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题库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公务员类辅警协警 → 2025年02月08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

2025年02月08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

2025/02/08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2月8日专为备考2025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视为绑架勒索的一种特殊形式,以绑架罪论处。

答 案:对

2、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三十日:案情复杂、重大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

答 案:对

3、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对设立业主大会和选举业主委员会给予指导和协助。

答 案:对

4、知道案情的人,有拒绝作证的权利。

答 案:错

5、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答 案:对

6、广某死后,其儿为其请“大仙”在家中做法事,烧纸钱,公安机关对广某之子的行为,可以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从事迷信活动扰乱社会秩序”的规定,予以治安罚款。

答 案:错

7、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免予处罚。

答 案:错

8、法治的含义就是依照法律的规定治理国家,而不是按人的意志。  

答 案:对

单选题

1、公民甲、乙、丙三人因有结伙作案的重大犯罪嫌疑被公安机关于2013年12月10日刑事拘留,公安机关于2014年1月13日向检察机关提请审査批准逮捕。检察机关2014年1月15日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书,公安机关于当日将三人释放。现甲、乙、丙三人可以获得的国家赔偿是()。

  • A:2013年12月10日至2014年1月13日的限制人身自由损失
  • B:2013年12月10日至2014年1月15日的限制人身自由损失
  • C:没有赔偿
  •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答 案:D

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17条规定:“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一)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的,或者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时间超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限,其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二)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本题题干并没有说明犯罪嫌疑人因何原因不批准逮捕,如果是没有犯罪行为的话,国家应当赔偿对当事人拘留、逮捕、起诉等被羁押期间所遭受的损失。如果实际有犯罪行为,但是因《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而不追究刑事责任,则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故本题应选择D项

2、 深圳市南山区卫生行政部门因某街道湘菜馆的卫生质量存在严重问题,对其作出吊销卫生许可证的处罚。这一行为属于( )。

  • A:行政处罚
  • B:行政强制措施
  • C:行政强制执行
  • D:行政监督检查

答 案:A

解 析:本题主要考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执行和行政监督检查的区别。《行政处罚法》第8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二)罚款;(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四)责令停产停业;(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六)行政拘留;(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题干中的吊销卫生许可证的行为,考生最容易排除D项,难点在于A项、B项、C项三个选项的区分,要区分三者,可以从时间顺序上着手,往往是先有行政强制措施,再进行行政处罚,最后必要时实施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其特点在于惩罚性、终局性。行政主体在作出行政处罚时,必须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也就是说,行政主体为了作出行政处罚,应当先行调查取证,并同时进行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行为,此为行政强制措施,是相对于人身、财产权利的临时性约束和处置。在行政处罚决定作出之后,当事人有自行履行期限,如果主动履行了相关义务,则不会出现行政强制执行;相反,如果当事人逾期不履行义务,则行政主体将实施强制执行或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本题中某县卫生行政部门作出吊销卫生许可证的处罚,不难判断出该行为为行政处罚,因此本题选择A项。

3、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处罚。

  • A:累计贪污数额
  • B:每次贪污的数额
  • C:最后一次贪污数额
  • D:第一次贪污数额

答 案:A

4、以提升司法()为重点,在公正司法上走在前列。

  • A:权威
  • B:公定力
  • C:执行力
  • D:公信力

答 案:D

5、受委托行政机关在委托范围内,以()的名义实施行政许可。

  • A:自己
  • B:委托行政机关
  • C:授权机关
  • D:特定机关

答 案:B

6、采取保证金形式取保候审的,保证金的起点数额应为()。

  • A:500元
  • B:1000元
  • C:3000元
  • D:5000元

答 案:B

7、受到罚款处罚的人应当自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

  • A:五日
  • B:七日
  • C:十日
  • D:十五日

答 案:D

8、下列治安管理处罚程序错误的是()。

  • A:胡某因非法持有少量毒品,被公安机关强制传唤24小时,后胡某被处行政拘留五日,实际执行四日
  • B:陈某违规生产消防器材,公安机关作出吊销许可证并处20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同时告知陈某有要求听证的权利
  • C:王某盗窃路面井盖,涉案金额350元,公安机关对王某处以500元罚款,并出具省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
  • D:某酒店涉嫌为他人赌博提供房间并从中抽取提成,公安机关对该酒店进行检查,将检查的情况制成检查笔录,由检查人、被检查人签名或者盖章

答 案:D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二条规定,对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在处罚前已经采取强制措施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应当折抵。限制人身自由一日,折抵行政拘留一日,A项程序正确。第九十八条规定,公安机关作出吊销许可证以及处二千元以上罚款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要求听证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依法举行听证。B项程序正确。第一百零六条规定,人民警察当场收缴罚款的,应当向被处罚人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不出具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的,被处罚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C项程序正确。第八十八条规定,检查的情况应当制作检查笔录,由检查人、被检查人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被检查人拒绝签名的,人民警察应当在笔录上注明^D项程序错误。所以该题选D。

多选题

1、对于《立法法》规定只能制定法律的事项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下列()事项除外。

  • A:犯罪和刑罚
  • B: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等税收基本制度
  • C: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
  • D:司法制度

答 案:ACD

解 析:《立法法》第9条规定:“本法第八条规定的事项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除外。”故B项错误。

2、被害人张某向甲地公安机关举报李某涉嫌敲诈勒索犯罪,甲地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乙地公安机关。乙地公安机关如果作出撤销案件决定,则应当在3日以内告知()。

  • A:张某
  • B:李某
  • C:李某所在单位
  • D:甲地公安机关

答 案:ABD

解 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85条规定,公安机关作出撤销案件决定后,应当在3日以内告知原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法定代理人以及案件移送机关。公安机关作出终止侦查决定后,应当在3日以内告知原犯罪嫌疑人。考生如果对法条不熟悉,也不难作答。如果乙地公安机关撤销案件,则肯定要告知犯罪嫌疑人李某和移交案件的甲地公安机关,还要告知案件源头即被害人张某,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C项李某作为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不需要告知其单位。

3、预防职务犯罪检察建议应当包括()。

  • A:职务犯罪发生的原因、特点
  • B:应当消除的隐患和违法现象
  • C:治理防范的意见
  • D:治理防范意见的采用情况

答 案:ABC

4、关于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执行的说法,错误的有()。

  • A:行政复议期间行政行为停止执行
  • B:行政复议期间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的可以停止执行
  • C: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的可以停止执行
  • D:法律没有规定停止执行的不停止执行
  • E:以上选项都对

答 案:ABDE

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21条规定:“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一)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三)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四)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故只有C项正确,其他选项都错。

5、职务犯罪分析可以分为()。

  • A:个案分析
  • B:类案分析
  • C:行业(系统)分析
  • D:总体分析

答 案:ABCD

6、法律部门是对现行法的一种分类,其划分的主要标准包括()

  • A:调整主体
  • B:调整的社会关系
  • C:调整方法
  • D:调整范围

答 案:BC

解 析:社会关系是划分法律部门的首要标准,调整方法是划分法律部门的补充标准。

7、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題,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題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 A:农业
  • B:农村
  • C:农民
  • D:农田

答 案:ABC

8、治安案件调查结束后,公安机关对(),作出不予处罚的决定。

  • A:依法不予处罚的
  • B:违法行为已涉嫌犯罪的
  • C:发现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其他违法行为的
  • D: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

答 案:AD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五条 治安案件调查结束后,公安机关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以下处理: (一)确有依法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处罚决定; (二)依法不予处罚的,或者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作出不予处罚决定; (三)违法行为已涉嫌犯罪的,移送主管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发现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其他违法行为的,在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作出处罚决定的同时,通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主观题

1、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答 案:24小时

2、某人使用针管注射毒品被查获,其注射针管属()。

答 案:作案工具

3、群众向你反映了情况,根据实际,你认为反映的意见基本不切实际,但无论如何向群众介绍都不被接受,其中有人的情绪还比较激动,你怎么办?

答 案:(1)遇到这种情况,我会保持冷静,理性处理。
(2)向群众道歉,安抚情绪比较激动的群众,调整工作思路和方式。
(3)深入实地,就群众反映的情况展开调查,查找事情发生的主要原因,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4)与群众就实际问题进行沟通,是群众的误解的,我会耐心的向群众说明情况,讲清楚国家的具体政策。如果是我们工作中的失误,我会向群众道歉,并向群众保证把他们反映的问题及时报告领导,一定要让群众相信,政府会给他们一个明确的答复并解决他们反映的问题的。
(5)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调查处理情况如实向领导报告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争取做一个让群众满意、领导放心的公务员。

4、单位组织一次内部业务培训,由你负责,但参与培训的人员经常逃课,缺课,你该怎么办?

答 案:(1)单位内部的业务培训是最贴近我们日常工作的,能够使我们以最快的速度熟悉工作内容与流程,进入工作角色,是难得的学习机会,所以我会把这次培训搞好。
(2)针对有人经常逃课、缺课的现象,首先要分清情况,看这些同事是否有紧急的事,并作相应处理。对他们明确培训的重要性,并完善相关的请假制度。
(3)和授课老师沟通交流,完善授课形式与流程。增强课程的形象性、生动性。最重要的是向领导请示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和竞争机制,在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按照分值的高低标准给予奖惩,以提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4)对已缺课、落课的人员及时给予帮助,例如补课等措施,并定期组织学习,交流。相信大家都会顺利通过培训,为以后出色地完成工作打下基础。

5、犯罪的()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答 案:行为或者结果

6、对几个公安机关都有权管辖的行政案件,在必要时可以由()管辖。

答 案:主要违法行为地公安机关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