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题库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公共营养师 → 2025年01月02日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四级》

2025年01月02日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四级》

2025/01/02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四级》1月2日专为备考2025年四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每天运动时间可以累积计算,每次运动时间在几分钟即可。()  

答 案:错

解 析:每天运动时间可以累积计算,每次运动时间可在10min以上。  

2、营养成分表的构成包括食物的食部、能量和营养成分的名称、含量等内容。( )

答 案:对

解 析:暂无

3、假如某膳食调查人群的平均蛋白质摄入量为80g.该人群的折合标准人系数为0.94,则该人群折合标准人的蛋白质摄入量为85.1g( )。

答 案:对

4、数据录入的重点是选择正确的数据录入方法。(  )

答 案:对

单选题

1、人体每日摄入的氟65%来自(  )。

  • A:蔬菜
  • B:水果
  • C:动物性食物
  • D:饮水

答 案:D

2、建议3~6岁儿童每日食用奶的量为()。

  • A:800ml
  • B:350~400ml
  • C:300~600ml
  • D:150~350ml

答 案:C

解 析:要保证学龄前儿童钙的适宜摄入水平,奶的摄入量应不低于300ml/日,但也不宜超过600ml/日。

3、根据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以含量最少的(  )为1计算出其他的氨基酸的相应比值。

  • A:亮氨酸
  • B:色氨酸
  • C:苏氨酸
  • D:赖氨酸

答 案:B

4、能够保护毛发正常色素和结构的矿物质是(  )。

  • A:钙
  • B:铁
  • C:铜
  • D:镁

答 案:C

多选题

1、数据库的主要特点有()。

  • A:实现数据共享
  • B:减少数据的冗余度
  • C:数据间相互影响
  • D:数据实现集中控制
  • E:数据一致性和不可维护性

答 案:ABD

2、食物中蛋白质含量可通过下列()指标来确定。

  • A:总氨量×氮折算系数
  • B:总氮量×氮折算系数
  • C:总氮量×氨折算系数
  • D:食物中各氨基酸含量的总和
  • E:食物中各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总和

答 案:BD

3、佝偻病是婴幼儿常见的营养缺乏病之一,其主要原因是日光照射不足以及膳食中缺少()。

  • A:钙
  • B:锌
  • C:维生素D
  • D:维生素A
  • E:铁

答 案:AC

4、停止运动的指征包括()。

  • A:严重气短
  • B:不正常的心跳
  • C:特别眩晕
  • D:上腹部区疼痛或“烧心”
  • E:身体任何一部分突然疼痛

答 案:ABCDE

简答题

1、下面是公共营养师采用对某机关食堂2007年11月15日一天的情况进行的膳食调查后填写的食物量登记表。
(1)计算11月15日就餐人日数。 (2)计算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

答 案:(1)早餐餐次比=43200÷(43200+76800+28800)=29.03%; 中餐餐次比=76800÷(43200+76800+28800)=51.61%; 晚餐餐次比=28800÷(43200+76800+28800)=19.36%; 就餐人日数=60×29.03%+80×51.61%+45×19.36%=67人日。 (2)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kcal)=实际消耗量÷总人日数=(43200+76800+28800)÷67=2220.9kcal。

2、简述婴幼儿测量指标——体重、身长、头围的意义。

答 案:体重是指身体各部分的重量总和,它主要反映构成体重成分的骨骼、肌肉、内脏、体质和水分等的变化情况。婴幼儿体重对营养状况较为敏感,而且婴幼儿体重测量的误差小于身长测量误差,故体重是婴幼儿营养状况评价的常用指标。身长作为对应于儿童的坐高和身高测量指标来反映婴幼儿体格纵向发育情况,头围和胸围是婴幼儿体格测量常用的横向测量指标。通过将婴幼儿头围和胸围的测量数据,与年龄参考数值比较,对于评价婴幼儿的营养状况有一定意义。在正常情况下,一个营养状况良好的婴幼儿,胸围赶上头围的时间往往提前。而营养不良的婴幼儿,由于胸部肌肉和脂肪发育较差,胸围超过头围的时间较迟。若到2岁半时胸围还比头围小,则要考虑营养不良或胸廓、肺发育不良。

3、皮褶厚度是衡量个体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之一,请简述上臂肱三头肌皮褶厚度的测量方法与注意事项。

答 案:(1)测量方法:①受试者自然站立,被测部位充分裸露。
②测试人员找到肩峰、尺骨鹰嘴(肘部骨性突起)部位,并用油笔标记出右臂后面从肩峰到尺骨鹰嘴连线中点处。
③用左手拇指和食、中指将被测部位皮肤和下皮组织夹提起来。
④在该皮褶提起点的下方用皮褶计测量其厚度,把右拇指松开皮褶计卡钳钳柄,使钳尖部充分夹住皮褶,在皮褶计指针快速回落后立即读数。要连续测3次,记录以毫米(mm)为单位,精确到0.1mm。
(2)注意事项:
①受试者自然站立,肌肉不要紧张,体重平均落在两腿上。
②把皮肤与下皮组织一起夹提起来,但不能把肌肉提夹住。
③测量者每天工作开始前,及时从仪器箱中取走皮褶厚度测量计;每天工作完成后,装入皮褶厚度测量计盒中,并放入仪器箱中保存。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