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题库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学历类成考高起点 → 2025年02月10日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

2025年02月10日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

2025/02/10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2月10日专为备考2025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括号中的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 A:(济)贫;假公(济)私;同舟共(济)
  • B:(靡)费;辙乱旗(靡);(靡)日不思
  • C:(落)枕;丢三(落)四;失魂(落)魄
  • D:(鲜)明;(鲜)为人知;寡廉(鲜)耻

答 案:A

解 析:B项“靡费”中“靡”读“mí”,其他字读“mǐ”;C项“落枕”中“落”读“lào”,“丢三落四”中“落”读“là”,“失魂落魄”的“落”读“luò”;D项“鲜明”中“鲜”的正确读音是“xiān”,其他加点字读“xiǎn”。

2、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可以用括号内的词语替换的一句是()。  

  • A:这粒扣子在草丛中被偶然(偶尔)发现,为侦破工作提供了线索。
  • B:由于精神过分(过度)紧张,他在比赛中失利了,没能实现捧杯的梦想。 
  • C:类似的事情不止(不只)一次地发生,难道不该引起我们的警惕吗?
  • D:班长与团支书一起合计(核计)着春游的事儿,不知不觉天已经黑了。

答 案:B

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生杀予夺、直接了当、贻笑大方、隐约其辞
  • B:自惭形秽、莫可名状、名列前矛、轻手蹑脚
  • C:深沟险壑、影影绰绰、满目疮痍、暴戾恣睢
  • D:花团绵簇、好高鹜远、谬种流传、贫瘠不堪

答 案:C

解 析:A项:直接了当应为直截了当;B项:名列前矛应为名列前茅;D项:花团绵簇应为花团锦簇。  

主观题

1、文中的老人为什么要挽留年轻人?这个老人对年轻人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答 案:文中的老人想让年轻人通过劳动与创造重新认识人生,他实际上改变了年轻人悲观的人生观。

2、本文第2~4段,写聪明的年轻人学画、学做生意、学哲学,都很有成就,然而他却放弃生活想到了死。这是为什么?作者写这些内容的意图是什么?  

答 案:因为他认为人最终总是会要死的,活着所做的一切都没有意义。作者写这些内容是为后面他真正明白人生意义作反衬(起铺垫作用)。

3、苏轼曾誉本诗颔联为“诗中有画”,请展开想象,描述颔联的画面。  

答 案:被雨水洗涤后的松林,一尘不染,青翠欲滴;月光也像被洗过一样,极其明亮皎洁;山石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新亮;山雨汇成的股股清泉,顿时流淌于布满青苔的石板上,又顺着山涧蜿蜒而下,发出淙淙的清脆悦耳的欢唱。

写作题

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窗,是瞭望的视点;窗,是连接两个世界的通道;窗,可以是有形的;窗,可以是无形的;窗,可能有自己丰富的经历;窗,可能是生活无声的见证……大千世界,和窗有关的故事很多很多;芸芸众生,由窗生发的见解也见仁见智。
以“窗”为感触点写一篇作文,鼓励选择较新的视角。
要求:
(1)文体不限。
(2)题目自拟。
(3)不少于800字。

答 案:请自行作答。

2、作为社会中的人要深刻地理解两重责任:一是社会的责任,社会的责任就是极大地提高人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二是个人的责任,为社会做点什么,为他人做点什么,为自己做点什么。人之所以称之为人,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就是烙上了“社会”的烙印,是社会中的人,这个“人”对社会、对人生、对他人都有责任。
根据所给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600字以上。

答 案:略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科幻小说家弗里蒂克·布朗,写了世界上最短的一篇科幻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机器人主动地去给来客开门……”
请你展开合理想象,围绕“机器人的时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题目自拟,字数在800以上。
(2)用故事的形式来表明你的看法。
(3)多角度地去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机器人的时代”有关,即为符合题意。

答 案:请自行作答。

简答题

1、文中括号处,“踏进”出现了三次,这种写法有怎样的作用?  

答 案: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村里男子踏水的不易,突出地表现了人们愈加渴望下雨的心情。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