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题库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学历类成考高起点 → 2025年03月12日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

2025年03月12日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

2025/03/12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3月12日专为备考2025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第③段说“当时是应该有象形文字的”,可作为推断根据的一组是()。  ①彩陶上的花纹虽然简单,而笔触颇为精巧。
②彩陶上所刻划的人和物的形状,已具有象形文字的特点。 
③彩陶上有类似文字的刻划。
④彩陶上的花纹表明当时已使用颜料和柔软性的笔。 
⑤古人写的竹木上的文字容易毁灭,难以保留至今。 

  •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④⑤

答 案:C

2、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 A:这首诗写秋日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感,抒发了怀古之情,音韵婉转,格调苍凉悲慨。
  • B:“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一联,实写暴风雨来临前的景象,生动传神。
  • C:中间两联对仗工整,相对的词语词性相同。其中“秦苑”和“汉宫”用了借古称今的写法。
  • D:全诗除了第一句含有议论成分外,其余诗句是寓情于景,没有议论。

答 案:D

3、周总理那慈祥的面容立即()了我的眼帘。  

  • A:映入
  • B:进入
  • C:深入
  • D:跃入

答 案:D

主观题

1、文章中的“雾”,有没有社会生活的寓意?如果有,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出这样的痕迹或暗示?

答 案:有,本文写于1928年,特定的时代,作者特定的心境,将“雾”拟人化,赋予某种象征意义;使用了一些表达社会生活的词语,如“轨外行动”。

2、分析尾联“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在全诗中所起的作用。  

答 案:点明主旨,表明诗人对东林精舍的向往,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倾羡之情。

3、文中“他”用“阴沉”的声音对“我”讲话的原因是什么?  

答 案:因为“他”不仅身体不好,而且心情不好。

写作题

1、 如今,人造“美女”在韩国盛行。割眼皮、增鼻骨、美发等整容活动在中国也开始流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俗话说:“三分人才,七分打扮。”给自己化妆,既是自我的美化,也是对别人的尊重。但也有人反对这种违背本色、以“假我”来欺骗别人的做法。根据所给材料。以“化妆与本色”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答 案:请自行作答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科幻小说家弗里蒂克·布朗,写了世界上最短的一篇科幻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机器人主动地去给来客开门……”
请你展开合理想象,围绕“机器人的时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题目自拟,字数在800以上。
(2)用故事的形式来表明你的看法。
(3)多角度地去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机器人的时代”有关,即为符合题意。

答 案:请自行作答。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时下有不少人很舍得花时间、花钱物来美化自己的仪表,穿金戴银,涂脂抹粉,极力为之,却忘了透视自己的灵魂,对落满败叶、布满污垢、长满斑点甚至毒瘤的心灵漠然视之。对此,你有何感触和想法?
请你以“心灵美容”为话题,联系自己或社会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要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相关即为符合题意。
(2)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答 案:请自行作答。

简答题

1、文中括号处,“踏进”出现了三次,这种写法有怎样的作用?  

答 案: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村里男子踏水的不易,突出地表现了人们愈加渴望下雨的心情。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