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题库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试题问答试卷题目 → 当城市用地受到地形等自然条件的限制题目和答案

当城市用地受到地形等自然条件的限制题目和答案

2025/04/30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关于当城市用地受到地形等自然条件的限制的题目有哪些,“当城市用地受到地形等自然条件的限制”的答案是什么。

1、当城市用地受到地形等自然条件的限制,或因城市的产业分布和道路交通设施布局的影响时,居住用地可采取()

  • A:集中布置
  • B:分散布置
  • C:轴向布置
  • D:单中心布置

答 案:

2、城市用地的评价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主要体现在()等方面。

  • A:城市用地自然条件评价
  • B:城市用地非自然条件评价
  • C:城市用地建设条件评价
  • D:城市用地合理性评价
  • E:城市用地经济性评价

答 案:

3、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可以不包括()。

  • A:地理位置条件
  • B:地形条件
  • C:工程地质条件
  • D:水文地质条件

答 案:

4、对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中,不包括()

  • A:工程地质条件
  • B: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
  • C:气候条件
  • D:绿化条件

答 案:

5、城市居住用地规划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一般城市规模越大,居住用地规模越小
  • B:接近工业区时,居住用地应选择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
  • C:当城市用地受到地形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居住用地可采取分散布置
  • D:当城市规模大,有足够的用地且在用地范围内无自然或人为的阻碍,居住用地可以采用集中式布局模式

答 案:

6、与建设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相比,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评价更强调(  )所造成的影响。

  • A:环境因素
  • B:自然因素
  • C:人为因素
  • D:区域因素

答 案:

7、城市建筑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主要从( )等几个方面进行。

  • A:工程地质
  • B:水灾
  • C:气候
  • D:地形

答 案:

8、根据城市用地的性质、功能、结合自然地形,可将地面规划为(  )。

  • A:方格式
  • B:斜坡式
  • C:平坡式
  • D:台阶式
  • E:混合式

答 案:

9、为了防止造成对工程建设的破坏,合理选择建设地点与形式,在对城市用地进行自然条件评价时,必须进行( )的评价。

  • A:城市用地布局结构
  • B:工程地质条件
  • C:水文地质条件
  • D:气候条件

答 案:

10、对城市建设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主要有( )。

  • A:工程地质条件
  • B:水文地质条件
  • C:气候条件
  • D:地貌情况
  • E:地形条件

答 案:

11、城市用地功能组织中的核心问题为( )。

  • A:城市用地功能的合理划分
  • B:城市用地结构的合理规划
  • C:城市用地范围的确定
  • D:城市用地程度的划分

答 案:

12、下列属于居住用地规划布局中分散布置的是(  )。

  • A:城市规模不大,有足够的用地且在用地范围内无自然或人为的障碍
  • B:城市用地受到地形等自然条件的限制,或因城市的产业分布和道路交通设施布局的影响
  • C:城市用地以中心地区为核心,沿着多条由中心向外围放射的交通干线发展时,居住用地依托交通干线(如快速路、轨道交通线等),在适宜的出行距离范围内,赋以一定的组合形态,并逐步延展
  • D: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带动了沿线房地产业的发展,居住区在沿线集结

答 案:

13、根据《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的规定,城市用地自然坡度大于8%时,宜规划为(  )。

  • A:平坡式
  • B:陡坡式
  • C:台阶式
  • D:混合式

答 案:

14、在《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中规定,根据城市用地的性质、功能、结合自然地形,规划地面形式可分为平坡式、台阶式和混合式。其中用地自然坡度()时,宜规划为平坡式。

  • A:小于5%
  • B:大于5%
  • C:为5%~8%
  • D:大于8%

答 案:

15、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是指()

  • A:根据城市土地的经济和自然两方面的属性及其在城市社会经济中所产生的作用,综合评价土地质量优劣差异,为土地使用提供依据
  • B:组成城市各项物质要素的现有状况与他们在近期内建设或改进的可能,以及他们的服务水平与质量
  • C:综合各项用地的自然条件对用地质量进行评价的结果
  • D:合理地选择城市的具体位置和用地的范围

答 案:

16、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是指()

  • A:根据城市土地的经济和自然两方面的属性及其在城市社会经济中所产生的作用,综合评价土地质量优劣差异,为土地使用提供依据
  • B:组成城市各项物质要素的现有状况与它们在近期内建设或改进的可能,以及他们的服务水平与质量
  • C:综合各项用地的自然条件对用地质量进行评价的结果
  • D:合理地选择城市的具体位置和用地的范围

答 案:

17、利用地形、地物、暗夜和能见度不良的气候等自然条件,隐蔽或降低目标暴露特征的伪装技术是()

答 案:

18、城市用地建设条件评价中不包括(  )。

  • A:地质灾害
  • B:城市用地布局结构
  • C:交通系统的协调性
  • D:人口结构及人口分布的密度

答 案:

19、影响居住用地指标拟定的因素不包括()

  • A:城市规模
  • B:城市性质
  • C:社会条件
  • D:城市用地标准

答 案:

20、《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将我国城市用地分为( )。

  • A:7大类
  • B:8大类
  • C:9大类
  • D:42小类
  • E:35中类

答 案: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