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4月8日专为备考2025年大学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中国古代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
- A:曹操
- B:陶渊明
- C:王维
- D:孟浩然
答 案:B
解 析:田园诗派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流派,最重要代表人物为东晋诗人陶渊明。陶渊明的诗大部分取材于田园生活,有的接近于口语,有的近似歌谣,有的直抒胸臆,直接表明了作者热爱躬耕生活之情,语言平淡而自然,给人一种清新、淳美、诗情画意的感受。
2、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搭配,完全正确的是()。
- A:钱钟书——《论学问》、《围城》
- B:茅盾——《香市》、《选择与安排》
- C: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
- D:鲁迅——《灯下漫笔》、《论毅力》
答 案:C
解 析:A项,《论学问》是培根散文集58篇散文集中最著名的一篇。B项,《选择与安排》选自《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作者是朱光潜。C项,《背影》、《荷塘月色》均为朱自清所写。D项,《论毅力》是清朝末期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著名学者、民国时期的著名社会活动家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为激励当时从事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志士仁人而写的。
主观题
1、最后一句在全篇中有何作用?
答 案:“夕阳西下”进一步点明时间,是作者由写景向直接抒情的过渡。“断肠人在天涯”点明人物,道出了游子的情怀,也点活了曲中全部景物的生命和寓意。
2、请说明“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两句诗的双重寓意。
答 案:两句诗的双重寓意为:(1)指自己的报国热情埋藏在心底多年,只有在“五四”以后,它才能像煤“重见天光”一样,得以喷发。(2)将“煤”引申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被封建主义束缚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直到“五四”以后,才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填空题
1、《炉中煤》一诗选自郭沫若的诗集《》。
答 案:女神
2、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答 案:柳暗花明又一村
写作题
1、题目:我与环境要求:(1)必须写成议论文;
(2)不少于800字;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这是一个命题作文。“我”与“环境”是一种依存关系,“我”总是在与环境进行着频繁的物质、能量交换。“环境”既可以指自然环境,也可以指社会环境。写作时,可以就“我”与“环境”两者的关系,“我”对“环境”的行为与责任,以及“我”与“环境”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展开。【经典事例】
1.自1952年以来,伦敦发生过12次大的烟雾事件,祸首是燃煤排放的粉尘和二氧化硫。烟雾逼迫所有飞机停飞,汽车白天开灯行驶,行人走路都困难,烟雾事件使呼吸疾病患者猛增。1952年12月那一次,5天内有4000多人死亡,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去。
2.英国政界最有权威的女性康多莉扎·赖斯,从小学习钢琴,非常刻苦,梦想当一个钢琴家,但苦练的结果让她认识到自己不可能成为一个著名的钢琴家,所以,她改变自己,转攻政治领域,最终打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
3.近年来,引发众多关注的“雾霾”。
【名人名言】
1.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马克思、恩格斯
2.令人赏心悦目,给人以美感的环境对人们工作、生活、学习、娱乐是不可缺少的。
3.欣赏你目前的环境,爱你目前的生活。在无意义之中去找意义,在枯燥之中去找趣味。——罗曼·罗兰
4.到远方去,到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汪国真
2、根据要求作文。韩愈的文学主张是“惟陈言之务去”,这里的“陈言”指的是“陈词熟语”,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
请以“陈言之务去”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性作文,800字以上。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陈言之务去是说写作时要排除陈旧的东西,努力创造、革新。“陈言之务去”这种思想不仅仅可以指写作,也可以将它扩大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文章的中心论点可以转化为“创新”,可分别从个人、家庭、企业、社会、国家多个层面进行论证。但是,应注意要联系“陈言”讲“创新”,正确处理旧事物和新事物的关系。【经典事例】
1.创新的思维使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2.苹果手机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在当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得以生存。
3.2000年美国兴起了网络热,“网络创新”成为时髦。据说这种新经济的效益可以几十倍、几百倍于传统经济,它替代传统经济是早晚的事。于是,网络概念的股票炙手可热、一飞冲天。在这场新潮中,巴菲特持观望态度,于是有人就说巴菲特“过时了”,跟不上时代潮流和市场变化。但他仍然不为所动,坚持看不懂的决不投资。巴菲特一贯坚持传统的价值投资法则,以美国长期国债为贴现率依据,计算一个企业所创造的价值能够高于这个无风险的收益,坚守安全边际,决不支付过高的所谓“高增长”的对价。结果历史证明,这个看似有点“老土”的守旧派却战胜了市场,取得了长期优良的投资回报和人们广泛的尊敬。
【名人名言】
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一》
3.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钱学森
4.正确对待前人理论,学百家之长,自主创新。——陈国达
5.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跟随被踩烂了的成功之路。——约翰·洛克菲勒
简答题
1、乙脑病毒在传播中形成了怎样的循环?
答 案:乙脑病毒通过蚊子在传播中形成了动物—蚊子—动物的自然循环。
2、文中“灰色的幔”和“巨人”分别象征什么?
答 案:“灰色的幔”象征束缚人们的枷锁、反动统治和一切反革命力量;“巨人”象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