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题库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学历类成考高起点 → 2025年03月22日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

2025年03月22日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

2025/03/22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3月22日专为备考2025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依次填入下面括号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针鼹的外形和刺猬差不多,()。不仅背上,(),()。一旦遇到敌害,它就可以蜷成一团,像刺猬一样,(),()。 ①身上都披挂着粗硬而尖锐的刺 ②这成了它保护自我的“盾牌” ③敌人也就对它无从下手了 ④身体的边缘也都长满了刺 ⑤全身根根尖刺一致朝外  

  • A:⑤①②③④
  • B:⑤①③④②
  • C:①④②⑤③
  • D:①④③②⑤

答 案:C

解 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 第一空应紧接前文描写针鼹和刺猬外形上相似的地方,应该填①,排除AB两项。第二句话具体描写针鼹的刺,有“不仅……也……”固定搭配,应填④②,③提到“敌人”,明显是第三句的内容,排除D项。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生杀予夺、直接了当、贻笑大方、隐约其辞
  • B:自惭形秽、莫可名状、名列前矛、轻手蹑脚
  • C:深沟险壑、影影绰绰、满目疮痍、暴戾恣睢
  • D:花团绵簇、好高鹜远、谬种流传、贫瘠不堪

答 案:C

解 析:A项:直接了当应为直截了当;B项:名列前矛应为名列前茅;D项:花团绵簇应为花团锦簇。  

3、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 A:这首诗写秋日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感,抒发了怀古之情,音韵婉转,格调苍凉悲慨。
  • B:“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一联,实写暴风雨来临前的景象,生动传神。
  • C:中间两联对仗工整,相对的词语词性相同。其中“秦苑”和“汉宫”用了借古称今的写法。
  • D:全诗除了第一句含有议论成分外,其余诗句是寓情于景,没有议论。

答 案:D

主观题

1、给下面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寻常巷歌台 可回首 英雄无孙仲谋处    

答 案:陌:mò 榭:xiè 堪:kān 觅:mì  

2、这是一篇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红缨。从审题的角度(要求以“红缨”为题作文)说,它对习作者有哪些要求?本文作者是怎样完成这些要求的?

答 案:此题可以用多种文体(如记叙文、诗歌、小说等)来写。作者选定的是说明文,这就要求对红缨作出比较详细的说明。文中先说明红缨的制作过程,后说明它的形状和用途,重点是后者,又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来写,写得很动人。这样写,完全符合题目的要求。

3、诗歌前两联是如何与诗题相关联的?  

答 案:诗人通过所闻所见,展现出一幅自然而清幽的画面: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桃花带露,树林深幽,野鹿时隐时现,正午静寂,却未听到钟声。首联写入山所见,点出访士诗题。颔联以“时见鹿”反衬不见人,又以“不闻钟”暗示道院无人,极写山中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直达主题。

写作题

1、以“2008年北京奥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内容只要与该话题相关即可。
(2)注意思路开阔,要有作者的活动(真名用符号代替)。

答 案:请自行作答。  

2、(作文) 一个雕刻家在细心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头部、肩膀都已雕刻成形,雕成了一个美丽的天使。 这时,一个小女孩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的?” 雕刻家回答:。石头里本没有天使,但因为我是在用心雕刻。” 请以“雕刻心中的天使”为话题,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600字的作文。  

答 案:请自行作答  

3、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以上古人对“大”与“小”关系的认识对你有什么启发?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答 案:作文略

简答题

1、文中括号处,“踏进”出现了三次,这种写法有怎样的作用?  

答 案: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村里男子踏水的不易,突出地表现了人们愈加渴望下雨的心情。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