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教育理论》3月31日专为备考2025年教育理论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教师一定是优秀教师。
答 案:错
解 析:错误。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①职业道德素养,包括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等;②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学科专业、文化基础、教育科学等知识;③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教育教学的管理与组织、自我反思等能力。“有专业知识和能力”只能说明该教师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是否达到“优秀”也未可知,其职业道德素养如何更没有体现,据此判定“一定是优秀教师”是错误的。
2、全面发展教育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答 案:错
解 析: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全面发展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
单选题
1、制约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领导权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生产力
- B:科学技术
- C:政治经济制度
- D:主流文化
答 案:C
解 析:教育的领导权是由一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在阶级社会中,政治上、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使教育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就一定要把教育的领导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2、小刚上课时偷偷玩手机,老师发现后将其手机扔出窗外。该老师的行为侵犯了小刚的()。
- A:健康权
- B:财产权
- C:隐私权
- D:受教育权
答 案:B
解 析:根据《教育法》规定,学生依法享有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姓名权、荣誉权、 隐私权、健康权等权利。本题中,老师将小刚的手机扔出窗外,侵犯了小刚的财产权。
主观题
1、我们在制定教育目的时,既要考虑社会需要,又要考虑人的自身发展需要。()
答 案:对,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需要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教育总是按社会的需要来培养人,人的自身发展离不开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社会是由个体的人组成的,社会需要并不排斥个人自身兴趣爱好、才能的发展。因此,制定教育目的应反映出社会需要和个体发展之间的辩证统的关系。
解 析:该题要从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来理解。教育既受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同时又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这里谈的是教育的一个方面——教育目的,因此它的制定也不能离开社会的需要和人的发展规律。
2、提高全班学生成绩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
答 案:错误。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和组织者,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提高学生成绩只是其工作任务之一。
填空题
1、从一般的意义上说,教育的基本要素,可以分为三方面,即()、教育对象、教育资料。
答 案:教育者
2、()是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答 案:教育目的
论述题
1、试述如何促进问题解决。
答 案: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的知觉特点。(2)定式与功能固着。(3)已有知识经验。
(4)情绪与动机。
(5)个性差异(能力、气质、性格)。
举例说明。
解 析:此题不难,答题要点明确,但要注意举例说明。
2、如何灵活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巩固?
答 案:(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对学习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的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