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级银行从业人员每日一练《银行管理》11月1日专为备考2024年银行管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商业银行“三性”中,安全性劣后于效益性、流动性,而效益性又优先于流动性。
答 案:错
解 析:商业银行“三性”中,效益性劣后于安全性、流动性,而安全性又优先于流动性。
2、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引》,正常贷款是指借款人能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该类贷款的预计损失率为1%。()
答 案:错
解 析:对于正常贷款,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一直能正常还本付息,不存在任何影响贷款本息及时全额偿还的消极因素,银行对借款人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有充分把握。贷款损失的概率为0。
3、商业银行用资产负债表来反映在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
答 案:错
解 析:利润表是反映商业银行一定时期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商业银行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
4、可疑类贷款的主要特征是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
答 案:错
单选题
1、客户提供虚假的财务报表和企业信息骗取授信,最终给银行带来损失。这一事件是由()引发()。
- A:市场风险,操作风险
- B:操作风险,信用风险
- C:法律风险,信用风险
- D:声誉风险,操作风险
答 案:B
解 析: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金融产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2、根据《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指引》,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消费者投诉处理的()准确记录投诉受理、投诉处理、过程跟踪、结果回复及满意度回访各环节的处理结果,保证消费者投诉处理全过程的完整记录。
- A:提示管理机制
- B:闭环管理机制
- C:开环控制机制
- D:反馈控制机制
答 案:B
解 析: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完善消费者投诉管理。建立消费者投诉处理的闭环管理机制,准确记录投诉受理、投诉处理、过程跟踪、结果回复及满意度回访各环节的处理结果,保证消费者投诉处理全过程的完整记录。
3、下列不属于商业银行通常运用的风险管理策略的是()。
- A:风险转移
- B:信用评级
- C:风险分散
- D:风险对冲
答 案:B
解 析:商业银行通常运用的风险管理策略可以大致概括为风险分散、风险对冲、风险转移、风险规避和风险补偿五种策略。
4、流动资金贷款用途限于借款人()。
- A:投资理财
- B:购置流动资产
- C:日常消费
- D:日常生产经营周转
答 案:D
解 析:流动资金贷款用途限于借款人日常生产经营周转,即用来弥补营运资金的不足。
多选题
1、银行职员小王负责所在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小王想前瞻性地分析一些前景或事件对流动性风险的负面影响,下列情景或事件可以予以参考的有()。
- A:资产或负债集中度上升
- B:资产快速增长,负债波动性显著增加
- C:负债平均期限上升
- D:批发或零售存款大量流失
- E:批发或零售融资成本上升
答 案:ABDE
解 析:商业银行应前瞻性地分析各类前景或事件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可参考的情景或事件包括但不限于:(1)资产快速增长,负债波动性显著增加。(2)资产或负债集中度上升。(3)负债平均期限下降。(4)批发或零售存款大量流失。(5)批发或零售融资成本上升。(6)难以继续获得长期或短期融资。(7)期限或货币错配程度增加。(8)多次接近内部限额或监管标准。(9)表外业务、复杂产品和交易对流动性的需求增加。(10)银行资产质量、盈利水平和总体财务状况恶化。(11)交易对手要求追加额外抵(质)押品或拒绝进行新交易。(12)代理行降低或取消授信额度。(13)信用评级下调。(14)股票价格下跌。(15)出现重大声誉风险事件。
2、外币存款业务按存款期限分为()。
- A:个人存款
- B:活期存款
- C:定期存款
- D:单位存款
- E:外币存款
答 案:BC
解 析:外币存款业务与人民币存款业务除了存款币种和具体管理方式不同之外,有许多共同点:两种存款业务都是存款人将资金存入银行的信用行为,都可按存款期限分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按客户类型分为个人存款和单位存款等。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