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题库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学历类成考(专升本) → 2025年03月13日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

2025年03月13日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

2025/03/13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3月13日专为备考2025年大学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下列各个句子中括号里的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A: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 B:前人之述(备)矣。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 C:遂(许)先帝以驱驰。杂然相(许)。
  • D:(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答 案:D

解 析:A项,第一个数:副词,读shuò,屡次;第二个数:数词,表约数。B项,第一个备:形容词,周全、详尽;第二个备:动词,具备、具有。C项,第一个许:答应。第二个许:赞成。D项,两个度都是动词,读duó,推测,估计。

2、下列句子中,“之”字可译作“到”“去”的是()

  • A: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 B: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 C: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 D: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答 案:B

解 析:A项“之”字意为“的”。C项“之"字是代词,代指“远人”。D项“之”字是代词,代指“共叔段”。

主观题

1、作者举出了哪些论据?属于哪种类别?

答 案:(1)宋朝太学生请愿罢免奸臣,明朝东林党攻击宦官。(2)属于事实论据。

2、郑庄公隐藏着怎样的用心?

答 案:郑庄公的用心是故意放纵共叔段的野心,使其最终走上叛逆,然后一举除之,永绝后患。

填空题

1、“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其中“艳羡”的意思是?

答 案:非常羡慕

解 析:出自梁启超的《论毅力》全句为:“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 
译文:旁观者只是非常羡慕别人的成功,认为这个人大概是个幸运儿,而老天总是因为某种缘故宠爱他;又认为我遭遇不顺利,所以成就也比不上他。

2、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答 案:柳暗花明又一村

写作题

1、题目:我与环境要求:(1)必须写成议论文;
(2)不少于800字;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这是一个命题作文。“我”与“环境”是一种依存关系,“我”总是在与环境进行着频繁的物质、能量交换。“环境”既可以指自然环境,也可以指社会环境。写作时,可以就“我”与“环境”两者的关系,“我”对“环境”的行为与责任,以及“我”与“环境”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展开。【经典事例】
1.自1952年以来,伦敦发生过12次大的烟雾事件,祸首是燃煤排放的粉尘和二氧化硫。烟雾逼迫所有飞机停飞,汽车白天开灯行驶,行人走路都困难,烟雾事件使呼吸疾病患者猛增。1952年12月那一次,5天内有4000多人死亡,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去。
2.英国政界最有权威的女性康多莉扎·赖斯,从小学习钢琴,非常刻苦,梦想当一个钢琴家,但苦练的结果让她认识到自己不可能成为一个著名的钢琴家,所以,她改变自己,转攻政治领域,最终打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
3.近年来,引发众多关注的“雾霾”。
【名人名言】
1.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马克思、恩格斯
2.令人赏心悦目,给人以美感的环境对人们工作、生活、学习、娱乐是不可缺少的。
3.欣赏你目前的环境,爱你目前的生活。在无意义之中去找意义,在枯燥之中去找趣味。——罗曼·罗兰
4.到远方去,到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汪国真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位专家向一群酒鬼宣传酒的危害。他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两个瓶子里分别注入酒精和蒸馏水,然后放入两只相同的虫子。几分钟后,酒精瓶中的虫子不再挣扎,而蒸馏水瓶子中的虫子依然活蹦乱跳。专家问道:“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一个酒鬼抢答:“人只要喝酒,肚子里就不会长虫子!”
在生活中人经常会陷入误区。有时是因为愚昧,有时是因为执迷,有时则有可能是因为热爱……我们应怎样对待这样的问题呢?
请以“误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这是一篇话题作文,写作时应紧扣话题,从各种不同类型的误区为出发点展开思考,如生活常识中的误区,发明创造中的误区,再引申到人生选择中的误区。可引用名人事例或者名言、俗语等作为论据,注意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语言流畅。【经典事例】
执念也会使人陷入误区。现今各种媒体报道大学生被传销组织“洗脑”的新闻事件屡见不鲜,这些“传销新人”到被官方解救时大多仍执迷不悟,死活不愿回家。他们多已接受中等乃至高等教育。有人说,缺乏社会经验或许是这些年轻人受骗上当的主因,但最重要的还是因为这些人心中有所贪念,故而执着的以为“空手套白狼”也会发大财,富可敌国的美好前程“指日可待”,可惜不仅自己做了传销组织身陷囹圄的“奴工”而不自知,还连累了身旁一大片的亲人和朋友。
【名人名言】
1.每个人都有错,但只有愚者才会执迷不悟。——西塞罗
2.错误同真理的关系,就象睡梦同清醒的关系一样。一个人从错误中醒来,就会以新的力量走向真理。——歌德
3.如果没有人向我们提供失败的教训,我们将一事无成。我们思考的轨道是在正确和错误之间二者择一,而且错误的选择和正确的选择的频率相等。——刘易斯·托马斯
4.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集注·喻老》

简答题

1、阅读小说片段,然后回答问题:那三位麦琪,诸位知道,全是有智慧的人——非常有智慧的人——他们带来礼物,送给生在马槽里的圣子耶稣。他们首创了圣诞节馈赠礼物的风俗。他们既然有智慧,他们的礼物无疑也是聪明的,可能还附带一种碰上收到同样的东西时可以交换的权利。我的拙笔在这里告诉了诸位一个没有曲折、不足为奇的故事;那两个住在一间公寓里的笨孩子,极不聪明地为了对方牺牲了他们一家最宝贵的东西。但是,让我们对目前一般聪明人说最后一句话,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那两个人是最聪明的。在一切授受礼物的人当中,像他们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无论在什么地方,他们都是最聪明的。他们就是麦琪。
(1)这段文字中麦琪的原意是什么?而结尾“他们就是麦琪”中的“他们”指的是谁?
(2)为什么作者又称他们为“笨孩子”?
(3)他们各自为对方卖掉了什么最宝贵的东西?买回了什么圣诞礼物?
(4)作者为什么说“他们都是最聪明的”?  

答 案:(1)原意是为基督初生送礼的三位贤人。作品中比喻男女主人公吉姆和德拉夫妇。 (2)他们各自为对方卖掉了最宝贵的东西,买回了对方并不需要的圣诞礼物。(3)德拉卖掉长发买回表链,吉姆卖掉金表买回发梳。
(4)因为他们都向对方奉献了一颗真挚的爱心,这是任何金钱都买不到的。

2、为什么要制定《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

答 案:①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②外来入侵物种扩散途径更加多样化、隐蔽化。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