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2月5日专为备考2025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人民警察认为决定和命令有错误的,可以按照规定提出意见,但不得中止或者改变决定和命令的执行。
答 案:对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32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执行上级的决定和命令。人民警察认为决定和命令有错误的,可以按照规定提出意见,但不得中止或者改变决定和命令的执行;提出的意见不被采纳时,必须服从决定和命令;执行决定和命令的后果由作出决定和命令的上级负责。”故本题说法正确。
2、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答 案:对
解 析:《刑法》第35条规定:“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本题考查法条原文表述,说法正确。
3、畅通立法、执法、司法部门干部和人才相互之间以及与其他部门具备条件的干部和人才交流渠道。
答 案:对
4、任何人为避免本人危险而实施的紧急避险行为,都可以适用我国《刑法》关于紧急避险的规定。
答 案:错
解 析:《刑法》第21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故本题说法错误。
5、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处分。
答 案:对
解 析:《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第3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处分。公安机关有违法违纪行为,应当追究纪律责任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6、违反国家规定,干扰无线电业务的,应当给予治安处罚。
答 案:错
7、任何人为避免本人危险而实施的紧急避险行为,都可以适用我国《刑法》关于紧急避险的规定。
答 案:错
解 析:《刑法》第21条【紧急避险】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1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8、刑事传唤属于刑事强制措施。
答 案:错
单选题
1、李某盗得某单位价值100万元的汽车一辆,后因害怕法律的制裁而主动将汽车还给该单位。李某的行为( )。
- A:可以不以犯罪论处
- B:构成盗窃罪(犯罪中止)
- C:构成盗窃罪(犯罪既遂)
- D:构成盗窃罪(犯罪未遂)
答 案:C
解 析:关于盗窃罪的既遂标准,理论上有接触说、转移说、隐匿说、失控说、控制说、失控加控制说。我们主张失控加控制说,即盗窃行为已经使被害人丧失了对财物的控制时,或者行为人已经控制了所盗财物时,都是既遂。本题中李某已经实际控制了汽车,虽然后又予以归还,但其行为仍构成盗窃罪(既遂)。
2、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关于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不依法参与行政诉讼应承担的责任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或者威胁、阻止证人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5日以下的拘留
- B:伪造、隐藏、毁灭证据或者提供虚假证明材料,妨碍人民法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可以责令具结悔过
- C:有义务协助调查、执行的人,对人民法院的协助调查决定、协助执行通知书,无故推拖、拒绝或者妨碍调查、执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训诫
- D: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答 案:A
解 析:《行政诉讼法》第59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或者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十五日以下的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有义务协助调查、执行的人,对人民法院的协助调查决定、协助执行通知书,无故推拖、拒绝或者妨碍调查、执行的;(二)伪造、隐藏、毁灭证据或者提供虚假证明材料,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三)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或者威胁、阻止证人作证的;(四)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的……”据此,依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处以15日以下的拘留,所以A项错误。
3、间歇性精神病人属于()。
- A: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 B: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 C:有完全民事能力人
答 案:A
4、一般情况下,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和人身进行检查时,应当出示人民警察的工作证件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
- A:搜查证
- B:拘传证
- C:传唤证
- D:检查证明文件
答 案:D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7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检查。检查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
5、下列选项中属于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依法应履行的职责的有()。
- A:对被判处管制的罪犯执行刑罚
- B:对被判处拘役的罪犯执行刑罚
- C:对被判处没收财产的罪犯执行刑罚
- D:对被宣告缓刑的罪犯实行监督、考察
答 案:B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6条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履行下列职责……(十一)对被判处拘役、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执行刑罚……”据此,B项正确;A项被判处管制和D项被判处缓刑的罪犯,应当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执行,不属于人民警察应依法履行的职责;C项被判处没收财产的罪犯,应当由人民法院负责执行,也不属于人民警察应依法履行的职责。故本题选B项。
6、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宪法对( )。
- A:我国国家经济制度的规定
- B:我国政体的规定
- C:我国国体的规定
- D:我国国家结构形式的规定
答 案:C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这反映的是我国的国体。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7、受委托行政机关在委托范围内,以()的名义实施行政许可。
- A:自己
- B:委托行政机关
- C:授权机关
- D:特定机关
答 案:B
8、 程某见候车室的椅子上坐着一小伙和一老人,他们面前放着一手提箱,小伙在睡觉,老人在看报。甲以为手提箱是该老人的,遂提一只相同的手提箱走上前去,将手提箱互换,被小伙发现。手提箱实际上是该小伙的,小伙一直在紧盯着这只箱子。箱内财物计4000元人民币。程某的行为构成( )。
- A:盗窃罪
- B:诈骗罪
- C:抢夺罪
- D:侵占罪
答 案:A
解 析:本题主要考查诈骗罪、侵占罪、抢夺罪与盗窃罪的区别。《刑法》第264条对盗窃罪做了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由此可知,(1)盗窃罪的对象是他人占有的财物,与侵占罪最大的区在于行为人侵犯财产时财物究竟由谁占有,是否脱离占有,对于自己占有的他人财物不成立盗窃罪。本案中手提箱非程某自己占有,故不成立侵占罪。(2)按照最新的刑法理论,抢夺罪与盗窃罪是特殊法条与普通法条的关系,即如果能够判断属于“直接夺取他人紧密占有的财物具有导致伤亡的可能性”的,则成立抢夺罪,否则,成立盗窃罪,故盗窃罪是违背对方意志取得财物类型犯罪的兜底罪名。本案中,手提箱并非处于他人紧密占有的状态,故不成立抢夺罪。(3)抢劫罪与盗窃罪的最大区别在于行为方式不同,抢劫罪的手段行为要求“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式”,即能够评价为“压制反抗,强行取得财物”的,即成立抢劫罪。本案中,程某采取的是秘密互换行李箱,非压制反抗的行为,不成立抢劫罪。
多选题
1、 民警李某在追捕一名在公交车上长期扒窃的甲过程中,眼看嫌疑人甲即将逃脱,李某情急之下开枪将其打成轻伤。对这一事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 A:李某系依法执行追捕任务,开枪行为纯属意外,不承担责任
- B:李某开枪的行为违反了《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规定
- C:应由李某给予伤者赔偿
- D:应由李某所属机关给予伤者赔偿
答 案:BD
解 析:对实施盗窃后逃跑的犯罪分子,不具有使用武器的条件,故A项错误,B项正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14条规定:“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对受到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人员,由该人员警察所属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赔偿。”故C项错误,D项正确。
2、职务犯罪分析可以分为()。
- A:个案分析
- B:类案分析
- C:行业(系统)分析
- D:总体分析
答 案:ABCD
3、 下列情形中,人民警察不得使用武器的有( )。
- A:接待群众上访时,群众对民警无理辱骂
- B:现场盘问时,嫌疑人员拔腿就跑
- C:治安调解时双方当事人情绪激动,互相殴斗
- D:查处交通违章时,被违章妇女手抓嘴咬
答 案:ABCD
解 析:《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9条第1款规定:“人民警察判明有下列暴力犯罪行为的紧急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九)聚众械斗、暴乱等严重破坏社会治安秩序,用其他方法不能制止的;(十)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暴力袭击人民警察,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十四)犯罪分子携带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拒捕、逃跑的;(十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武器的其他情形。”A项、D项中仅辱骂、手抓嘴咬情形,远不及危害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情形,不能使用警械,更不能使用武器,当选。B项中盘问时嫌疑人拔腿就跑但不属于携带危险物品拘捕、逃跑,不足以使用武器,当选。C项治安调解时双方相互斗殴,可先警告,经警告后,可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但不足以使用武器,当选。
4、 违法行为构成犯罪时,先前的行政处罚可以折抵刑罚的有( )。
- A:行政拘留可以折抵拘役或有期徒刑
- B:罚款可以折抵罚金
- C:没收非法财物可以折抵罚金
- D:没收非法所得可以折抵有期徒刑
- E:行政拘留可以折抵罚金
答 案:AB
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28条规定:“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行政拘留的,应盡依法折抵相应刑期。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罚款的,应当折抵相应罚金。”本题考查处罚折抵。一个行为同时构成行政违法和刑事犯罪,对于给予行政处罚就足以达到惩处与预防行政违法、犯罪的目的,就没有必要再给予双重处罚,应当将行政拘留折抵刑期,将罚款折抵罚金,从而避免过重处罚,不公平现象的发生。考生要注意,是日期折抵日期,金额折抵金额,不能交叉折抵。对于没收的非法财物,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除依法应当予以销毁的物品以外,其他物品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公开拍卖或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依法应当予以销毁的物品,主要是指违禁品、劣质腐败的食品等,这些物品对社会具有危害性,一旦传播开来,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这些物品一经发现,必须予以没收销毁。对于其他物品,行政机关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公开拍卖或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严禁内部私分或者低价处理。
5、行政案件具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结案?()
- A:适用调解程序的案件达成协议并已履行的
- B:作岀行政处罚等处罚决定,无法执行的
- C:作出不予姓罚决定的
- D:述法行为涉嫌构成犯罪,转为刑事案件办理的
答 案:ACD
6、下列可以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有()。
- A:述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警告处罚的
- B: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对500元罚款的处罚无异议的
- C:述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100元罚款的
- D: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400元罚款的
答 案:AC
7、公安机关传唤述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后,应当严格遵守以下要求()。
- A:及时通知被传唤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
- B:及时询问査证
- C:严格遵守法定询问査证时限
- D:及时通知被传唤人家属
答 案:BCD
8、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构成要件是( )。
- A:犯罪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
- B:犯罪的客观方面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行为
- C:犯罪主体,多数是一般主体,少数是特殊主体
- D:犯罪必须是出自故意
- E:犯罪的主观方面,一般出自故意,个别出于过失
答 案:ABCE
解 析:在我国刑法理论中,犯罪由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四个要件组成。因此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构成要件也应该符合犯罪的四个构成要件.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犯罪主体多数是一般主体,如故意杀人罪;少数是特殊主体,如刑讯逼供罪,主体只能是司法工作人员。主观方面,一般出自故意,如强奸罪;个别出于过失,如过失致人死亡罪。
主观题
1、人民警察对违反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个人或者组织,依法可以实施()。
答 案:行政处罚
2、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答 案:24小时
3、如何理解宪法的根本法地位?
答 案: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4、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情形有哪些?
答 案:一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二单处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
三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因过失犯罪被判处三年以下含三年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管制、拘役的,一般应当开除党籍。对于个别可以不开除党籍的,应当对照处分党员批准权限的规定,报请再上一级党组织批准。
5、辨认违法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对违法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时,不得少于()的照片。
答 案:7人10人
6、群众向你反映了情况,根据实际,你认为反映的意见基本不切实际,但无论如何向群众介绍都不被接受,其中有人的情绪还比较激动,你怎么办?
答 案:(1)遇到这种情况,我会保持冷静,理性处理。
(2)向群众道歉,安抚情绪比较激动的群众,调整工作思路和方式。
(3)深入实地,就群众反映的情况展开调查,查找事情发生的主要原因,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4)与群众就实际问题进行沟通,是群众的误解的,我会耐心的向群众说明情况,讲清楚国家的具体政策。如果是我们工作中的失误,我会向群众道歉,并向群众保证把他们反映的问题及时报告领导,一定要让群众相信,政府会给他们一个明确的答复并解决他们反映的问题的。
(5)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调查处理情况如实向领导报告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争取做一个让群众满意、领导放心的公务员。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