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教育理论》4月10日专为备考2025年教育理论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教师一定是优秀教师。
答 案:错
解 析:错误。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①职业道德素养,包括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等;②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学科专业、文化基础、教育科学等知识;③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教育教学的管理与组织、自我反思等能力。“有专业知识和能力”只能说明该教师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是否达到“优秀”也未可知,其职业道德素养如何更没有体现,据此判定“一定是优秀教师”是错误的。
2、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工作对象是不同的。
答 案:对
解 析:正确。心理咨询主要面对的是正常人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如青少年的生活适应、学习焦虑、职业选择、人际关系、恋爱等意识层面的问题。心理治疗的主要对象则是有心理疾病的人,如神经症、精神疾病、性心理障碍、行为障碍等心理障碍和身心疾病,它更多涉及潜意识层面的问题。
单选题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称为()。
- A:原型
- B:原型启发
- C:问题情境
- D:问题对象
答 案:A
解 析:注意原型与原型启发的区别。
2、视觉适应表现为感受性()。
- A:提高
- B:降低
- C:有时提高有时降低
- D:既不提高也不降低
答 案:C
解 析:感觉适应时,通常微弱刺激的持续作用能使感受性上升,强刺激的持续作用能使感受性下降。所以答案选C。
主观题
1、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答 案:正确。 培养目标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一般分为幼儿园的培养目标、小学的培养目标、初中的培养目标、高中的培养目标、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
2、课外校外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答 案:正确。由学校、班级组织实施的课余教育活动,称为课外教育。由校外教育机构领导和组织的课余教育活动,如少年宫、青少年科技活动站等组织的课余教育活动,称为校外教育。课外校外教育是对青少年实施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新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各种能力。它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填空题
1、技能的形成是有分解模仿、()、和协调熟练三个阶段组成。
答 案:整体掌握
2、从一般的意义上说,教育的基本要素,可以分为三方面,即()、教育对象、教育资料。
答 案:教育者
论述题
1、现在强调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有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起个辅助的作用就可以了。请根据某一教学规律对此看法加以分析。
答 案:(1)对此观点可以根据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进行分析。 (2)该规律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为教师受过专门训练,而学生的不成熟性等也决定了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教学活动的领导、组织、指导和检查。(3)该规律还指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起主体作用。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主观能动性。(4)教学应该把两方面的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上述观点只看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会影响教学效果的。
解 析:论述题越来越注意考查考生对实际现象和问题的分析能力,所以,要能够正确判断根据什么理论去分析。在题中已经提示了“教学规律”,所以只能在这个范围中考虑。答题时,首先应该明确用什么理论(规律)去分析这个观点,然后再把这个规律的内容展开论述,最后结合理论分析评价观点。在展开对基本规律的论述时,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教师起什么作用、为什么起主导作用、主导作用的表现是什么,这些内容都不能丢,否则就丢分。不能只答“教师起主导作用”。
2、如何灵活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巩固?
答 案:(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对学习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的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