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4月30日专为备考2025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李某系某看守所民警,因对在押人员刘某怀有成见,令与刘某同监室的王某将刘某打伤。因此对民警李某可以采取禁闭措施。()
答 案:错
解 析:《公安机关实施停止执行职务和禁闭措施的规定》第6条规定:“人民警察有下列行为之一并不听制止,可能造成恶劣影响的,可以对其采取禁闭的措施:(一)违抗命令,不服从指挥,可能造成严重危害的;(二)涉嫌泄露公安工作秘密或者为犯罪嫌疑人通风报信的;(三)威胁、恐吓、蓄意报复他人的;(四)殴打他人或者唆使他人打人的;(五)酗酒滋事,扰乱工作秩序和公共秩序的;(六)其他有必要采取禁闭措施的。”题干中李某系某看守所民警,因对在押人员刘某怀有成见,令与刘某同监室的王将刘某打伤。但缺乏“并不听制止,可能造成恶劣影响的”等情况,因此不能对民警李某采取禁闭措施,本题错误。本题考点属于《人民警察法》的范畴,在辅警考试中,人民警察法的考查不仅指《人民警察法》,还包括相关的法规、规章。这类题型虽然在考试中所占权重不大,但是题目却非常简单,考生只要复习过,依靠法律常识基本能准确作答。
2、公安机关受理报案、控吿、举报、投案后,认为属于违法治安管理行为的,应立即进行调査。
答 案:对
3、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人或共监护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答 案:对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规定,我国人民警察特指公安机关人民警察。
答 案:错
5、因军队与人民警察的建制不一样,人民警察因公致残的,享受略低于因公致残的现役军人的国家抚恤和优待。
答 案:错
6、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就是保障和服务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根本目标。
答 案:对
7、制定《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目的之一就是既保障人民警察依法正确使用警械和武器,又防止人民警察违法滥用警械和武器。()
答 案:对
解 析:《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1条规定:“为了保障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正常使用警械和武器……制定本条例。”第5条第2款规定:“人民警察不得违反本条例的规定使用警械和武器。”故制定该条例的目的之一是既保障人民警察依法正确使用警械和武器,又防止人民警察违法滥用警械和武器,故本题说法正确。
8、人民警察对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范围的指令,有权拒绝执行,并同时向上级机关报告。
答 案:对
单选题
1、 《刑事诉讼法》规定,审判由( )负责。
- A:公安机关
- B:人民警察
- C:人民检察院
- D:人民法院
答 案:D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3条规定:“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2、()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
- A:国家机关
- B:行政机关
- C:文物管理机关
- D:国家
答 案:D
3、公安机关对于不履行治安法规所确定的义务或者危及社会治安秩序,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依照治安管理法规的规定实施()。
- A:治安行政处罚
- B:治安行政处置
- C:治安行政强制
- D:治安监督检查
答 案:A
4、下列哪些行为不能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 A:冒领他人邮件的
- B:在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刊载民族歧视内容的
- C:猥亵他人的
答 案:A
解 析:第四十四条 猥亵他人的,或者在公共场所故意裸露身体,情节恶劣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猥亵智力残疾人、精神病人、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第四十七条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或者在出版物、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刊载民族歧视、侮辱内容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第四十八条 冒领、隐匿、毁弃、私自开拆或者非法检查他人邮件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5、 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情形应当从重处罚的是( )。
- A:甲冒充国家领导人亲属招摇撞骗
- B:乙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
- C:丙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
- D:丁冒充新华社记者招摇撞骗
答 案:C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1条规定:“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以其他虚假身份招摇撞骗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冒充军警人员招摇撞骗的,从重处罚。”法律只规定对冒充军人和警察招摇撞骗才从重处罚,这是因为违法行为人着军人服装或警察制服,更容易让群众上当受骗,扰乱了社会秩序,所以对这两种情形要从重处罚。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建设项目中(),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 A:保障安全的措施
- B:防治污染的措施
- C:提高质量的措施
- D:降低成本的措施
答 案:B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所以该题选B。
7、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国家法的本质属性的是()。
- A:强制性
- B:权威性
- C:人民性
- D:规范性
答 案:C
解 析:法的本质属性是阶级性,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法的属性是人民性。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行政机关履行行政管理职责,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 B:查封.扣押清单一式三份,由当事人.见证人和行政机关分别保存
- C:行政强制的设定机关应当定期对其设定的行政强制进行评价,并对不适当的行政强制及时予以修改或者废止
- D:行政强制的实施机关可以对已设定的行政强制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必要性适时进行评价,并将意见报告该行政强制的设定机关
答 案:B
解 析:《行政强制法》第16条第1款规定:“行政机关履行行政管理职责,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故A项正确。第24条第2款规定:“查封、扣押清单一式二份,由当事人和行政机关分别保存。”故B项错误。第15条第1款规定:“行政强制的设定机关应当定期对其设定的行政强制进行评价,并对不适当的行政强制及时予以修改或者废止。”故C项正确。第15条第2款规定:“行政强制的实施机关可以对已设定的行政强制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必要性适时进行评价,并将意见报告该行政强制的设定机关。”故D项正确。
多选题
1、 某辖区电信电缆多次被盗,即安排民警在重点地段巡逻守候。某夜,甲因为形迹可疑被巡逻的警察盘查,交代了自己盗窃电信电缆的事实。在侦查人员对其审讯期间,他又揭发了乙贪污20万元的犯罪事实,并提供了乙可能隐匿的地点,根据这一线索,侦查机关顺利将乙追捕归案。对甲盗窃罪的处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 B:不属自首,但属立功行为
- C:属自首和立功行为
- D:不属立功,但属自首行为
答 案:ABD
解 析:《刑法》第67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第68条规定:“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本题中,甲因为形迹可疑被巡逻的警察盘查,主动交代了自己盗窃电信电缆的事实,成立自首;在审讯期间,他又揭发了乙贪污20万元的犯罪事实,并提供了乙可能隐匿的地点,侦查机关顺利将乙追捕归案,成立立功。对减刑或免除处罚的规定都为可以,而非应当,故A项错误。
2、我国刑法中的共同犯罪人包括()。
- A:主犯
- B:从犯
- C:胁从犯
- D:教唆犯
答 案:ABCD
3、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必须经过登记注册才能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主体是()。
- A:城镇个体工商户
- B:农村承包经营户
- C:公司法人
- D:个人合伙
答 案:AD
4、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公安机关( )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 A:乱收费
- B:乱罚款
- C:乱集资
- D:乱摊派(费用)
答 案:ABCD
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一)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七)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5、 《刑法》规定,对于累犯( )。
- A:不得减刑
- B:不得假释
- C:应当加重处罚
- D:不得适用缓刑
- E:应当从重处罚
答 案:BDE
解 析:《刑法》第65条第1款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救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第74条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第81条第2款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据此,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且不得缓刑、不得假释,表明了我国刑法对多次犯罪的严厉打击和零容忍的态度。
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可以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
- A:限制车辆通行
- B:限制人员通行
- C:限制人员停留
- D:限制车辆停留
答 案:ABCD
7、有一商住合一的店房,一楼为营业门面,二楼用于住人。现公安机关对其进行检査,以下说法的有()
- A:不需要开具检査证
- B:必须开具检査证
- C:检査一楼依照检査场所的有关规定执行
- D:检査二楼应依照检査公民住所的有关规定执行
答 案:CD
8、关于法律责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刑法》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体现了法律责任归责的责任法定原则
- B:《刑法》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这体现了法律责任归责的公正原则
- C: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3年有期徒刑,其犯罪行为经过5年后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这违反了法律责任归责的公正原则
- D:在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的时候不应考虑任何经济成本
答 案:CD
解 析:追诉时效是《刑法》规定的司法机关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已过法定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予起诉,或者宣告无罪。所以C项错误。D项过于绝对,在追究法律责任时,也要考虑追究的成本。
主观题
1、简述正当防卫的条件?正当防卫的条件包括什么?
答 案:(1)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
(2)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3)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防卫
(4)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2、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无辜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有()按照《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答 案: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
3、人民警察()执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
答 案:依法
4、违法行为人()内因同类违法行为受到、2次以上公安行政处罚的,应当从重处罚。
答 案:1年
5、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
答 案:行政处分
6、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
答 案:(1)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2)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原则。 (3)民主集中制原则。 (4)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