认为民本王末。

2、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 案:分析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与邻国国君在治国方法上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孟子采用了他善用的“引君入瓮”的论辩方式,分析了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孟子面对第一部分梁惠王的提问,不直接回答原因,却又设个圈套。总体上用打仗来比喻治理国家,用战败一方弃甲曳兵而逃来比喻没有治理好的国家,用逃跑了一百步比喻邻国,用逃跑了五十步比喻梁惠王。然后提出问题: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他人跑了一百步,怎么样?逼使梁惠王回答,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一百步,这也是逃跑。这样,梁惠王不知不觉中很快就跳进了孟子设的圈套,承认了自己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都是没能实行仁政。

填空题

1、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答 案:柳暗花明又一村

2、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

答 案:不尽长江滚滚来

写作题

1、题目:友谊与真诚要求:(1)以议论为主;
(2)不少于800字;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友谊与真诚”之间有一种关系,即真诚是友谊的基础。作文可从友谊与真诚的关系,友谊的重要性,真诚的定义,以及如何收获真诚友谊等方面进行论述。友谊是考生熟悉的主题,比较容易把握。【经典事例】
1.鲁迅与瞿秋白相识于1932年春夏之间,彼此一见如故,十分相契。从此之后他们为推动革命文化运动而并肩战斗,结下深厚友谊。在白色恐怖中,瞿秋白避难于鲁迅家中,后鲁迅为瞿秋白安置住处,让他用白之的笔名发表杂文。鲁迅曾亲笔题写了由瞿秋白拟写的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赠给瞿秋白。在瞿秋白就义后,他仍坚持抱病为之友编印《海上述林》,以此表达深切的悼念。
2.马克思主义的两位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自1844年在巴黎结识时起,两个人共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努力奋斗,在斗争中结下真诚而无私的友谊。40年间,他们精诚合作,亲密无间,在一切重大问题的看法上保持了高度一致,共同撰写了许多科学社会主义经典著作。即使分居两地,也通信联系,交流思想感情,相互支持。两个人都为结识对方而自豪,他们的友谊超越了一切古人,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佳话。
【名人名言】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2.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灵都很正直严正的朋友。——爱因斯坦
3.友谊永远是美德的辅佐,不是罪恶的助手。——西塞罗
4.真诚的、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的无价之宝。——马克思
5.患难见真情。——伊索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观书有感(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请以《清流.活源》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答 案:请自行作答

简答题

1、阅读小说片段,然后回答问题:那三位麦琪,诸位知道,全是有智慧的人——非常有智慧的人——他们带来礼物,送给生在马槽里的圣子耶稣。他们首创了圣诞节馈赠礼物的风俗。他们既然有智慧,他们的礼物无疑也是聪明的,可能还附带一种碰上收到同样的东西时可以交换的权利。我的拙笔在这里告诉了诸位一个没有曲折、不足为奇的故事;那两个住在一间公寓里的笨孩子,极不聪明地为了对方牺牲了他们一家最宝贵的东西。但是,让我们对目前一般聪明人说最后一句话,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那两个人是最聪明的。在一切授受礼物的人当中,像他们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无论在什么地方,他们都是最聪明的。他们就是麦琪。
(1)这段文字中麦琪的原意是什么?而结尾“他们就是麦琪”中的“他们”指的是谁?
(2)为什么作者又称他们为“笨孩子”?
(3)他们各自为对方卖掉了什么最宝贵的东西?买回了什么圣诞礼物?
(4)作者为什么说“他们都是最聪明的”?  

答 案:(1)原意是为基督初生送礼的三位贤人。作品中比喻男女主人公吉姆和德拉夫妇。 (2)他们各自为对方卖掉了最宝贵的东西,买回了对方并不需要的圣诞礼物。(3)德拉卖掉长发买回表链,吉姆卖掉金表买回发梳。
(4)因为他们都向对方奉献了一颗真挚的爱心,这是任何金钱都买不到的。

2、为什么要制定《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

答 案:①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②外来入侵物种扩散途径更加多样化、隐蔽化。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