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级银行从业人员每日一练《公司信贷》9月14日专为备考2024年公司信贷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计算现金流量时,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应扣除已办理质押的活期存款。
答 案:对
解 析:现金流量中的现金包括两部分:现金,即企业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现金等价物,即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另外,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必须不受限制,可以自由使用。比如,已办理质押的活期存款不能用于还款,因此应该从现金中剔除。
2、财务报表如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需有完整的审计报告,不包括附注说明。
答 案:错
解 析:银行应核实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报表如为复印件,需公司盖章;报表如经会计事务所审计,需有完整的审计报告(包括附注说明);报表应含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
3、在执行市场定位过程中,要求银行的所有元素(员工、政策、形象等)都能反映一个相似的,且能共同传播希望占据的市场位置的形象。()
答 案:对
解 析:市场定位最终需要通过各种沟通手段如广告、员工着装、行为举止以及服务的态度、质量等传递出去,并为客户所认同。银行如何定位需要贯彻到所有与客户的内在和外在联系中,这就要求银行的所有元素——员工、政策与形象都能够反映一个相似的,并能共同传播希望占据的市场位置的形象。
4、商业银行对企业非预期支出导致的借款需求。应结合企业的未来现金积累能力和负债能力决定贷款的期限。
答 案:对
解 析:非预期性支出导致的借款需求可能是长期的,也可能是短期的。银行要分析公司为什么会没有足够的现金储备来满足这部分支出。银行在受理该类贷款时,应当根据公司未来的现金积累能力和偿债能力决定贷款的期限。
单选题
1、关于自主支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由借款人自主支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对象
- B:贷款新规允许借款人自主支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 C:受托支付是实贷实付的主要方式
- D:自主支付是受托支付的补充
答 案:C
2、按照监管的方式,授信额度不包括( )。
- A:单笔贷款授信额度
- B:单个借款企业额度
- C:集团借款企业额度
- D:控股公司借款额度
答 案:D
解 析:授信额度按照每一笔贷款、单个借款企业、集团借款企业等方式进行定义和监管。
3、国际商业银行用来考核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的最佳方法是()。
- A:股本收益率
- B:资产收益率
- C:风险价值方法
- D:经风险调整的绩效评估方法
答 案:D
解 析:经风险调整的绩效评估方法(RAPM)与传统绩效度量方法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将业务的收益与风险直接挂钩,强调了风险衡量在银行这类特殊行业的重要性。国际商业银行用来考核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的最佳方法是经风险调整的绩效评估方法。
4、我国传统上是以()为主的融资格局,资本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使得全社会的信用风险集中积聚到此。
- A:商业银行
- B:中国人民银行
- C:政策性银行
- D:金融银行
答 案:B
解 析: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的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履行职责,开展业务,不受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我国传统上是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主的融资格局,资本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使得全社会的信用风险集中积聚到此。
多选题
1、短期贷款报审材料的内容有()。
- A:借款申请文件
- B:借款人资信审查文件
- C:贷款担保文件
- D:借款用途证明文件
- E:开户及保险
答 案:ABCD
解 析:答案为ABCD。短期贷款报审材料的内容包括:①借款申请文件;②借款人资信审查文件;③贷款担保文件;④借款用途证明文件;⑤贷款审批人及贷款审查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2、关注类贷款的标准包括()。
- A:借款人的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出现重大的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因素(如基建项目工期延长、预算调增过大)
- B:借款人的销售收入、经营利润下降或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征兆,一些关键财务指标出现异常性的不利变化或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 C:借款人或有负债(如对外担保、签发商业汇票等)过大或与上期相比有较大幅度上升
- D:借款人经营管理存在重大问题或未按约定用途使用贷款
- E:借款人或担保人改制(如分立、兼并、租赁、承包、合资、股份制改造等)对贷款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答 案:ABCDE
解 析:关注类贷款是指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关注类贷款的标准具体包括①借款人的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出现重大的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因素(如基建项目工期延长、预算调增过大);②借款人的销售收入、经营利润下降或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征兆,一些关键财务指标出现异常性的不利变化或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③借款人或有负债(如对外担保、签发商业汇票等)过大或与上期相比有较大幅度上升;④借款人经营管理存在重大问题或未按约定用途使用贷款;⑤借款人或担保人改制(如分立、兼并、租赁、承包、合资、股份制改造等)对贷款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等。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