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题库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公务员类辅警协警 → 2025年04月12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

2025年04月12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

2025/04/12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4月12日专为备考2025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人民警察使用武器造成犯罪分子或者无辜人员伤亡的,应当立即将伤者送医院治疗,保护现场,及时通知其家属。()

答 案:错

解 析:《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12条规定:“人民警察使用武器造成犯罪分子或者无辜人员伤亡的,应当及时抢救受伤人员,保护现场,并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或者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报告。当地公安机关或者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应当将犯罪分子或者无辜人员的伤亡情况,及时通知其家属或者其所在单位。”故应由当地公安机关或者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通知家属,而不是警察本人通知,本题说法错误。

2、管理国籍事务是公安机关的法定职责之一。

答 案:对

3、行政复议活动所需经费,应列入本机关的行政经费,由中央财政予以保障。()

答 案:错

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39条规定:“……行政复议活动所需经费,应当列入本机关的行政经费,由本级财政予以保障。”据此,本题说法错误。

4、赔偿请求人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可以在向赔偿义务机关递交赔偿申请后2个月届满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

答 案:对

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13条第1款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曰起两个月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赔偿义务机关作出赔偿决定,应当充分听取赔偿请求人的意见,并可以与赔偿请求人就赔偿方式、赔偿项目和赔偿数额依照本法第四章的规定进行协商。”第14条第1款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在规定期限内未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故本题说法正确。

5、完善激励创新的产权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

答 案:对

6、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

答 案:对

7、法律根据内容需要,可以分编、章、节、条、款、项、目。

答 案:对

8、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答 案:错

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3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单选题

1、"组织、策划、煽动、教唆、帮助邪教组织人员自杀的,以()定罪处罚。"

  • A:故意杀人罪
  • B: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 C:组织、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
  • D:故意伤害罪

答 案:A

2、在我国现行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中,同时又是公民义务的是()。

  • A:言论自由
  • B:服兵役
  • C:平等权
  • D:劳动权

答 案:D

解 析:我国宪法中公民的权利中有两项比较特殊,劳动权和受教育权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3、承诺的效力开始于( )阶段。

  • A:合同成立
  • B:订立合同
  • C:合同履行
  • D:要约生效

答 案:A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

4、张某违法后被处以管制,一般时限不可能为()

  • A:6个月
  • B:12个月
  • C:18个月
  • D:30个月

答 案:D

解 析:《刑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根据法律规定,本题答案选D。

5、 关于行政许可的设定方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 B:国务院可以采用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
  •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
  • D:地方政府规章设定的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1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

答 案:D

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14条规定:“本法第十二条所列事项,法律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必要时,国务院可以采用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实施后,除临时性行政许可事项外,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或者自行制定行政法规。”行政许可的设定权分经常性行政许可和非经常性行政许可,经常性行政许可的设定主体:(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以法律设定;(2)国务院以行政法规设定;(3)省级级、市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地方性法规设定。A项正确。非经常性行政许可设定主体:(1)国务院必要时以决定的方式设定;(2)省级政府以规章设定。B项、C项正确。第15条第1款规定:“本法第十二条所列事项,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一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因此,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1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而非提请“国务院”,故D项错误。

6、公民享有的宪法基本权利体系中,最基础的权利是()。

  • A:人身自由
  • B:言论自由
  •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D:宗教信仰自由

答 案:A

解 析:人身自由,是公民所应享有的最起码的权利,是其他自由和权利的基础。没有人身自由也就谈不上其他基本权利和自由。

7、 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的( )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

  • A:3
  • B:5
  • C:7
  • D:10

答 案:C

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42条第1款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S组织听证。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听证依照以下程序组织:(一)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三日内提出;(二)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的七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

8、对党的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给以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开除党籍的处分,必须由本人所在的委员会全体会议()以上的多数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先由中央政治局和地方各级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出处理决定,待召开委员会全体会议时予以追认。对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的上述处分,必须经过上级党的委员会批准。

  • A:二分之一
  • B:四分之三
  • C:五分之四
  • D:三分之二

答 案:D

多选题

1、刑事诉讼活动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关系()

  • A:分工负责
  • B:互相依靠
  • C:互相配合
  • D:互相制约

答 案:ACD

2、郭某与梁某为某商场仓库的保管员,各自都有从仓库偷一些东西的想法。一日郭某与梁某值夜班。晚11时许,郭某与梁某人仓库分头巡视。郭某将一块金表和一条金项链放人怀中,梁某将两部华为手机放人口袋中。关于郭某与梁某是否构成共同犯罪。下列不正确的是()。

  • A:郭某与梁某构成共同犯
  • B:郭某与梁某不构成共同犯罪
  • C:郭某与梁某不一定构成共同犯罪
  • D:郭某与梁某可能构成共同犯罪

答 案:ACD

解 析:《刑法》第25条第1款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本题中二人没有共同的犯罪故意,不存在共同犯罪的特点,故不属于共同犯罪,只有B项正确

3、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有()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 A:犯罪后在逃的
  • B:在场目击群众指认他犯罪的
  • C:经查证后,发现嫌疑人自报的是假姓名和住址的
  • D:有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答 案:ABD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4、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任务,是(),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护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 A:保证准确、及时地査明犯罪事实
  • B:Y应用法律
  • C:惩罚犯罪分子
  • D: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答 案:ABCD

5、下列属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措施有()

  • A:传唤
  • B:拘传
  • C:拘留
  • D:逮捕

答 案:BCD

6、根据现行《宪法》规定,下列()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同时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 A:劳动
  • B:受教育
  • C:批评、建议、检举
  • D:依法纳税
  • E: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答 案:AB

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42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第46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C项是公民的基本权利,D项和E项是公民要遵守的基本义务。

7、行政诉讼中“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 A: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仍处于优越于原告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地位
  • B: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与行政机关均是法律地位平等的当事人,平等地享有诉讼权利
  • C:诉讼中对原、被告适用的法律制度应完全一致,如果不一致,双方的法律地位就难以平等
  • D:该原则强调的是双方当事人在行政诉讼,在司法权面前的平等,针对原、被告设置不同的法律制度与此不矛盾
  • E:以上选项都对

答 案:BD

解 析:《行政诉讼法》第8条规定:“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平等。”这就是行政诉讼法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原则,包含四个层次的内容:(1)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机关是行政主体,其地位明显优越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但是在行政诉讼中,这种情况发生了转变,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一样都是行政诉讼的当事人,行政机关不再是管理者,不能再像行政程序中那样指挥、命令当事人。(2)各方S事人诉讼地位平等。行政诉讼备事人都是行政诉讼主体,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没有法外特权,均享有同等地阐述意见和辨明是非的权利。相反,行政机关还会受到一些限制,如诉讼期间举证责任倒置,这些限制是为了平衡双方当事人表达意见的机会。(3)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平等地享有参与行政诉讼的机会,防止行政机关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施加压力,同时也要防止原告滥诉。(4)人民法院作出裁判时应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能因人而异。综上所述,不难判断,A项“优越”表述错误,C项“应完全一致”表述错误。因此,本题选B项和D项。

8、 行政处罚适用简易程序必须( )。

  • A: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 B:告知当事人违法事实、处罚的理由及依据和享有的权利
  • C:填写当场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当事人
  • D: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

答 案:ABCD

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34条规定:“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当场交付当事人。前款规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行政处罚依据、罚款数额、时间、地点以及行政机关名称,并由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执法人员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必须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第31条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主观题

1、如果你和同事们一起努力取得了很大的工作成就,但是领导只表扬了你一人并只给你一人发了奖励,你怎么办?

答 案:(1)首先,我会服从并尊重领导的决定。
(2)其次,寻找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机会,向领导如实地汇报事情的真实情况,并主动检讨自己工作中的不足,认真听取领导的批评和指导。
(3)再次,寻找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机会,与同事们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交流,解释事情的本来面目,并真诚地向同事们道歉,以取得同事们的谅解。
(4)最后,总结经验教训,为避免类似的错误发生做借鉴。

2、某人使用针管注射毒品被查获,其注射针管属()。

答 案:作案工具

3、你去机场接一位很重要的专家,在车上聊得很开心,这时候领导打电话来要你汇报一件很机密的工作,你怎么办?

答 案:首先,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坚持两个原则,第一,维护好单位的纪律性,不能将机密工作泄密,损害单位的利益;第二,对专家要充分尊重,不能因为汇报工作,影响了接待工作,让专家对我们单位有不好的印象。 其次,我先跟专家说明情况,不让他有被冷落的感觉。然后,我应该侧面询问一下领导机密工作是否紧急,并视情况解决。如果机密工作没有预想的紧急,我向领导反馈,目前在进行接待工作,接待工作完成后,立刻当面或电话进行汇报,不会耽误汇报工作。如果汇报工作较为紧急,而车辆即将到单位,我会跟领导说明目前的位置,当面对领导进行汇报工作。此外,如果是必须及时汇报,我会告知领导,所处的环境,并采用微信的形式汇报,将领导所关心的问题,及时一一作出反馈。 最后,再次向专家道歉表示礼貌,在接待专家工作完成之后,我还要再次确认所汇报信息是否准确,如果有偏差及时更正,圆满完成任务。

4、国家为了()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答 案:公共利益

5、概括起来讲,()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不明文规定不受罚。

答 案:罪刑法定原则

6、人民警察()执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

答 案:依法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