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题库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公务员类辅警协警 → 2025年03月19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

2025年03月19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

2025/03/19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3月19日专为备考2025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逃避侦查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答 案:对

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杆充军警招摇撞骗的要从束处罚。

答 案:对

3、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未延续的,行政机关可以办理有关行政许可的注销手续。()

答 案:错

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70条第1项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办理有关行政许可的注销手续:(一)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未延续的……”故行政机关“应当”办理有关行政许可的注销手续,而不是“可以”。故本题说法错误。

4、对证人的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的、不应受到治安处罚。

答 案:错

5、外国驻华使领馆内发生的治安案件不能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理。

答 案:错

6、法治的含义就是依照法律的规定治理国家,而不是按人的意志。()

答 案:对

解 析:法治的含义就是依照法律的规定治理国家,故本题说法正确。

7、人民警察的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发现其作出的处理或者决定有错误的,应当予以撤销或者变更。()

答 案:对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43条规定:“人民警察的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发现其作出的处理或者决定有错误的,应备予以撤销或者变更。”

8、对殴打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不管被侵害人是否受伤,都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答 案:对

单选题

1、法律规范生效的时间,如无明文规定时,其生效时间应是()。

  • A:法律通过之日
  • B:法律公布之日
  • C:法律批准之日
  • D:法律签署之日

答 案:B

解 析:法律生效有四种方式。(1)自颁布之日起生效。(2)法律本身规定具体生效时间。(3)由另外的专门决定规定生效时间。(4)规定在法律颁布后一段时间后生效。如无明文规定时,法律生效时间即为法律公布之日。

2、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负责制。

  • A:主席
  • B:委员会
  • C:集体
  • D:个人

答 案:A

3、()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 A:依法治国
  • B:执法为民
  • C:党的领导
  • D:公平正义

答 案:B

解 析: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4、情况紧急,需要当场实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

  • A:应当在8小时内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
  • B:应当在24小时内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
  • C:应当在返回行政机关后立即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
  • D:应当在12小时内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

答 案:C

解 析:《行政强制法》第20条第1款规定:“依照法律规定实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除应当履行本法第十八条规定的程序外,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二)在紧急情况下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在返回行政机关后,立即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故C项正确。

5、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处罚,对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 A:减轻
  • B:从轻或者减轻
  • C:减轻或者免除
  • D: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答 案:B

6、()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持,是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 A:道德
  • B:法律
  • C:法规
  • D:规范

答 案:A

解 析: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

7、抽象行政行为,是指由行政主体针对不特定的行政相对人,单方作出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行为。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抽象行政行为的是( )。

  • A:工商局对某企业的处罚决定
  • B:县级人民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
  • C:行政机关购买办公用品
  • D:人民法院执行行政法规关于处罚的决定

答 案:B

解 析:A选项是针对具体的行政相对人,是具体行政行为;C选项是民事行为,不是行政行为;D选项法院不是行政主体。

8、()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 A:依法治国
  • B:文明执法
  • C:尊重人权
  • D:坚持党的领导

答 案:A

解 析: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多选题

1、经过对违法线索的调査,发现(),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以上负责人批准,终止调査。

  • A:没有述法事实的
  • B:述法行为已过追究时效的
  • C:述法嫌疑人死亡的
  • D:述法嫌疑人逃跑的

答 案:ABC

2、程序公正具有以下哪几个方面的含义?()

  • A:以实现实体公正为目标
  • B:充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C:克服执法者的随意性
  • D:确保执法者的威严

答 案:ABC

3、行政诉讼中,当事人对哪些裁定可以提起上诉?()

  • A:不予立案的裁定
  • B:不准许撤诉的裁定
  • C:中止诉讼的裁定
  • D:终结诉讼的裁定
  • E:驳回起诉的裁定

答 案:AE

解 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101条规定:“裁定适用于下列范围:(一)不予立案;(二)驳回起诉;(三)管辖异议;(四)终结诉讼;(五)中止诉讼;(六)移送或者指定管辖;(七)诉讼期间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或者驳回停止执行的申请;(八)财产保全;(九)先予执行;(十)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十一)补正裁判文书中的笔误;(十二)中止或者终结执行;(十三)提审、指令再审或者发回重审;(十四)准许或者不准许执行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十五)其他需要裁定的事项。对第一、二、三项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据此,A项和E项正确。

4、在刑事诉讼中,下列人员不能作为证人的有()。

  • A: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
  • B:精神上有缺陷,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
  • C:当事人的近亲属
  • D: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

答 案:AB

解 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69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对于证人能否辨别是非,能否正确表达,必要时可以进行审查或者鉴别。对于证人,有些特定的如住宅、单位等案发现场,当事人的近亲属、同事恰恰是案发现场的目击证人,所以肯定可以作证。

5、人民警察判明有()等暴力犯罪行为的紧急情形的,经警告无效,可以使用武器。

  • A:放火、决水、爆炸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
  • B:劫持客运飞机的
  • C:抢夺、抢劫枪支弹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
  • D: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犯罪或者以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相威胁实施犯罪的

答 案:ABCD

6、 行政许可行为的特点有( )。

  • A:依申请的行为
  • B:具体行政行为
  • C:要式行政行为
  • D:外部行政行为
  • E:准予相对人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答 案:ABCDE

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由行政许可的概念可知,(1)行政许可是一种依申请的行政行为。行政相对人提出申请,是行政主体作出行政许可的前提。行政主体正是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才能够对申请人的资格、能力、条件等方面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作出准予许可。A项正确。(2)行政许可是一种要式行政行为。由于行政许可涉及重大的经济和社会利益,所以行政许可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和形式作出。例如,准予行政许可必须以书面形式作出,包括颁发证书、执照、加盖印章等,即使作出不准予的许可决定,也必须作出书面决定向行政相对人说明拒绝的理由。C项正确。(3)行政许可是授益性行政行为。与负担性的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不同,行政许可是赋予行政相对人某种权利或资格的行政行为,通过行政许可,申请人获得了从事其他人被禁止的特定活动或实施特定行为的权利,故E项正确。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以及这些组织中的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职权,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作出的有关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可见,行政许可的定义包含在具体行政行为的内涵之中,属于具体行政行为,B项正确。《行政许可法》第3条第2款规定:“有关行政机关对其他机关或者对其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人事、财务、外事等事项的审批,不适用本法。”据此,行政许可是外部行政行为,D项正确。

7、下列属于共同违反治安管理的人是()。

  • A:基于共同故意实施违反治安管理的人
  • B:教唆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人
  • C:胁迫他人述反治安管理的人
  • D:诱骗他人证反治安管理的人

答 案:ABCD

8、社会治安状况信息包括()。

  • A:群体性事件
  • B:群众安全感情况
  • C:群众満意度情况
  • D:群众收入情况

答 案:ABC

主观题

1、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时,对涉及的(),应当予以保密。

答 案:商业秘密

2、领导派你配合一位老同志,你觉得他方法不妥,怎么办?

答 案:(1)如果我配合老同志一块完成一项工作,我一定会向老同志虚心学习,并承担自己能承担的尽可能多的工作;在生活上也要给予老同志细心的照顾。
(2)如果我觉得老同事的方法不妥,我会换位思考,重新审视、判断,看是否是自己的见解不成熟,如果思考之后,还是觉得老同事的方法欠妥当,我会把我的建议形成书面的资料,并耐心诚恳的和老同事沟通交流,征询老同事的意见,并达成一致。相信在我认真诚恳的工作之后,老同事会改变原来的处理方法。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的尊敬老同事,向老同事学习。

3、政法工作必须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这是由我们党的()和我们国家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

答 案:根本宗旨

4、概括起来讲,()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不明文规定不受罚。

答 案:罪刑法定原则

5、职务犯罪的主体是什么?

答 案:职务犯罪的主体在我国法律中规定:一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是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三是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四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6、你去机场接一位很重要的专家,在车上聊得很开心,这时候领导打电话来要你汇报一件很机密的工作,你怎么办?

答 案:首先,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坚持两个原则,第一,维护好单位的纪律性,不能将机密工作泄密,损害单位的利益;第二,对专家要充分尊重,不能因为汇报工作,影响了接待工作,让专家对我们单位有不好的印象。 其次,我先跟专家说明情况,不让他有被冷落的感觉。然后,我应该侧面询问一下领导机密工作是否紧急,并视情况解决。如果机密工作没有预想的紧急,我向领导反馈,目前在进行接待工作,接待工作完成后,立刻当面或电话进行汇报,不会耽误汇报工作。如果汇报工作较为紧急,而车辆即将到单位,我会跟领导说明目前的位置,当面对领导进行汇报工作。此外,如果是必须及时汇报,我会告知领导,所处的环境,并采用微信的形式汇报,将领导所关心的问题,及时一一作出反馈。 最后,再次向专家道歉表示礼貌,在接待专家工作完成之后,我还要再次确认所汇报信息是否准确,如果有偏差及时更正,圆满完成任务。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