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题库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学历类成考高起点 → 2025年03月31日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

2025年03月31日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

2025/03/31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3月31日专为备考2025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下列各句中,不属于介词结构后置句的一项是()。  

  • A:无功,则削迹于秦。
  • B:景翠得城于秦,受宝于韩。
  •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答 案:C

2、对下面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 A:这首诗描写了人的活动、鸟的啼跃,却给人以空灵静寂之感,得益于作者所创设的意境对人的视觉和心灵有很强的撞击力。
  • B:此诗开篇即从叙述入笔,为展现出诗人形象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对古寺的自然景物拟从一种佛家的心态来认识和接受。
  • C:第三联书写美丽的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悦”、“空”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山光水色、鸟语花香和睦相处。
  • D:尾联借“钟磬音”歌颂佛理,歌颂诗人心灵净化后的澄寂心境,给人以无限的回味与景仰。

答 案:C

3、下列几种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A:仰韶文化的彩陶上和龙山文化的黑陶上的刻画符号都是原始的文字
  • B:半坡彩陶上的刻画的意义已能解释,而龙山黑陶上的刻画的意义尚末阐明
  • C: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已有了用笔书写的初步文宇,只是难以保留到今天
  • D:半坡彩陶上的刻画符号合乎古代“物勒工名”的传统,因此它们是有意义的

答 案:B

解 析:文中对彩陶和黑陶上的刻画的意义都没有阐明。A项从文中最后一段说“彩陶和黑陶上的刻画符号应该就是汉字的原始阶段”可以得出;C项从第四段可以得出;D项从“我国后来的器物上,无论是陶器、铜男或者其他成品,有‘物勒工名’的传统”可以得出。

主观题

1、“山中精灵”贯穿文章始终,它对表现文章主旨起了什么作用?

答 案:①“山中精灵”的出现,给“我”走出山谷增添了精神障碍。②“山中精灵”反衬了“我”的坚定和勇敢。  

2、从第四段看,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用意是什么?

答 案:呼唤当代文艺家追求文艺深度。

3、简要分析本诗的艺术特点。

答 案: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有二:其一,词约义丰,高度概括。开头写景只有14个字,却包含了由“风”、“天”、“猿”、“渚”、“沙”、“鸟”等6种事物构成的悲秋图。五、六句抒情含蕴深远。其二,这首诗的对仗极工,一般律诗都是中间两联相对,而这首诗却八句皆对,并达到了句句工稳,字字妥帖的绝妙程度。无怪前人评此诗为“古今七律第一”。

写作题

1、 如今,人造“美女”在韩国盛行。割眼皮、增鼻骨、美发等整容活动在中国也开始流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俗话说:“三分人才,七分打扮。”给自己化妆,既是自我的美化,也是对别人的尊重。但也有人反对这种违背本色、以“假我”来欺骗别人的做法。根据所给材料。以“化妆与本色”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答 案:请自行作答

2、(作文) 一个雕刻家在细心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头部、肩膀都已雕刻成形,雕成了一个美丽的天使。 这时,一个小女孩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的?” 雕刻家回答:。石头里本没有天使,但因为我是在用心雕刻。” 请以“雕刻心中的天使”为话题,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600字的作文。  

答 案:请自行作答  

3、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以上古人对“大”与“小”关系的认识对你有什么启发?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答 案:作文略

简答题

1、文章开头第二段对大旱场景进行了描写,试分析其特色。  

答 案:作者从久不落雨、骄阳暴晒、河塘干涸、野草枯黄等自然现象写起,表现大旱的情形,表现了干旱咄咄逼人的严峻形势,渲染了一种悲怆的氛围,衬托出人们惶恐焦虑的心态,抓住了读者的心,为后文云霓出现时的惊喜做了很好的铺垫,也为后文大热和大旱的象征意义的揭示做了铺垫。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