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薪税师每日一练《理论知识》1月8日专为备考2025年理论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在中国境内依法注册或者登记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了不是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依法招用的外国人,应当依法()
- A: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不参加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
- B: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
- C:不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
- D:以上都错误
答 案:D
2、自2017年年4月1日起,自工商注册登记之日起(),在职职工总数()(含)以下的企业,免征残疾八就业保障金。
- A:2年内,20人
- B:2年内,30人
- C:3年内,20人
- D:3年内,30人
答 案:D
3、残疾人职业能力测评系统的定位是什么?()
- A:定位于选拔人才
- B:定位于发掘潜力、完善自身
- C:定位于了解素质特点、明确目标、规划生涯
- D:上述都符合
答 案:D
4、用人单位应当自成立之日起()内凭营业执照、登记证书或者单位印章,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内予以审核,发给社会保险登记证件。
- A:十日,十五日
- B:十五日,十日
- C:十五日,三十日
- D:三十日,十五日
答 案:D
5、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 )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
- A:48
- B:24
- C:12
- D:8
答 案:A
解 析: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6、在中国境内依法注册或者登记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依法招用的外国人,应当依法()。
- A: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不参加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
- B: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
- C:不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
- D:以上都错误
答 案:D
7、全国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按照国家统一规划,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
- A:逐步建设
- B:统一建设
- C:分别建设
- D:共同建设
答 案:D
8、()是指对如何支付报酬的策略选择。
- A:薪酬支付的基础
- B:薪酬支付的对象
- C:薪酬支付的结构
- D:薪酬支付的方式
答 案:D
多选题
1、某产品单价为8元,固定成本总额为2000元,单位变动成本5元,计划产销量600件,要实现400元的利润,可分别采取的措施有()
- A:减少固定成本600元
- B:提高单价1元
- C:提高产销量200件
- D:降低单位变动成本1元
答 案:ABCD
2、依据《社会保险法》规定,在完善社会保险制度过程中应坚持哪些方针?()
- A:广覆盖
- B:低水平
- C:多层次
- D:可持续
- E:保基本
答 案:ACDE
3、企业应用预算管理工具方法,一般按照()等程序进行。
- A:预算编制
- B:预算控制
- C:预算调整
- D:预算考核
答 案:ABCD
解 析:企业应用预算管理工具方法,一般按照预算编制、预算控制、预算调整、预算考核等程序进行。
4、如何做好《社会保险法》贯彻实施工作?()
- A:充分认识《社会保险法》的重大意义,广泛开展《社会保险法》的宣传工作。
- B:认真做好《社会保险法》的学习培训工作。
- C:抓紧完善《社会保险法》配套政策法规体系。
- D:切实加强学习贯彻《社会保险法》的组织领导。
答 案:ABCD
5、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以取得的收入全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计征个人所得税的有()。
- A:稿酬所得
- B:偶然所得
- C:股息所得
- D: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答 案:BC
6、在绩效管理过程中,非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责有()
- A:与员工进行沟通,制定绩效改进计划
- B:处理员工对考核的投诉
- C:具体实施考核计划
- D:制定绩效管理的体系,包括考核内容的类别、周期、方式及步骤等
- E:根据考核的结果做出相关的决策
答 案:AC
解 析:非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绩效管理过程中的职责包括:①具体确定本部门考核指标的内容和标准;②参加考核者的培训;③具体实施本部门的考核;④与员工进行沟通,制定绩效改进计划;⑤根据考核结果向人力资源部门提出相关的建议。
7、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 A:费用六万元
- B:专项扣除
- C:专项附加扣除
- D: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答 案:ABCD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