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下关于中国城镇化典型模式的说法中的题目有哪些,“以下关于中国城镇化典型模式的说法中”的答案是什么。
1、以下关于中国城镇化典型模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国有企业为主导
- B:商品短缺时期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导
- C:市场经济早期以分散家庭工业为主导
- D: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以外资及混合型经济为主导
答 案:
2、以下关于中国城镇化典型模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国营企业为主导
- B:市场短缺时期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导
- C:市场经济早期以分散家庭工业为主导
- D: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外资及混合经济为主导
答 案:
3、中国城镇化的典型模式,大致可以概括为( )的城镇化模式。
- A: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国有企业为主导
- B:商品短缺时期以私营企业为主导
- C:商品短缺时期以乡镇集体经济为主导
- D:市场经济早期以分散家庭工业为主导
- E: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外资及混合型经济为主导
答 案:
4、以下不能作为中国城镇化模式的是()
- A: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国营企业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
- B:计划经济体制下以乡镇集体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
- C:市场经济早期以分散家庭工业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
- D:以外资及混合型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
答 案:
5、中国城镇化面临的机遇()
- A: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的有利时机
- B:经济发展特殊阶段的有利条件
- C:世界城市化趋势的带动作用
答 案:
6、中国城镇化发展中的大起大落阶段是( )
- A:1949—1957年
- B:1958—1977年
- C:1978年至今
- D:1978—2000年
答 案:
7、中国城镇化道路选择的观点有 ( )
- A:大中城市论
- B:均衡发展论
- C:城市体系网络论
- D:多元模式论
- E:小城镇重点论
答 案:
8、下列关于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表述,错误的是( )。(2019年真题)
- A:城市社会空间分异剧烈
- B:大量农村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
- C:户籍人口城镇化率高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D: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存在差异
答 案:
9、从规划“摊大饼”到“抢人”的势利眼,可以看到地方规划的扭曲和城市之间竞争的激烈。这也表明城镇化过程中,我们仍有许多课要补:人口和产业层次的提升,需要循序渐进逐步发展。如果每一个城市都定位高端,既忽视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也容易堵住人口流动渠道,给自身发展设限。“34亿人口”的新城规划拼图戳中了城镇化进程中的软肋,如果不能有效转变发展观念、加强区域协同、切实以人为本,它就会成为中国城镇化的一块伤疤。我国新型城镇化规划己明确:以城市群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这意味着,科学的城市发展导向是中心多元结构,城市之间应该取长补短形、成互补关系,而不应该继续闭门造车、各自为政、无序竞争。上述文字主要说明:
- A:人口和产业层次的提升,需要循序渐进逐步开展
- B:城镇化建设应该以人为本
- C:在城镇化过程中,各城市之间应协同共进、科学发展
- D:新规划体现了中国城镇化的缺点
答 案:
10、2016年2月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关键,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制定完善土地、财政、投融、资等配套政策。
- A:农村的城镇化
- B:社区的城镇化
- C:市场的城镇化
- D:人的城镇化
答 案:
11、将城镇化的四个阶段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集聚城镇化→郊区化→再城镇化→逆城镇化
- B:集聚城镇化→郊区化→逆城镇化→再城镇化
- C:集聚城镇化→逆城镇化→郊区化→再城镇化
- D:集聚城镇化→逆城镇化→再城镇化→郊区化
答 案:
12、从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关系来考察,城镇化可分为( )
- A:同步城镇化
- B:过度城镇化
- C:滞后城镇化
- D:低度城镇化
- E:逆城镇化
答 案:
13、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等不同学科对城镇化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有形的城镇化”是指()
- A:意识上的城镇化
- B:精神上的城镇化
- C:物质上的城镇化
- D:生活方式的城镇化
- E:形态上的城镇化
答 案:
14、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化被称为( )
- A:过度城镇化
- B:滞后城镇化
- C:同步城镇化
- D:低度城镇化
答 案:B
解 析:本题考查逆城镇化涵义。从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关系来考察,城镇化类型分为同步城镇化、过度城镇化、滞后城镇化、低度城镇化和逆城镇化五种类型。过度城镇化是指城镇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化;滞后城镇化是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化;逆城镇化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尤其是大城市市区人口郊区化、大城市外围卫星城镇布局分散化的城镇化;低度城镇化是指以农业产业为主导,工业基础薄弱的城镇化;同步城镇化是城镇化的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趋于一致的城镇化。故选B。
15、城市市区人口尤其大城市市区人口郊区化、大城市外围卫星城镇布局分散化的城镇化被称为()
- A:过度城镇化
- B:反城镇化
- C:逆城镇化
- D:低度城镇化
答 案:
16、以农业产业为主导,工业基础薄弱的城镇化被称为( )
- A:过度城镇化
- B:滞后城镇化
- C:同步城镇化
- D:低度城镇化
答 案:
17、城市郊区的乡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的过程,称为()。
- A:郊区城镇化
- B:逆城镇化
- C:过度城镇化
- D:再城镇化
答 案:
18、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镇化历程中城镇化的()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城镇化大起大落时期。
- A:启动阶段
- B:波动发展阶段
- C:停滞阶段
- D:快速发展阶段
答 案:B
19、下列关于城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合理布局城镇化,核心是实现“以城带镇”的发展模式
- B:我国城镇化走的是不同于欧美国家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 C: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尚不足50%
- D:城市群将是未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形态
答 案:
20、我国城镇化历程的基本阶段包括()
- A:城镇化启动阶段
- B:城镇化的波动发展阶段
- C:城镇化的停滞阶段
- D: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
- E:城镇化的平稳发展阶段
答 案: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