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薪税师每日一练《理论知识》12月11日专为备考2024年理论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下列各项申,不属于小企业货币性项目的是()。
- A:应收账款
- B:短期借款
- C:其他应付款
- D:长期股权投资
答 案:D
解 析:《小企业会计准则》第七十七条货币性项目分为货币性资产和货币性负债。货币性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货币性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非货币性项目,是指货币性项目以外的项目。包括: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2、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税收可分为()。
- A:直接税和间接税
- B:价内税和价外税
- C:从价税和从量税
- D:中央税和地方税
答 案:B
3、下列表述中,符合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使企业纳税规定的是()。
- A:个人独资企业的资者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对外投资分回的利润作力为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 B:个人以独资和合伙企业的形式开办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应分别按每个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各自的所得税税额
- C:个人独资的投资者以企业资金为本人,家庭成员支付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的消费性支出,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 D:实行查账征收方式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改为核定征收以后,在原征税方式下形成的年度经营亏损未弥补完的部分,不得在继续弥补
答 案:D
4、自2017年年4月1日起,自工商注册登记之日起(),在职职工总数()(含)以下的企业,免征残疾八就业保障金。
- A:2年内,20人
- B:2年内,30人
- C:3年内,20人
- D:3年内,30人
答 案:D
5、中国境内的工资.新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
- A:5%至35%
- B:3%至45%
- C:3%至35%
- D:5%至45%
答 案:B
6、我国《劳动法》规定,“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的工资报酬”。
- A:100%
- B:150%
- C:200%
- D:300%
答 案:B
7、()是指对如何支付报酬的策略选择。
- A:薪酬支付的基础
- B:薪酬支付的对象
- C:薪酬支付的结构
- D:薪酬支付的方式
答 案:D
8、在中国境内依法注册或者登记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了不是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依法招用的外国人,应当依法()
- A: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不参加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
- B: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
- C:不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
- D:以上都错误
答 案:D
多选题
1、个人所得税法所称综合所得,包括以下内容()。
- A:工资.薪金所得
- B:劳务报酬所得
- C:财产租赁所得
- D: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答 案:ABD
2、吸收无形资产投资时,对其审查的程序包括()。
- A:审查无形资产账户及相关凭证
- B:向投资者函证资产的价值
- C:辨别无形资产的使用范围
- D:验算投资比例是否符合规定
- E:检查投资合同、协议,查明其真实性和所有权
答 案:ADE
3、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满一年不足五年、累计缴费满五年不足十年、累计缴费十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分别为()。
- A:六个月
- B:十二个月
- C:十八个月
- D:二十四个月
答 案:BCD
解 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满一年不足五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二个月;累计缴费满五年不足十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八个月;累计缴费十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二十四个月。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与前次失业应当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最长不超过二十四个月。
4、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等因素确定。
- A:当地职工平均工资
- B:个人账户金额
- C: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 D:缴费工资
答 案:ABCD
5、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
- A:国有企业
- B:个人独资企业
- C:股份制企业
- D:合伙企业
答 案:AC
6、在网络残疾人职业能力测评软件中满足下列哪项的残疾人为有特殊需求的残疾人。()
- A:长时间没有工作的残疾人
- B:残疾程度比较重的残疾人
- C:轻度残疾的残疾人
- D:能够通过自己劳动赚钱的残疾人
- E: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的残疾人
答 案:ABE
7、企业可根据()等实际需要,选择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或上下结合的方法,制定战略目标。
- A:对整体目标的保障
- B:对员工积极性的发挥
- C:企业各部门战略方案的协调
- D:以上选项均正确
答 案:ABCD
解 析:企业可根据对整体目标的保障、对员工积极性的发挥以及企业各部门战略方案的协调等实际需要,选择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或上下结合的方法,制定战略目标。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