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题库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学历类成考(专升本) → 2025年03月16日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

2025年03月16日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

2025/03/16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3月16日专为备考2025年大学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屈原《国殇》描写战斗的进程,主要表现方法是()。

  • A:侧面烘托
  • B:对比描写
  • C:场面描绘
  • D:象征暗示

答 案:C

解 析:《国殇》选自《楚辞》中的《九歌》。诗中战斗场面的描写异常出色。短短十句诗记叙了楚军披挂上阵,与敌交战,兵败身死的完整过程。作者主要采用了三个结合:把概括叙述和具体描写结合,把动态描绘与静止画面结合,把暗写敌人凶猛与明写楚军奋勇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映衬。

2、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比喻与夸张的修辞方法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B: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答 案:A

解 析:作者将梨花比雪花,把雪的洁白、鲜润的特点形象的表达出来,一个“忽”字,用夸张的手法将边塞的雪下得急而大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作者将边塞茫茫的雪原比作千树万树梨花盛开的繁盛景象,将原本冰天雪地的萧瑟景色写得春意盎然、充满生机。

主观题

1、词中的暮春景象有何象征意义?

答 案:上片起句“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其意是:如今已是暮春天气,哪里禁得起再有几番风雨的袭击?该句不是单纯地谈春光流逝的问题,而是对南宋小朝廷的昏庸腐朽,对投降派的得意猖獗表示强烈不满。象征着南宋国势的衰败。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 案:这首诗分别选取同一月夜下三种人物的不同境遇和态度,作为全诗的结构框架。一边是豪门贵宅中的文武官员,莺歌燕舞,不思复国;一边是戍边战士,百无聊赖,报国无门;一边是中原遗民,忍辱含诟,泪眼模糊,盼望统一。这三个场景构成了三幅对比鲜明的图画,揭露和抨击了当权者只顾纵情声色,偷得一己安宁而置兵民痛苦于云外的腐败投降政治。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妥协投降路线的憎恶和对戍边战士、沦陷区人民悲惨处境的同情。

填空题

1、《炉中煤》一诗选自郭沫若的诗集《》。

答 案:女神

2、“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其中“艳羡”的意思是?

答 案:非常羡慕

解 析:出自梁启超的《论毅力》全句为:“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 
译文:旁观者只是非常羡慕别人的成功,认为这个人大概是个幸运儿,而老天总是因为某种缘故宠爱他;又认为我遭遇不顺利,所以成就也比不上他。

写作题

1、题目:逆境与顺境要求:(1)以议论为主;
(2)不少于800字;
(3)字迹工整,卷丽整洁。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逆境”和“顺境”是两个相对的状态。“顺境”一般提供更好的条件,而“逆境”更加磨练人的品格。写作可以围绕顺境与逆境对人的影响展开,是顺境对人的发展更有利还是逆境更有利,也可以论述处于这两种环境中人应如何自处,等等,言之有理即可。【经典事例】
1.著名作家高尔基从小就饱尝人间的辛酸,即使做活累得腰酸背痛,也不肯放弃一刻时间去看书,还常常在老板的皮鞭下偷学写作,最后成为著名的作家。
2.诺贝尔,家境富有。他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且家庭也大力支持他。凭着家庭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他最终在物理、化学等领域都有了极深厚的造诣。
【名人名言】
1.人才由磨炼而成。——蔡锷
2.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培根
3.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长率加能力的好机会。——邹韬奋《不相干的帽子》
4.世上何尝有天生的勇者,都是锻炼成的。——茅盾《蚀·追求》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观书有感(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请以《清流.活源》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答 案:请自行作答

简答题

1、作者为什么认为伟大的作品都有相当的长度?

答 案:①表达繁复深刻的思想与情绪需要相当的长度。②作品艺术的完整也需要相当的长度。

2、阅读小说片段,回答问题:德拉哭了之后,在脸颊上扑了些粉。她站在窗子跟前,呆呆地瞅着外面灰蒙蒙的后院里……明天就是圣诞节了,她只有一块八毛七分钱来给吉姆买一件礼物。好几个月来,她省吃俭用,能攒起来的都攒了,可结果只有这一点儿。……
房里两扇窗子中间有一面壁镜。……
她突然从窗口转过身,站到壁镜面前。她的眼睛晶莹明亮,可是她的脸在二十秒钟之内却失色了。她迅速地把头发解开,让它披落下来。
……她踌躇了一会儿,静静地站着……
她穿上褐色的旧外套,戴上褐色的旧帽子。她眼睛里还留着晶莹的泪光,裙子一摆,就飘然走出房门,下楼跑到街上。
(1)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揭示人物的心理的?
(3)这样的描写方法对于揭示人物的心理有什么作用?  

答 案:(1)这段文字揭示了德拉下决心卖头发的一段几经搏斗的心理活动。 (2)作者通过人物的外部动作和表情的描写来揭示德拉下决心卖头发的心理活动。(3)它不是直接的心理描写,而是通过人物的外部行为和表情间接地揭示人物心理活动,让读者从小说主人公的神情和动作这些动态的画面去仔细品味其中的含义,透视人物的心灵。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