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2月6日专为备考2025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第1段在全文中的主要作用是()。
- A:说明自体免疫病的原因
- B:指出自身免疫力对人体的危害
- C:提出多种疾病与自身免疫力的关系
- D:引出对免疫吸附法的介绍
答 案:D
2、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离不开数以千计的科学家们(处心积虑)的科研工作。
- B:来自科技界的政协委员,(兴高采烈)地参观了这个区的污水净化系统设施。
- C:产品的质量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休戚相关),一定要千方百计地确保。
- D:中国寺庙建筑宏大精美,因势构筑,巧思秒想,真可谓(鬼斧神工)。
答 案:D
解 析:A项“处心积虑”指早已千方百计地谋算,多含贬义,此处应用“呕心沥血”;B项“兴高采烈”是指兴致高,情绪热烈,褒义,与参观污水净化系统的庄重气氛不一致;C项“休戚相关"指彼此之间的忧喜、祸福都互相关联,用来表示产品质量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妥,应为“息息相关”。D项“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用此比喻中国寺庙建统宏大精美恰当。
3、下列文中的语句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T细胞作为外来细胞的连环杀手,其存在和作用已经非常明确。
- B:研究人员很快意识到,启动免疫反应需要不止一把钥匙。
- C:随着激活T细胞所需的第二个信号的发现,人们开始真正破解免疫的秘密。
- D:如果说CTLA-4是把门撬开了一道缝隙,那PD-1则是炸开了大门。
答 案:C
解 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辨析。 A项把“T细胞”比喻为“外来细胞的连环杀手”,B项把免疫系统启动机制比作“钥匙”,D项把“CTLA-4”和“PD-1”的发现分别比作“把门撬开了一道缝隙”和“炸开了大门”。
主观题
1、第三段中,作者认为“深度是作品的激活之点”是指什么?
答 案:文艺具有与人类同悲欢共命运的境界。
2、用现代汉语写出画线文字的大意。
答 案:严光字子陵.是会稽余姚人。年少的时候就很有名,与光武帝一起学习。等到光武帝当上皇帝,他就更名改姓,隐居起来,不见光武帝:光武帝想到他的贤能,于是派人按他的形貌特征查访。
3、从这段文字上看,孟尝君与冯谖相比有什么不足之处?
答 案:孟尝君不理解“市义”的作用,相比之下,在政治仕途上,他没有冯谖看得透,看得远。
写作题
1、(作文) 一个雕刻家在细心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头部、肩膀都已雕刻成形,雕成了一个美丽的天使。 这时,一个小女孩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的?” 雕刻家回答:。石头里本没有天使,但因为我是在用心雕刻。” 请以“雕刻心中的天使”为话题,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600字的作文。
答 案:请自行作答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科幻小说家弗里蒂克·布朗,写了世界上最短的一篇科幻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机器人主动地去给来客开门……”
请你展开合理想象,围绕“机器人的时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题目自拟,字数在800以上。
(2)用故事的形式来表明你的看法。
(3)多角度地去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机器人的时代”有关,即为符合题意。
答 案:请自行作答。
3、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以上古人对“大”与“小”关系的认识对你有什么启发?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答 案:作文略
简答题
1、文章倒数第二段中,云霓的消长引起了村民的心理变化,请对这一过程进行梳理。
答 案:云霓的出现让人虽在绝境却不绝望。云霓维持着人们的一线希望。云霓升起时,人们欣欣然有喜色而相与欢呼。云霓退走后,人们希望落空,再次陷入恐慌和苦闷中。当人们看穿一切,知道即使有云霓也不会下雨,就不再“上当”,不再执着于虚无的希望,只管低头与干旱做斗争。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