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题库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碳排放管理员 → 2025年04月26日碳排放管理员每日一练《碳排放监测员》

2025年04月26日碳排放管理员每日一练《碳排放监测员》

2025/04/27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碳排放管理员每日一练《碳排放监测员》4月26日专为备考2025年碳排放监测员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碳生产力是单位GDP产出碳排放的倒数。

答 案:对

2、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现在可以直接在大气里测量。

答 案:对

3、最早提议征收碳关税的是法国总统萨科齐。

答 案:错

4、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动植物所吸收,经过不同的活动再回到大气中去,就是碳循环。

答 案:对

单选题

1、实现低碳转型的政府政策工具中成本成本最高、有效性最高的是()。

  • A:法律手段
  • B:经济激励手段
  • C:规划引导
  • D:市场途径

答 案:A

2、“()”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白然而然的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只要你愿意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

  • A:晨练
  • B:低碳
  • C:读书
  • D:理财

答 案:B

3、在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象会议上,科学家们将全球变暖问题提上了科学研究的日程。

  • A:巴厘岛
  • B:多伦多
  • C:日内瓦
  • D:哥本哈根

答 案:C

4、人们所谈及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温室气体在很多时候是一种狭义范围上的,主要指的是1997年《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种气体。

  • A:4
  • B:5
  • C:6
  • D:7

答 案:C

多选题

1、哥本哈根为低碳目标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A:风能、水能发电
  • B:推行低税能源的使用政策
  • C:推广节能建筑
  • D:推广绿色交通
  • E:鼓励垃圾回收利用

答 案:ACD

2、碳金融指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关的金融活动主要包括

  • A:对低碳技术和项目的直接投资和融资
  • B:温室气体排放配额的产生和交易
  • C:对不承担约束减排义务国家减排行动的资金补偿
  • D:对气候变化受害方的资金补偿

答 案:ABCD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于1992年出台并生效。
  • B:《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对国际气候合作明确了行动方向。
  • C:《京都议定书》明确了国际气候谈判所要管制的六种温室气体,规定了发达国家在第一承诺期。
  • D:《京都议定书》于1997年签署并生效。
  • E:哥本哈根会议达成了一个有法律约束性的《哥本哈根协议》。

答 案:ADE

4、关于核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电产生的能量来自于原子结构的变化,具有清洁、高效的特征。
  • B:20世纪50—60年代是核电的快速发展阶段阶段
  • C:日本核泄漏事故引发的核安全反思。
  • D: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的缓慢发展阶段

答 案:ABCD

主观题

1、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是什么?

答 案: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调整能源结构;
3、遏制奢侈浪费;
4、加快低碳能源技术的开发。

2、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劣势分析?

答 案:(1)发展水平较低。第二产业比重过大
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也远未实现,我国目前还有几千万人没有用上电,能源消费尚属于生存型消费,今后几十年能源消费必然继续增长。2l世纪上半叶我们仍然以发展为主,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会对能源提出巨大的需求,此外,体制上单纯追求GDP的考核体系也导致了第二产业中落后产能的重复建设,高碳气体排放的大量增加难以避免,这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是一个严峻考验。
(2)我国长期以煤为主的这样一种高碳能源结构,是我国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一个长期制约因素
我国以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为基础的技术系统,以及在此基础上粗放的能源利用系统,决定了随后的技术系统与利用系统,倘若继续沿用传统技术,未来我国实践温室气体减排或限排时,却可能被这些投资“锁定”。因此,我国能源结构的高碳锁定的路径,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根本改变,我国经济短期内难以走上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3)总体技术水平落后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严重障碍
目前现有的技术水平特别是新能源技术、节能技术等低碳技术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并且,西方发达国家在对我国低碳技术转让中存在漫天要价的问题,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实际情况是我国只能通过国际技术市场购买引进。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为达到2020年的减排目标,我国总共所要投入的资金至少在1.6万亿以上,这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必然是一个沉重负担。

3、着力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必须以()、()、()、应对气候变化等为抓手。

答 案: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环保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