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题库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学历类成考(专升本) → 2025年03月25日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政治》

2025年03月25日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政治》

2025/03/25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政治》3月25日专为备考2025年政治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在中国,没收官僚资本就其革命性质而言是新民主主义的。

答 案:错

解 析:(1)官僚资本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没收官僚资本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之一,因此,没收官僚资本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2)官僚资本又具有资本主义性质,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新民主主义国营经济,使这部分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巨大经济力量集中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手中,成为对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开端。所以,没收官僚资本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2、“三个代表”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

答 案:对

解 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三个方面,而是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主要表现在:(1)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基础和核心。因为有了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才有先进文化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坚实物质基础,才有满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物质条件;(2)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发展先进社会生产力的条件和保证。因为先进文化的发展,既能为先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又能极大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3)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我们党致力于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的辩证统一,体现了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继承优良传统与不断发展创新的统一,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与联系群众广泛性的统一,完成根本任务与实践根本宗旨的统一。

单选题

1、第二届“一带一路”峰会的目的是( )。

  • A:构建创新包容的开放性世界经济
  • B: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命运共同体
  • C: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高水平的互联互通
  • D:推动“一带一路”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答 案:D

解 析: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峰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峰会的目的是推动“一带一路”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2、在邓小平理论中,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的是()。

  • 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C: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答 案:A

解 析: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主要强调关于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特征,进一步深入到理解实现共同富裕这个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目标。

多选题

1、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是我们党执政以后的一项根本任务,也是我们党将长期面对并必须始终解决好的一个历史性课题,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坚持()

  • A:开放执政
  • B:民主执政
  • C:科学执政
  • D:依法执政

答 案:BCD

解 析: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长新本领,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等等。

2、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它主要包括()

  • A: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
  • B:意识形态
  • C:地理环境
  • D:人口因素

答 案:ACD

解 析: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同时还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属于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精神生活要素的总和,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主观题

1、一个人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实践。  

答 案:错误。(1)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但不等于说每个人的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2)一个人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经验,即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一种是间接经验,即通过书本和向他人学习获得知识。(3)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他人则为直接经验者。而且学习经验必须结合实际才能变为自己的知识;也只有用于指导实践,才能发挥知识的作用。  

2、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  

答 案:正确。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要在开放的范围和层次上进一步拓展,更要在开放的思想观念、结构布局、体制机制上进一步拓展。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论述题

1、试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如何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答 案:(1)客观规律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包含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思想有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2)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不等于随心所欲,违背规律最终要受规律的惩罚。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必须通过探索才能了解,所以就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积极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时,要尊重规律,不能急于求成、盲目冒进,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忽视现有条件,忽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大干快上,搞“大跃进”式的发展,只能造成严重损失,欲速则不达。同时,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要积极开动脑筋,勇于探索,运用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认真研究、努力创造,不能坐享其成。

2、联系实际说明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社会的两大主题”。

答 案: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战争与革命长期是世界政治经济的主题。但在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其中能够集中地反映当代社会主要矛盾,影响和决定人类前途命运的全球性战略问题却是和平与发展问题。(1)和平与发展的基本含义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南北问题是核心内容。”实际上,和平是东西方国家之间的政治问题;发展是南北半球国家之间的经济问题。(2)提出这两大主题的目的
①和平问题是指在较长时期内维护世界和平,目的是为了防止新的世界大战,为解决世界局势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包括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制止局部战争等策略。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国际形势仍然动荡不安,人类面临着战争威胁,因此提倡和平,争取和平的社会环境十分重要。
②发展问题是指更好地消除贫困和两极分化。目前,发展问题是事关全人类的、全球性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发展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南方国家)和发达国家(北方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它反映北方发达国家与南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经济关系不平等问题。如果南北方的不平等关系不解决,就不能建立公平、合理、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和平与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是辩证统一关系。世界和平、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如果没有和平,则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都无法发展。经济发展为实现社会稳定和整个世界安宁提供了物质保障,没有经济的发展和繁荣,社会的和平就会失去基础。
(4)这两大主题的意义
邓小平提出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社会的两大主题”的论断,科学地概括了当前时代的基本特征,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开展新时期外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在实践中正确认识这一主题,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