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每日一练《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1月14日专为备考2025年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贷款基准利率属于名义利率,各家金融机构实际操作中在规定范围内与客户商定的利率属于实际利率。( )
答 案:错
解 析:名义利率是以货币表示的利率,实际利率是扣除通货膨胀影响以后的利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利率为官方利率,故题中说法是错误的。
2、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主观方面是故意。()
答 案:错
解 析:本罪主观方面为过失。
3、对于发达国家的国际大型商业银行,利用表外工具规避风险已成为其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 案:对
解 析:对于发达国家的国际大型商业银行,利用表外工具规避风险已成为其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其利用利率、汇率衍生工具来对冲市场风险,另一方面,其利用信用违约互换(CDS)等信用衍生工具来对冲信用风险.
4、次级、可疑、损失类贷款被称为“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率是衡量银行资产质量的最重要指标。( )
答 案:对
解 析:我国自2002年开始全面实施国际银行普遍认同的“贷款五级分类法”,将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其中后三类被称为“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率是衡量银行资产质量的最重要指标。
单选题
1、下列货币供应量统计指标中,通常能用于反映社会总需求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压力状况的指标是()。
- A:M1
- B:M0
- C:M2-M1
- D:M2
答 案:D
解 析:现阶段,我国按流动性不同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①M0=流通中现金;②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银行卡项下的个人人民币活期储蓄存款;③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证券公司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其中,M2通常反映社会总需求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即一般所说的货币供应量。
2、下列关于金融犯罪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金融犯罪侵犯的客体是金融管理秩序
- B:金融犯罪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法人
- C:金融犯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的
- D:金融犯罪事实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答 案:D
解 析:金融犯罪是一种图利犯罪,其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有的还要求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但非法占有目的不是必须的。故选项D表述错误。
3、钱某持盗来的身份证及伪造的空头支票,骗取某音像中心VCD光盘4000张,支票票面金额4万元。对钱某骗取光盘行为的准确定性是()
- A:钱某的行为构成金融凭证诈骗罪
- B:钱某的行为构成票据诈骗罪
- C:钱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 D:钱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答 案:B
解 析:票据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利用金融票据进行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行为。票据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指狭义的金融票据,即仅指汇票、本票和支票。
4、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合同当事人可以中止履行的是()
- A:借款人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 B:借款人丧失商业信誉
- C:借款人转移财产以逃避债务
- D:借款人同多家银行签订借款合同
答 案:D
解 析:根据《合同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①经营状况严重恶化;②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③丧失商业信誉;④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多选题
1、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的特点有().
- A:单利
- B:复利
- C:有担保
- D:无担保
- E:批发性
答 案:ADE
解 析: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是由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组成报价团自主报出的人民币同业拆出利率计算确定的算术平均利率,是单利、无担保、批发性利率.
2、非现场风险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
- A:资产质量分析
- B:流动性分析
- C:盈亏分析
- D:资本充足性分析
- E:市场风险分析
答 案:ABCDE
解 析:非现场风险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资产质量分析;资本充足性分析;流动性分析;市场风险分析;盈亏分析等方面。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