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每日一练《广播电视基础知识》1月17日专为备考2025年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逻辑层次是对文章层次、段落、语句外在关系的把握?( )
答 案:错
2、语气的色彩是:语句的内在思想感情的消极运动的显露,它体现为创作主体声音的变化?( )
答 案:错
3、内在素质:是指播音员主持人在职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情操,审美趣味,价值取向,学识修美,性格特征等内在素养。
答 案:对
单选题
1、《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共分责任、()、形象、语言、廉洁和附则六大部分。
- A:真实
- B:公正
- C:品格
- D:导向
答 案:C
解 析:为加强广播电视队伍建设,倡导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规范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业行为,国家广电总局于2004年12月2日向社会公布了《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对播音员主持人队伍的道德取向、素质要求和工作方法提出明确要求。共分责任、品格、形象、语言、廉洁和附则六大部分。
2、()是指运用客观叙述的方式表达意见的一种新闻手段。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可信度,西方新闻界最早提出并运用,具备较为丰富的经验。
- A:主观报道
- B:重点报道
- C:立体报道
- D:客观报道
答 案:D
解 析:客观报道是忠实于客观事实,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实事求是地反映和报道的一种新闻手段,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可信度。客观报道原则的要求有:①如实叙述事实;②使用直接引语;③交代消息来源;④提供充足根据;⑤不掺杂个人意见;⑥言论与消息分开。
3、()抗干扰能力强,噪声小,音质较好,是目前城市广播覆盖的主要手段。
- A:调幅广播
- B:调频广播
- C:中波广播
- D:短波广播
答 案:B
解 析:调频广播是一种以无线发射的方式来传输广播的设备。具有无需立杆架线,覆盖范围广,无限扩容,安装维护方便,抗干扰能力强,噪声小,音质优美清晰等特点,是目前城市广播覆盖的主要手段。
多选题
1、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是()。
- A:坚持为人民服务
- B: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
- C:坚持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 D:坚持“三贴近”原则
答 案:ABC
解 析: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是“三为”方针,即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D项,“三贴近”原则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新闻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着力点,是提高引导水平和宣传艺术的可靠途径,是新闻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
2、下列行为属于新闻从业人员滥用职务行为的有()。
- A:违反保密法规随意发布、传播涉密信息
- B:擅自将职务活动中知悉的信息通过网络平台发布
- C:将本新闻单位未播发的报道交由其他境内外媒体刊播
- D:对不良现象开展舆论监督
答 案:ABC
解 析:滥用职务行为信息的现象包括:①违反保密法规随意散布、传播涉密信息;②擅自将职务活动中知悉的信息通过网络平台发布;③将本新闻单位未播发的报道交由其他境内外媒体刊播等。这些利用新闻单位资源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干扰了正常的新闻传播秩序,损害了党和国家利益。应加强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的管理,规范新闻传播秩序。D项是新闻从业人员应当做的,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开展舆论监督,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3、电视图像包含的形式有()。
- A:影像
- B:文字
- C:图片
- D:图表
答 案:ABCD
解 析:图像在形式上大致可分为:①文字。指画面内的文字或编辑制作时加上去的文字(称为屏幕文字或字幕)。②示意图与图表。能够化繁为简,使影像难以涵盖或表现、语言叙述头绪繁多难以表达和理解的内容变得一目了然。③照片与图片。一般是作为影像的补充,用于没有、无法或不宜拍摄活动影像的情况。④影像。电视影像是电视摄录系统对事物光影状态及其变化的连续再现。
主观题
1、新闻报道必须忠实反映新闻事实,因此不具有倾向性。
答 案:这一观点是错误的。(1)新闻报道是客观性和倾向性的统一,二者统一于事实。
(2)事实第一性,决定了新闻报道必须是客观的,事实的客观性决定了新闻的客观性;新闻报道本身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新闻报道者对事物的主观认识必须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实践的客观性决定了新闻的客观性,新闻报道采用的是客观报道形式。
(3)新闻倾向性指的是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反映客观事实时的立场、态度在新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性。产生原因是:新闻是经过新闻工作者头脑加工后反映的产物;新闻媒体作为一定阶级、党派、社会集团的舆论工具,总是要按照他们的要求,为其根本利益服务;新闻倾向性中最明显的是政治倾向性。
2、新闻的职业道德要求不受社会制度的限制。
答 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新闻职业道德的内在规定性(本质特征)是与一般道德共同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1)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同普遍的道德现象一样,是一种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因而它的内容和形式,最终都取决于社会存在,取决于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
(2)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较之其他职业道德,具有更为鲜明的阶级性和更为强烈的政治色彩。新闻事业在传播和发布新闻信息时所显示的社会教化功能和舆论导向功能,决定了它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特殊地位。
(3)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是对新闻传播活动的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它反映了人们对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及其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的殷切期望。
综上,新闻的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的一种自律行为,是新闻工作者基于一定的政治立场、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业务水平,在内心信念和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自觉履行对事实、对社会应尽的职责、使命和任务,也是社会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会受到社会制度的限制。
3、在当前形势下,为了増强新闻报道活力,广播电视媒体应发挥想象力,广泛集纳,只要做到基本事实正确,可以做适当渲染与发挥,以増强吸引力。
答 案: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应对报道内容的真实和准确负责,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不编造新闻,不歪曲、夸大事实。保证新闻的真实的要求有以下几点:
(1)消息来源必须真实可靠。应深入新闻现场采集第一手信息,保证新闻要素准确无误;未经证实的消息,应加以说明;除需要对提供信息者保密外,报道中应指明消息来源。认真核实报道内容,包括基本事实、背景资料、引述转述语言等。对稿件中采用的声音、图像、数据、文件摘录及其他材料,做到真实、准确、科学、统一。
(2)报道中的细节必须真实,不加以拔高、想象和夸张。报道所采用的声音、图像均应来自新闻现场或与报道主题相关的采编活动,而非个人编造或拼接。
(3)在报道、说明、解释和评论事实时,要全面把握和正确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避免因为报道肤浅、片面而导致公众对事物的判断产生偏差或错误。报道一经发布,如果发现错误,应立即公开更正。
论述题
1、论述广播电视在抗震救灾报道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成功实践。
答 案:(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
(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闻报道的要求
在抗震救灾报道中,要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坚持把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坚持实事求是,维护新闻真实;保持冷静清醒的政治头脑,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3)抗震救灾报道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成功实践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国新闻媒体第一时间做出积极反应,在新闻报道工作中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全面贯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体要求。
①政治上,紧密配合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积极宣传中央关于抗震救灾的方针政策、路线措施。
②思想上,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针,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准确、及时地报道地震灾情、抢险工作进展及灾后重建工作。
③组织作风上,坚持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纪律,坚持发扬不怕艰苦、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精神,第一时间将抗震救灾各项信息传达给全国人民,为抢险救援赢得了宝贵时间,取得了抗震救灾报道工作的伟大胜利。
2、如何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艺术如何反映人民、生活?
答 案:(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文艺工作者要深入人民,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才能文思泉涌,灵感丰沛。而文艺一旦离开了人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回顾备受关注的热播剧,都离不开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蜗居》中的买房还贷;《媳妇的美好时代》中的婆媳关系;《夫妻那些事》中各种夫妻之间的问题;《心术》中的医患关系等,都是抓住了社会的热点。在电视剧《闯关东》中反映了较为宏大而深刻的当下时代命题。中国导演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宁瀛的《找乐》《民警故事》,贾樟柯的《三峡好人》等都深受新现实主义的影响。
贾樟柯有影片《小武》《站台》《任逍遥》《世界》《东》《三峡好人》《无用》《二十四城记》《海上传奇》等,其电影作品与时代同步,将镜头贴近探入普通百姓的生活中,用现实主义叙事元素来记录和表达他们的行为、思想,突出老百姓人生的无奈。用较为真实的人物形象带领观众体会平民的喜怒哀乐,呈现边缘群众的现实生活。在《小武》中,贾樟柯大胆全用非职业演员进行表演,非职业演员的表演虽有局促,但也表现出了很多真实朴素反映,更能够体现出人物的真实和生动。《三峡好人》中的韩三明由其本人饰演,是贾樟柯在山西汾阳老家的表弟,原本就是一个挖煤的工人。韩三明第一次出现在电影《站台》里,是到矿厂找工作的三明;第二次出现是《世界》中为二姑娘处理后事的汾阳人。而在《三峡好人》中演的是男一号,所以我们也不得不佩服贾樟柯冒险的勇气。韩三明把一个到外省寻找失散多年亲人的民工形象演绎得栩栩如生,真实可信。第52届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花落《山河故人》。影片讲述了汾阳姑娘沈涛一家三代人从1999年到2025年情感、时代变化的故事。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文艺作品的永恒主角。
《沙与海》讲述了生活在沙漠与海边的兄弟两家,在截然不同的环境下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艰辛中也有和谐。《藏北人家》描写了藏民一家的生活。《我们的留学生活》播出后出现了纪录片市场少有的轰动现象。片中一个个人物的经历、前途、命运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在记录的过程中反映对“人”的关注无疑是最真实的。《归途列车》中,运用大量的长镜头记录下了当下中国最庞大、也是世界上人类最特殊的迁徙一一春运,《归途列车》以平民化的视角“平视社会人生”。《士兵突击》一改昔日军旅题材电视剧的英雄模式,塑造了一个“好好活,做有意义的事”的普通士兵许三多形象。评论界纷纷认为,这是军旅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新高度。改编自毕飞宇同名小说的电视剧《推拿》,讲述了一群盲人按摩师的生活,他们善良、坚强、隐忍,虽然生活在黑暗中,但是因为对友情爱情、对生命尊严的追求,让他们寻找到内心无与伦比的光亮。
(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文艺作品的欣赏主体。
人民是文艺作品的欣赏者和鉴别者,也是文艺作品的需求者和消费者。文艺工作者要把握好人民对文艺的多层次需求,雅俗共存。作品好不好,有没有价值,人民的评价始终是最高标准。文艺工作者不能看低和轻视人民的需求,不能光看“评委席”,不看“观众席”要尊重群众评判,接受观众检验。
(4)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始终把为人民提供最好的精神产品作为自觉追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学艺术迎来新的春天,广大作家谱写了激越、铿锵、雄壮、优美的爱国主义的主旋律,以自己的笔触深切表达对自己的民族、国家、人民、文化、历史深情的热爱。例如主旋律电视剧、电影。从《亮剑》到《戈壁母亲》《士兵突击》,再到《闯关东》,近年来迭创收视新高的主旋律作品,无不是记录了一个时代,讴歌了一代人或是几代人的精神。我国的主旋律电影,真的是源远流长。建国后,多以反映抗日和国共内战为主。事实上,在改革开放之前所拍摄的大部分影片,都是主旋律电影,譬如《地道战》《地雷战》《野火春风斗古城》《白毛女》《青春之歌》。
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政府也会出资拍摄主旋律电影,主题多为歌颂各个领域的“模范人物”,以树典型为核心,譬如《孔繁森》《焦裕禄》。随着市场的开放,主旋律操作上越来越商业化。韩三平拍的《建国大业》《建党伟业》,获得商业成功。其他像冯小刚拍摄的《集结号》《唐山大地震》,都是有民族精神需求,同时又商业化比较成功的电影。总之,当艺术与人民切近,歌哭与共,戮力同心,它就拥有无限活力和勃勃生机;当艺术远离了人民,沦为小圈子的游戏,它就落入寂寥和枯索。
3、请论述新闻传播事业为什么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原则。
答 案: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指导方针、根本任务,决定了我国新闻工作者必须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党的新闻事业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党的新闻事业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可以说,舆论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系的工作。党的新闻传播事业要始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服务。新闻传播事业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体现者,必须做顾全大局和维护大局的忠诚战士。新闻传播事业的产品是精神文化产品,它应该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原则。强调和突出社会效益,就是要求新闻宣传在任何条件下都要坚持党性原则不动摇,都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只有坚持精神产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新闻传播才能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使新闻事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要求,努力争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贯主张。新闻媒体既要积极引导舆论,保持正确导向,又要讲究成本、效益和投入、产出的经济原则。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良性互动、共同发展这一循环链条上的两个重要环节,一个也不能忽视。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科学对待和正确处理“两个效益”的矛盾。当两者发生矛盾的时候,要坚定不移地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使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新闻事业不断前进,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