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题库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学历类成考高起点 → 2025年02月13日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

2025年02月13日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

2025/02/13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2月13日专为备考2025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第⑤段画线的句子是一个比喻,其作用是()。  

  • A:形象地说明右脑在记忆中的巨大作用。
  • B:形象地说明人脑在记忆中需要大量接收和储存信息。
  • C:形象地说明人脑在记忆中的巨大功能。
  • D:形象地说明人脑在记忆中接收信息时的特点。

答 案:D

2、对“人造金属”用途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人造金属”制成的发电机,效率可从30%提高到98%。
  • B:“人造金属”的超导功能将使有控热核聚变反应成为现实。
  • C:“人造金属”电池可提供比常规电池高10倍的电力。
  • D:“人造金属”可能直接成为红外摄像机的工作电源。

答 案:C

解 析:A项错误,文中说的是“用‘超导体’制造的发电机”。“人造金属”虽然使常温超导成为可能,但其本身不能等同于超导体。B项混淆了已然与未然,“人造金属”使控热核聚变反应成为可能,但目前并未实现。D项错误,“人造金属”不可以直接成为红外摄像机的工作电源,它需要红外热能的作用。
故本题正确答案是C。  

3、对于“味精”,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味精在提升食物鲜味的同时,也保存了自然的天生丽质,但它会带来千菜一味共性化倾向。
  • B:作为工业社会标准化.模式化产物的味精,从符号意义上象征着我们与农业社会的告别。
  • C:日本人发明了味精后,人们对“鲜”的理解出现了一个明显转折,即原先宽泛意义上的“鲜”,非味型的“鲜”,被作为味型的“鲜”所代替。
  • D:人们将味精的味型理解为鲜味,并把所有类同.接近于味精的味都统称为鲜味。

答 案:A

主观题

1、第三段中,作者认为“深度是作品的激活之点”是指什么?

答 案:文艺具有与人类同悲欢共命运的境界。

2、开头两句抒写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三、四两句,一个弃”字,表现了孟浩然怎样的感情。

答 案:开头两句抒发了诗人对孟浩然的无限敬仰之情。一个“弃”字,把孟浩然对于效力朝廷和归隐山林的态度强烈地对立起来,表达了对封建王朝的厌弃。

3、简要分析本诗的艺术特点。

答 案: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有二:其一,词约义丰,高度概括。开头写景只有14个字,却包含了由“风”、“天”、“猿”、“渚”、“沙”、“鸟”等6种事物构成的悲秋图。五、六句抒情含蕴深远。其二,这首诗的对仗极工,一般律诗都是中间两联相对,而这首诗却八句皆对,并达到了句句工稳,字字妥帖的绝妙程度。无怪前人评此诗为“古今七律第一”。

写作题

1、方和圆似乎格格不入,都和谐地搭配成一枚精妙的铜钱;野草和鲜花似乎是宿敌,却共同装饰了绚丽的大地;繁星和黑夜似乎是冤家,却共同点缀了美丽的夜空…事实上,我们的生活往往就是如此奇妙!请以“奇妙的和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章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答 案:略

2、以“2008年北京奥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内容只要与该话题相关即可。
(2)注意思路开阔,要有作者的活动(真名用符号代替)。

答 案:请自行作答。  

3、以“2008年北京奥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内容只要与该话题相关即可。
(2)注意思路开阔,要有作者的活动(真名用符号代替)。  

答 案:请自行作答。

简答题

1、文章开头第二段对大旱场景进行了描写,试分析其特色。  

答 案:作者从久不落雨、骄阳暴晒、河塘干涸、野草枯黄等自然现象写起,表现大旱的情形,表现了干旱咄咄逼人的严峻形势,渲染了一种悲怆的氛围,衬托出人们惶恐焦虑的心态,抓住了读者的心,为后文云霓出现时的惊喜做了很好的铺垫,也为后文大热和大旱的象征意义的揭示做了铺垫。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