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题库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公务员类辅警协警 → 2025年02月11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

2025年02月11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

2025/02/11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2月11日专为备考2025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收集证据。()

答 案:对

解 析:《行政诉讼法》第35条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证人收集证据。”立法为何要作这样的规定?因为行政诉讼中的被告通常是行政机关,作为公权力主体,行政机关和原告处于不平等地位,如果允许被告自行取证,很容易造成施压被告等妨碍司法公正的行为出现。法律这样规定是为了保护私权利主体的利益,具有“衡平法”的立法精神。

2、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前,应当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

答 案:对

解 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200条规定:“公安机关在依法作出强制执行决定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前,应当事先催告被处理人履行行政处理决定。催告以书面形式作出,并直接送达被处理人。被处理人拒绝接受或者无法直接送达被处理人的,依照本规定第五章的有关规定送达。”据此,本题说法正确。

3、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人,应当强制传唤()

答 案:错

解 析: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人,可以强制传唤。

4、公然侮辱正在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属于拒绝或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

答 案:对

5、调取证据清单一式两份。

答 案:错

解 析:调取证据清单 一式三份,一份交持有人,一份交保管人,一份附卷。

6、知道案情的人,有拒绝作证的权利。

答 案:错

7、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处罚为主的原则。

答 案:错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8、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

答 案:对

单选题

1、治安管理处罚由()决定;其中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决定。

  • A:公安派出所,县级以上公安机关
  • B: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派出所或公安机关委托乡(镇)人民政府
  •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公安派出所
  • D:县、市公安局、公安分局或者相当于县一级的公安机关,公安派出所,

答 案:C

2、 就人民法院而言,依法审判案件( )。

  • A:只是一种权力
  • B:既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职责与义务
  • C:只是一种义务
  • D:是一种既可以放弃,也可以行使的权力

答 案:B

解 析:人民法院是专门实行审判权的审判机关,因此,依照法律审判案件是国家和法律赋予它的权力。同时,人民法院依法审判的权力不可推卸和放弃,这是它的职责和义务。

3、在我国行使国家最高监督权的是( )。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国务院
  • C:最高人民法院
  • D:最高人民检察院

答 案:A

解 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监督由其产生的国家机关的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必须对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

4、 下列违反治安管理法的行为中,可以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的情形是( )。

  • A:甲酒后将饭馆的电视砸坏
  • B:甲醉酒后无故殴打饭馆服务员致轻微伤
  • C:甲被他人胁迫将饭店的一套精美瓷器果盘偷走
  • D:甲酒后偷走饭馆内两瓶茅台酒

答 案:C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5条规定:“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故A项、B项、D项三项的行为都应当正常处罚,不会减轻处罚。第19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一)情节特别轻微的;(二)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三)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四)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五)有立功表现的。”C项属于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因此C项正确。

5、公安机关在办理治安案件时,对于下列哪些物品可以扣押?()

  • A:与案件无关的物品
  • B:与案件有关的物品
  • C:与案件有关且需要作为证据的物品
  • D:被侵害人或者善意第三人合法占有的财产

答 案:C

6、下列有关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说法,错误的有()。

  • A:人民警察使用制服性、驱逐性警械之前,必须要先予以警告
  • B:人民警察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
  • C:当犯罪分子失去继续实施犯罪能力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武器
  • D:对于正在进行持刀抢劫的孕妇可以使用武器

答 案:D

解 析:《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7条规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使用警械,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当违法犯罪行为得到制止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由此可知,A项与B项正确。第11条规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武器……(二)犯罪分子失去继续实施犯罪能力的。”故C项正确。第10条规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使用武器:(一)发现实施犯罪的人为怀孕妇女、儿童的,但是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暴力犯罪的除外……”因此,对于正在进行持刀抢劫的孕妇不得使用武器,D项错误。

7、下列哪些情形不应减轻处罚或者不应不予处罚?()

  • A:有立功表现的
  • B:出于他人威胁或者诱骗的
  • C: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
  • D:过失违反治安管理的

答 案:D

8、 人民警察在判明行为人( )的紧急情形下,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

  • A:不服从指挥
  • B:不服从治安管理
  • C:拒绝所采取的行政强制措施
  • D:正在实施暴力犯罪行为

答 案:D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10条规定:“遇有拒捕、暴乱、越狱、抢夺枪支或者其他暴力行为的紧急情况,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使用武器。”故当行为人正在实施暴力犯罪行为时,可以按照规定使用武器,同时按照《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9条的规定,遇到暴力犯罪行为的15种紧急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故D项正确。

多选题

1、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有两种以上述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下列对该规定的理解,的是()。

  • A:行为人先后两次以上实施同种迎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如果行为是连续性行为,也应对其两次行为分别决定,然后合并执行
  • B:行为人実施两种以上述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应分别处以15日行政拘留和10日行政拘留,则应合并执行25日行政拘留
  • C:如果行为人实施的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之间存在牵连或者吸收关系,则不能适用该条规定,而应择一行为处罚
  • D:行为人实施的两种以上述反治安管理的行为都应在追究期以内,否则不能对其行为并罚

答 案:CD

2、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的法定职责?()。

  • A:侦查违法犯罪活动
  • B: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 C:参与解决经济纠纷
  • D:国有企业内部保卫

答 案:AB

3、 构成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主观上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

  • A:放任危害结果发生
  • B:明知危害结果可能发生
  • C:希望危害结果发生
  • D:明知危害结果必然发生

答 案:BCD

解 析:《刑法》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故意犯罪,分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放任危害结果发生”不能判断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如果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则是直接故意;如果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则是间接故意

4、()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 A:国家行政机关
  • B:审判机关
  • C:检察机关
  • D:基层居民自治组织

答 案:ABC

5、《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了()为交通安金宣传教育的主体.

  • A:政府、单位
  • B:教育行政部门
  • C:学校
  • D:媒体

答 案:ABCD

6、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可以减轻处罚的情形有()。

  • A:已満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 B:间歇性的精神病人
  • C: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
  • D:述反治安管理行为在6个月内未被公安机关发现的

答 案:AC

7、治安管理姓罚决定书应包括()。

  • A:被处罚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件的名称和号码、住址
  • B:违法事实和证据、处罚的种类、依据、执行方式和期限
  • C:对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 D:作出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的名称和作出决定的日期,决定书应当由作出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加证印章

答 案:ABCD

8、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人民警察遇有()情形的,当事人有权要求其回避。

  • A: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 B: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 C: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 D:当事人对民警不信任的

答 案:ABC

主观题

1、处长要出国学习,安排你负责处里的工作,有两位老同志,老是找理由,不来上班,这时你怎么办?

答 案:(1)处长要出国学习,安排我负责处里的工作,是处长对我的信任,也是对自己的考验,我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
(2)遇到这种情况,要冷静处理,不可带有情绪,首先查找原因,看两位老同事是否是确实家里有困难,如果有困看,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尽快回到工作岗位。同时,我也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看是否是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发生了偏差,我会在恰当的时间,在轻松的地点,和两位老同事真诚沟通,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学习,取得他们的理解与谅解。
(3)在全处同志面前,要以诚实和小学生的姿态出现,并带头多干事、干实事。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总结经验教训,并在不耽误处长事情的情况下,适时向处长汇报工作情况。

2、我国《立法法》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

答 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3、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

答 案:(1)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2)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原则。 (3)民主集中制原则。 (4)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4、你去机场接一位很重要的专家,在车上聊得很开心,这时候领导打电话来要你汇报一件很机密的工作,你怎么办?

答 案:首先,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坚持两个原则,第一,维护好单位的纪律性,不能将机密工作泄密,损害单位的利益;第二,对专家要充分尊重,不能因为汇报工作,影响了接待工作,让专家对我们单位有不好的印象。 其次,我先跟专家说明情况,不让他有被冷落的感觉。然后,我应该侧面询问一下领导机密工作是否紧急,并视情况解决。如果机密工作没有预想的紧急,我向领导反馈,目前在进行接待工作,接待工作完成后,立刻当面或电话进行汇报,不会耽误汇报工作。如果汇报工作较为紧急,而车辆即将到单位,我会跟领导说明目前的位置,当面对领导进行汇报工作。此外,如果是必须及时汇报,我会告知领导,所处的环境,并采用微信的形式汇报,将领导所关心的问题,及时一一作出反馈。 最后,再次向专家道歉表示礼貌,在接待专家工作完成之后,我还要再次确认所汇报信息是否准确,如果有偏差及时更正,圆满完成任务。

5、单位里有一位你十分敬重的老同志,有一次在你面前说单位里其他同事坏话,让你留个心眼,你会怎么做?

答 案: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认为的: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无论如何,老同志的出发点是好的,对于他善意的提醒,我应该表示感谢。但是,对于他所说的一些情况,我会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工作中继续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一如既往的工作,团结同志,与同志们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不对任何人持有偏见,也不仅仅计较,而是要学会宽容,学会谅解。
老同志为单位做出了很多年的贡献,是我的前辈,有丰富的经验和阅历,有很多的东西是值得我学习的,我会一如既往的尊敬他,向他请教工作中的疑难问题,认真听取他的意见和建议。
总之,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努力工作,尊重同志,团结同志,把工作的热情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争取做一名领导放心,同志信任,老百姓满意的公务员。

6、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无辜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有()按照《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答 案: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