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薪税师每日一练《理论知识》11月7日专为备考2024年理论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收入中不属于税收入的是()。
- A:保险赔款
- B:抚恤金.救济金
- C:退休费.离休费
- D:企业发行的债券利息
答 案:D
2、欠缺对员工进行生产标准工时的教导属于()。
- A:材料与供应品的浪费
- B:机器与设备的浪费
- C:人力的浪费
- D:空间的浪费
答 案:C
3、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不包括( )。
- A:人力资源计划的特点
- B:员工培训的特点
- C:绩效管理的特点
- D:人力资源开发的 特点
答 案:D
解 析: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包括:①人力资源计划的特点;②人员任用的特点;③员工培训的特点;④绩效管理的特点;⑤薪酬体系的特点。
4、用人单位应当自成立之日起()内凭营业执照、登记证书或者单位印章,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内予以审核,发给社会保险登记证件。
- A:十日,十五日
- B:十五日,十日
- C:十五日,三十日
- D:三十日,十五日
答 案:D
5、张某是某高校教援,2018年2月张某研究的一项专利被学校转让给B公司,2018年8月,为奖励张某,学校决定奖励他现金100000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张某职得的现金奖励应并当月工资薪金收入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 B:张某职得的现金奖励应按年终一次性奖金的方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 C:职得的现金奖励应按劳务报酬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 D:职得的现金奖励应可减50%当月工资薪金收入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答 案:D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是()。
- A: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 B: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非流动资产支付的现金
- C:收回短期投资、长期债券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收到的现金
- D:偿还借款利息支付的现金
答 案:D
解 析:《小企业会计准则》第八十四条、八十五条,选项D属于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7、()是制定薪酬政策,进行薪酬决策的重要前提条件。
- A:企业现状及发展目标
- B:职位评价
- C:薪酬调查
- D:工会的力量
答 案:A
8、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新金所得的,其申报纳税地点是()。
- A:收入来源地
- B:税务局指定地点
- C:纳税人户籍所在地
- D:纳税人送择并因定在其中一地税务机关
答 案:D
多选题
1、投保人的主要权利有( )。
- A:建立社会保险档案和个人账户
- B:要求提供社会保险的政策咨询
- C:监督保险人的社会保险工作
- D:接受保险人的监督检查
- E:就与本单位有关的社会保险争议按照法律程序请求解决
答 案:BCE
解 析:投保人是为被保险人的利益投保社会保险的主体。投保人一般为用人单位。投保人的主要权利有:①向保险人查验本单位的缴费记录;②要求提供社会保险的政策咨询;③监督保险人的社会保险工作;④就与本单位有关的社会保险争议按照法律程序请求解决。
2、个人所得税法所称综合所得,包括以下内容()。
- A:工资.薪金所得
- B:劳务报酬所得
- C:财产租赁所得
- D: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答 案:ABD
3、下列各项所得中,可免征个人所得我的有()。
- A:教育储蓄存款利息
- B:个人举报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而获得的奖金
- C:购买足球彩票,获得的中奖所得
- D:事业单位自行规定发放的各种补贴和津贴
答 案:AB
4、有关计税基础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的成本-以前期间已税前列支的金额
- B: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前期间已税前列支的金额
- C: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 D: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以前期间已税前列支的金额
答 案:AC
5、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要求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保密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 )。
- A:商业秘密
- B:个人隐私
- C:税收违法行为
- D:税收违法事实
答 案:AB
解 析: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要求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保密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商业机密及个人隐私。 【知识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权利
6、审查薪酬业务时,发现被审计单位把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福利部门人员的工资计入产品成本。审计人员可据此认定()。
- A:工资总额不真实
- B:生产成本不真实
- C:利润总额不真实
- D:多计提应付福利费
- E:工资分配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答 案:BCE
7、在整个商品流转过程中,按照纳税环节的多少,对商品流转额征税环节的选择,一般可分()。
- A:一次课征制
- B:两次课征制
- C:多次课征制
- D:循环课征制
答 案:ABC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