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4月28日专为备考2025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所需经费应当列人本级人民政府的预算,由本级财政予以保障,按照需要的预算予以核拨。()
答 案:错
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58条第3款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所需经费应当列入本行政机关的预算,由本级财政予以保障,按照批准的预算予以核拨。”列入本行政机关的预算,而本行政机关的预算并不一定纳入本级人民政府的预算中,如果行政机关为国家直属机关,财政预算由国家决定。其次,行政许可所需经费预算,需经批准,批准后才能予以划拨,并不一定按照需要多少即批准多少。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2、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答 案:对
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37条第3款规定:“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回避制度的设立是为了排除利害关系人的干预,保证行政案件办理的公正性
3、民警在现场管制时,可以采取必要手段强行驱散,对拒不服从的人员可以强行带离现场或者立即予以拘留。
答 案:对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17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可以根据情况实行现场管制。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可以采取必要手段强行驱散,并对拒不服从的人员强行带离现场或者立即予以拘留。”故本题说法正确。
4、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答 案:对
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64条第1款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5、在行政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对于行政诉讼法没有规定的问题,不能适用民事诉讼法。()
答 案:错
解 析:《行政诉讼法》第101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关于期间、送达、财产保全、开庭审理、调解、中止诉讼、终结诉讼、简易程序、执行等,以及人民检察院对行政案件受理、审理、裁判、执行的监督,本法没有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故本题说法错误。
6、无业人员戚某和范某在大街上闲来无审,为了制造恶作剧,两人务次抢来往行人的帽子,并逗引行人追赶后将帽子返还物主。对戚某和范某的抢夺行为,可以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以抢夺予以治安处罚。
答 案:错
7、具体行政行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行政复议机关可以调查补证后作出维持决定。()
答 案:错
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28条第1款规定:“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提出意见,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同意或者集体讨论通过后,按照下列规定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三)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决定撤销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1.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2.适用依据错误的;3.违反法定程序的;4.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5.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据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具体行政行为,应S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本题错误。
8、“官员无隐私”,因此公务员不享有宪法中规定的隐私权。()
答 案:错
解 析:只要是我国公民,都享有宪法规定的隐私权,不因其身份或职务的不同而不同。“官员无隐私”只是说官员相比于普通公民的一些事项要更加公开而已,并不是说官员就没有隐私权。
单选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对省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行政复议机关是( )。
- A:国务院
- B:国务院相关部门
- C:省级人民政府
- D:最高人民法院
答 案:C
解 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当事人可以作出选择,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由国务院依法作出最终裁决。
2、外地来京人员胡某,在北京火车站广场上高价倒卖卧铺车票,被值勤民警抓获。被公安机关处以15日拘留的处罚。胡某的行为是()。
- A: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
- B:侵犯公私财物的行为
- C: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 D: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答 案:A
3、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人,可以()。
- A:行政拘留
- B:罚款
- C:警告
- D:强制传唤
答 案:D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2条第2款规定:“公安机关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唤人。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人,可以强制传唤。”
4、以创新()机制为重点,在依法保障平安创建上实现新突破。
- A:国家治理
- B:社会治理
- C:政府治理
- D:行业治理
答 案:B
5、某日深夜,甲携带凶器抢劫乙,发现是自己的熟人后扭头便走。甲的行为性质是()
- A: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 B: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 C:未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 D: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答 案:A
解 析:《刑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根据题干描述,甲已经进入犯罪实行阶段,发现是熟人后放弃,属于自动放弃犯罪而不是由于他意志以外的原因放弃,属于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故选A项。
6、陈某独立创作出一篇学术论文。依《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 )。
- A:陈某的论文不论是否发表都能享有著作权
- B:陈某只有在其论文发表后才能享有著作权
- C:陈某的论文须经登记后才能享有著作权
- D:陈某的论文须经做上版权标记后才能享有著作权
答 案:A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所以,陈某独立创作的论文不论是否发表都享有著作权。
7、某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行政规章中,明确规定将对某种违法行为的罚款权“授权”给某个非行政机关组织。根据这一规章的规定,该组织()。
- A:可以自由地行使罚款权
- B:对自己行使罚款权的行为后果独立地承担法律责任
- C:应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
- D: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
答 案:D
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18条规定:“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符合本法第十九条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行政机关不得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委托行政机关对受委托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应当负责监督,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受委托组织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实施行政处罚;不得再委托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8、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中可以适用警告的是()。
- A: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制造、买卖、存储、运输、邮寄、携带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和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
- B:盗窃、损毁油气管道、设施
- C: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
- D: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
答 案:C
多选题
1、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
- A: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
- B:警告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
- C:500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
- D:1000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
答 案:ABC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1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其中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
2、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0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 A: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使被发觉的
- B: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指认他犯罪的
- C: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 D: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
答 案:ABCD
3、下列哪些情况会导致法律责任?()
- A:保安员曲某收5元自行车停车费,并不给收据
- B:姜某向报社写信揭審某纪录片造假.报社没有刊登
- C:冯某经公共汽车吿票员提醒后仍不给抱小孩的乘客让座,小孩被拥挤受伤
- D:塑胶五金厂要求工人一夭至少工作15小时,加班费为每小时1
答 案:AD
4、要认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年龄,必须掌握()。
- A:按照周岁计算年龄
- B:认真核实年龄
- C:认定年龄应当以实施述反治安管理行为时为准
- D:认定年龄应当以实施述反治安管理行为结束时为准
答 案:ABC
5、《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了()为交通安金宣传教育的主体.
- A:政府、单位
- B:教育行政部门
- C:学校
- D:媒体
答 案:ABCD
6、不动产物权的(),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
- A:设立
- B:变更
- C:转让
- D:消灭
答 案:ABCD
7、下列有关法律后果、法律责任、法律制裁和法律条文等问题的表述,哪些可以成立?()
- A:任何法律责任的设定都必定是正义的现实
- B:法律后果不一定是法律制裁
- C:承担法律责任即意味着接受法律制裁
- D:不是每个法律条文都有法律责任的规定
答 案:BD
解 析:法的价值包括自由、正义、秩序等。法律责任的设定应当体现正义,但并不代表任何法律责任的设定都是正义的实现,因为理想与现实之间是存在差距的。据此,选项A错误。
法律后果包括肯定的法律后果和否定的法律后果(即法律责任),法律制裁是不主动承担法律责任的法律后果,所以,只有否定的法律后果才有可能产生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故选项B正确。
法律制裁是不主动承担法律责任的一种后果,如果主动承担法律责任则不会进行法律制裁,故选项C错误。
首先,法律责任只是一种否定的法律后果,法律条文有可能规定肯定的法律后果。
其次,就算法律规则中的法律后果是否定的,也不一定要通过法律条文表现出来,因为法律条文与法律规则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法律条文有可能仅规定法律规则的若干要素,而将其他的要素省略,比如《宪法》第12条第2款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和集体的财产。
这一法律条文没有规定法律责任,但并不代表侵占或者破坏国家和集体的财产就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只不过该条将法律责任省略了,故选项D正确。故本题答案为BD。
8、张某系某国有企业职工,2007年违反计划生育规定超生二胎,该企业依照《xx省计划生育管理条例》的规定,收回其独生于女证和独生子女保健费300元,并依据该企业职工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其作出罚款3000元并予以开除的处理决定。该企业对张某罚款3000元的行为()。
- A:不具有合法要件
- B:不属于行政处罚行为
- C: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标的
- D:属于行政处罚行为
- E:张某可以提起行政复议
答 案:ABC
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15条规定:“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本题中国有企业没有罚款权,A项正确。该行为不属于行政处罚行为,不是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的标的,B项、C项正确。
主观题
1、政法工作必须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这是由我们党的()和我们国家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
答 案:根本宗旨
2、我国《立法法》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
答 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3、简述逮捕的条件是什么?
答 案:(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2)可能判出徒刑以上刑罚; (3)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其发生社会危险性,有逮捕必要。
4、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时,对涉及的(),应当予以保密。
答 案:商业秘密
5、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紧急情况,应当履行职责。
答 案:其职责范围内的
6、你去机场接一位很重要的专家,在车上聊得很开心,这时候领导打电话来要你汇报一件很机密的工作,你怎么办?
答 案:首先,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坚持两个原则,第一,维护好单位的纪律性,不能将机密工作泄密,损害单位的利益;第二,对专家要充分尊重,不能因为汇报工作,影响了接待工作,让专家对我们单位有不好的印象。 其次,我先跟专家说明情况,不让他有被冷落的感觉。然后,我应该侧面询问一下领导机密工作是否紧急,并视情况解决。如果机密工作没有预想的紧急,我向领导反馈,目前在进行接待工作,接待工作完成后,立刻当面或电话进行汇报,不会耽误汇报工作。如果汇报工作较为紧急,而车辆即将到单位,我会跟领导说明目前的位置,当面对领导进行汇报工作。此外,如果是必须及时汇报,我会告知领导,所处的环境,并采用微信的形式汇报,将领导所关心的问题,及时一一作出反馈。 最后,再次向专家道歉表示礼貌,在接待专家工作完成之后,我还要再次确认所汇报信息是否准确,如果有偏差及时更正,圆满完成任务。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