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3月15日专为备考2025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离不开数以千计的科学家们(处心积虑)的科研工作。
- B:来自科技界的政协委员,(兴高采烈)地参观了这个区的污水净化系统设施。
- C:产品的质量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休戚相关),一定要千方百计地确保。
- D:中国寺庙建筑宏大精美,因势构筑,巧思秒想,真可谓(鬼斧神工)。
答 案:D
解 析:A项“处心积虑”指早已千方百计地谋算,多含贬义,此处应用“呕心沥血”;B项“兴高采烈”是指兴致高,情绪热烈,褒义,与参观污水净化系统的庄重气氛不一致;C项“休戚相关"指彼此之间的忧喜、祸福都互相关联,用来表示产品质量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妥,应为“息息相关”。D项“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用此比喻中国寺庙建统宏大精美恰当。
2、“若存若亡”应该解释为()。
- A:像生存又像死亡
- B:若隐若现
- C:像要上钩又像不上钩
- D:好像有又像没有
答 案:C
3、下列各句中,不属于介词结构后置句的一项是()。
- A:无功,则削迹于秦。
- B:景翠得城于秦,受宝于韩。
-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答 案:C
主观题
1、作者认为王義之书法艺术取得卓越成就的原因是什么?(找出原句)
答 案: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2、你如何评价这个年轻人?
答 案:这个年轻人是一个用自己的行动不断去追问生之意义的人。
3、正确理解“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回答问题。 1.标出此句的音节。
2.这句在抒情上有什么特点?
答 案: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以“一江春水”喻“愁”。显现出愁思就像春水一样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像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写作题
1、(作文)
光阴的故事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
忧郁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经无知地那么想
风车在四季轮曰的歌里它天天地流转
风花雪月的诗句里我在年年的成长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等待的青春
根据材料,展开联想,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答 案:请自行作答
2、 如今,人造“美女”在韩国盛行。割眼皮、增鼻骨、美发等整容活动在中国也开始流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俗话说:“三分人才,七分打扮。”给自己化妆,既是自我的美化,也是对别人的尊重。但也有人反对这种违背本色、以“假我”来欺骗别人的做法。根据所给材料。以“化妆与本色”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答 案:请自行作答
3、方和圆似乎格格不入,都和谐地搭配成一枚精妙的铜钱;野草和鲜花似乎是宿敌,却共同装饰了绚丽的大地;繁星和黑夜似乎是冤家,却共同点缀了美丽的夜空…事实上,我们的生活往往就是如此奇妙!请以“奇妙的和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章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答 案:略
简答题
1、文章倒数第二段中,云霓的消长引起了村民的心理变化,请对这一过程进行梳理。
答 案:云霓的出现让人虽在绝境却不绝望。云霓维持着人们的一线希望。云霓升起时,人们欣欣然有喜色而相与欢呼。云霓退走后,人们希望落空,再次陷入恐慌和苦闷中。当人们看穿一切,知道即使有云霓也不会下雨,就不再“上当”,不再执着于虚无的希望,只管低头与干旱做斗争。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