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题库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公务员类辅警协警 → 2025年04月30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安基础知识》

2025年04月30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安基础知识》

2025/04/30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安基础知识》4月30日专为备考2025年公安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治安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一样,都是以公安行政强制力实施的处罚。

答 案:错

解 析:治安行政处罚不同于刑事处罚,它是以公安行政强制力实施的行政处罚。

2、公安机关履行警务指挥职责的人民警察实行警官职务序列。 ()  

  • A:V
  • B:X

答 案:对

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实施力量是综合性的。既要发挥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国家安全等专门机关的骨干作用和职能作用,更要发挥各部门、各系统、各社会团体、各群众组织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作用。()

答 案:对

解 析:综合治理的实施力量是综合性的,既要发挥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国家安全等专门机关的骨干作用、职能作用,而且要发挥各部门、各系统、各社会团体、各群众组织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作用。

4、人民警察必须把公安机关的利益作为自己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答 案:错

解 析:人民警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人民警察属于人民。人民警察必须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或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可以根据情况实行现场管制。

答 案:错

解 析: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可以根据情况实行现场管制。考虑到现场管制权对社会影响较大,因此规定是“和”即两者并存的关系,并不是“或”即可选择的关系。

6、加强行政管理是减少治安危害,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是直接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基础工作。()

答 案:对

解 析:加强行政管理是减少治安危害、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是直接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基础工作。通过管理堵塞漏洞、发现违法犯罪,可以提高公民的治安意识,建立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

7、按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的隶属关系可分为权力机关监督、检察机关监督、审判机关监督、公安机关内部监督等。()

答 案:错

解 析:按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的隶属关系不同,公安执法监督可分为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

8、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公安机关只对刑事案件的侦查、逮捕予以负责。()

答 案:错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三条,“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题干表述错误。故本题错误

单选题

1、坚持向科技、教育要警力,要战斗力,把()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 A:教育
  • B:科技
  • C:装备管理
  • D:教育、科技

答 案:D

解 析:从题干“坚持向科技、教育要警力”,不难推断讲的就是科技、教育。

2、人民警察涉嫌()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A:在网上发布或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
  • B:泄露警务工作秘密
  • C:在办案过程中非法拘禁犯罪嫌疑人
  • D:以上选项都正确

答 案:D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2013年)第四十八条规定,“人民警察有本法第二十二条所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该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人民警察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参加非法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参加罢工;(二)泄露国家秘密、警务工作秘密;(三)弄虚作假,隐瞒案情,包庇、纵容违法犯罪活动;(四)刑讯逼供或者体罚、虐待人犯;(五)非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搜查他人的身体、物品、住所或者场所……"故本题选D

3、对被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关押看守的工作属于()。

  • A:羁押工作
  • B:刑事侦查工作
  • C:执行刑罚工作
  • D:刑事强制工作

答 案:A

解 析:羁押工作,即对被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关押看守的工作。故本题答案选A。

4、()是公安机关的首要任务。

  • A: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 B:维护国家安全
  • C: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
  • D: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

答 案:B

解 析:维护国家安全是公安机关的首要任务。维护国家安全,就是保卫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不受侵犯,保卫我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受侵犯。

5、作为此项工作负责人,你首先应做好哪项工作?()

  • A:制订方案、分工负责、责任到人
  • B:加强管理,搞好日常工作
  • C:创新服务模式,形成工作亮点
  • D:整理环境卫生,做好后勤保障

答 案:A

解 析:公众接待日制度,是走群众路线、提高政府形象、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良好制度。本题的关键在于“作为此项工作负责人”,首先我们要明确自己的身份是“负责人”,而不是办事员、也不是打杂工,负责活动的统筹策划和组织实施。所以,活动的统筹首要就是“制订方案、分工负责、责任到人”,从顶层上统筹整个活动。

6、关于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一般程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应当通知当事人到场
  • B: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
  • C:当事人拒绝在现场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的,应当邀请见证人到场
  • D:当事人不到现场的,邀请见证人到场,由见证人和行政执法人员在现场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

答 案:C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2012年)第十八条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实施前须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二)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三)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四)通知当事人到场;(五)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六)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七)制作现场笔录;(八)现场笔录由当事人和行政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的,在笔录中予以注明;(九)当事人不到场的,邀请见证人到场,由见证人和行政执法人员在现场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程序”。根据本条第(八)项的规定,当事人拒绝在现场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的,在笔录中予以注明即可,不用邀请见证人到场。故本题选C。

7、某日、居民李某向当地派出所报案,说其住宅附近刚开了一个“黑网吧”。对此报案应作如何处理?()

  • A:受理后进行登记,并及时对该“黑网吧”进行调査处理
  • B:受理后进行登记,并在24小时内移送网监部门处理,并告知李某
  • C:受理后进行登记,告知李某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案
  • D:直接向李某说不属于派岀所职责范围,让其向其他部门反映

答 案:C

8、人民警察以()进行社会行政管理。

  • A:党的名义
  • B:国家名义
  • C:人民的名义
  • D:个人名义

答 案:B

解 析:公安工作是由人民警察以国家名义按国家法律赋予的职权进行社会行政管理,执行国家意志,维护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活动。

多选题

1、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财产权情形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 A: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的
  • B:违法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
  • C:违法实施罚款的
  • D:违法吊销许可证和执照的

答 案:ABCD

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4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财产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一)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的;(二)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的;(三)违法征收、征用财产的;(四)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

2、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实施法律监督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有()。

  • A:审查批捕
  • B:执行监督
  • C:审查起诉
  • D:立案监督

答 案:ABCD

解 析:检察监督制度有立案监督、审查批捕、审查起诉、侦查监督和执行监督共五种。

3、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刑事侦查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 A:以殴打或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死亡
  • B:刑讯逼供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死亡
  • C:对没有犯罪事实的人错误拘留
  • D: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

答 案:ABCD

解 析:根据《国家赔偿法》第17条的规定,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1)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的,或者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时间超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限,其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2)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3)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刑罚已经执行的;(4)刑讯逼供或者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5)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据此,对照ABCD项,均符合题意。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以下属于约束性警械的有:

  • A:警绳
  • B:警棍
  • C:手铐
  • D:脚镣
  • E:以上选项都正确

答 案:ACD

解 析:A、C、D三项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1996年)第八条规定,“人民警察依法执行下列任务,遇有违法犯罪分子可能脱逃、行凶、自杀、自伤或者有其他危险行为的,可以使用手铐、脚镣、警绳等约束性警械:(一)抓获违法犯罪分子或者犯罪重大嫌疑人的;(二)执行逮捕、拘留、看押、押解、审讯、拘传、强制传唤的;(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警械的其他情形。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使用警械,不得故意造成人身伤害"。B、E两项不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1996年)第七条规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一)结伙斗殴、殴打他人、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二)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运动场等公共场所秩序的……"根据条例的规定,警棍属于驱逐性、制服性警械。故本题选ACD。

5、工作对象的隐蔽性和公开性,决定了公安工作的隐蔽性和公开性,因为()。

  • A:秘密工作和公开工作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 B: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有的是隐蔽的,有的是公开进行的,因此公安机关就要有针对性地将秘密工作和公开工作结合起来
  • C:公安机关除了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之外,还负担着大量的社会管理工作,许多管理工作不仅不能秘密进行,还要广泛宣传,实行警务公开
  • D:为了广泛发动群众同违法犯罪作斗争、震慑犯罪分子,除了做好秘密工作之外,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公开工作

答 案:BCD

解 析:本题A项属于迷惑项,审题不仔细极容易误选失分!我们分析下题干,“工作对象的……决定了……因为……”可见,本题属于要选择原因,解释为何是这个决定了那个。从选项来看,A项明显不属于原因,不能入选。

6、侦查实验应禁止()。

  • A:有伤风化的行为
  • B:侮辱人格的行为
  • C:足以造成危险的行为
  • D:人身攻击的行为

答 案:ABC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133条规定,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进行侦查实验。侦查实验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由参加实验的人签名或者盖章。侦查实验,禁止一切足以造成危险、侮辱人格或者有伤风化的行为。

7、公安政治工作是公安机关()。

  • A:保障党的公安工作的原则、路线、方针和政策得以顺利执行
  • B: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 C:正确贯彻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重要工作
  • D:实现保卫国家安全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任务的主要方面

答 案:ABC

解 析:D项属于公安工作,不属于公安政治工作。

8、维护国家安全可以理解为以下哪些含义?( )

  • A:保卫我国领土完整不受侵犯
  • B:保卫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不受侵犯
  • C:保卫我国的国家主权不受侵犯
  • D:保护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受侵犯

答 案:ABCD

解 析:考查“维护国家安全”的内容。

主观题

1、人民警察的活动准则是什么?

答 案:人民警察的活动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4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纪律严明,服从命令,严格执法。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是警察机关及人民警察警务活动的基本原则。

2、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原则是什么?

答 案:一、制止违法犯罪。二、不得造成无关人员伤亡。三、尽量减少财产损失。四、尽量减少人员伤亡。

3、以下哪一项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答 案:保障人民警察依法行使职权。

4、警察在执行盘查任务时,主盘民警与犯罪嫌疑人保持的最近的安全工作距离是多少?

答 案:1.5米―2米。

5、人民警察使用武器造成犯罪分子或者无辜人员受伤的,应当怎么处理?

答 案:一、及时抢救受伤人员,二、保护现场三、立即向当的公安机关或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报告。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对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人民警察职责范围的指令,应该怎么处理?

答 案:有权拒绝执行,并同时向上级机关报告。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