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三级》12月3日专为备考2024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宣传资料的类型有印刷品、录像带、幻灯片、光盘等。( )
答 案:对
2、平衡膳食宝塔建议的各类食物的摄入量是指食物的熟重。()
答 案:错
解 析:平衡膳食宝塔建议的各类食物的摄入量是指食物的生重。
3、鸡肝中硒的含量高于海参。()
答 案:错
解 析:鸡肝中硒的含量为38.6,海参中硒的含量为150。
4、对食品卫生的要求是无毒,无害,满足营养要求,还重有色香味等感观等要求( )
答 案:对
解 析:暂无
单选题
1、每日食用200~250g粗制面粉或大米,可为3~6岁儿童提供()的能量。
- A:65%~70%
- B:60%~65%
- C:55%~60%
- D:50%~55%
答 案:C
解 析:粗制面粉、大米是每日最基本的食物,每日200~250g可为孩子提供55%~60%的能量,约一半的维生素B1和烟酸。
2、如果当地的食物供应以大米、面粉为主,为了提高食物的蛋白质生物价,应在配餐中注意补充()。
- A:赤小豆
- B:大豆
- C:芝麻
- D:玉米
答 案:B
解 析:玉米、面粉、小米、大米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较低,蛋氨酸相对较高;而大豆中的蛋白质恰恰相反,混合食用时赖氨酸和蛋氨酸两者可相互补充。
3、目前认为膳食饱和脂肪酸应低于总能量的( )。
- A:5%
- B:7%
- C:10%
- D:15%
答 案:C
4、下列资料不属于数值变量资料的是()。
- A:年龄
- B:身高
- C:血型
- D:体重
答 案:C
解 析:数值变量亦称定量变量,是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特征)的数值大小所得的变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如年龄、身高等,都属于数值变量。
多选题
1、食品中蛋白质含量可通过()来确定。
- A:食物中各氨基酸含量的总和
- B:总氨量×氮折算系数
- C:总氮量×氨折算系数
- D:总氮量×氮折算系数
- E:食物中各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总和
答 案:AD
解 析: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组成。食品中蛋白质含量可通过“总氮量”乘以“氮折算系数”或食品中各氨基酸含量的总和来确定。
2、下列食物中,含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有()。
- A:燕麦
- B:全谷
- C:大麦
- D:水果
- E:坚果
答 案:ACD
3、铜在体内的主要生理作用包括( )。
- A:参与铁代谢
- B:蛋白交联
- C:超氧化物转化
- D:构成骨骼和牙齿
- E:调节水盐代谢
答 案:ABC
4、食品营养分析主要包括()内容。
- A:感官分析和评价
- B:微生物检验
- C:营养成分分析
- D:食品添加剂分析
- E:重金属和污染物的分析
答 案:ABCD
简答题
1、下面是公共营养师采用对某机关食堂2007年11月15日一天的情况进行的膳食调查后填写的食物量登记表。
(1)计算11月15日就餐人日数。
(2)计算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
答 案:(1)早餐餐次比=43200÷(43200+76800+28800)=29.03%; 中餐餐次比=76800÷(43200+76800+28800)=51.61%; 晚餐餐次比=28800÷(43200+76800+28800)=19.36%; 就餐人日数=60×29.03%+80×51.61%+45×19.36%=67人日。 (2)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kcal)=实际消耗量÷总人日数=(43200+76800+28800)÷67=2220.9kcal。
2、怎样测量婴幼儿的头围和胸围。
答 案:(1)头围测量①测量者位于婴幼儿右侧或前方,被测婴幼儿取坐位或仰卧位。
②测量者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头部右侧眉弓上缘处,软尺经枕骨粗隆(后脑勺最突出的一点)及左侧眉弓上缘回至零点。
③软尺在头两侧的水平要一致。
④测量时,婴幼儿需脱帽,测量时软尺应紧贴皮肤,不能打折,长发或梳辫者,应先将头发在软尺经过处向上、下分开,使软尺紧贴头皮。
⑤读数时以cm为记录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胸围测量
①测量者立于婴幼儿右方,被测婴幼儿取仰卧位,自然躺平,使其处于平静状态。
②测量者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被测婴幼儿胸前右侧乳头下缘,右手拉软尺使其绕经右侧后背以两肩胛骨下角下缘为准,经左侧回至零点。
③测试时应注意保持软尺在婴幼儿后背的位置准确,必要时可由一名助手帮助固定后背软尺位置;各处软尺轻轻接触皮肤,皮下脂肪较厚的要幼儿,软尺接触皮肤宜稍紧些。
④取婴幼儿平静呼吸时的中间读数。
⑤读数时以cm为记录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位。
3、一张调查问卷初稿设计好之后,一般要做预调查、检查和分析,请叙述在检查和分析时主要应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答 案:(1)回收率。如果调查问卷的回收率较低,比如在60%以下那么说明问卷设计有较大问题:但问卷回收率较高,也不能说明问卷没有问题。(2)有效回收率。即扣除各种废卷后的回收率。回收的废卷越多,说明填答完整的越少,这也就意味着问卷初稿中的问题越多。(3)填写错误。填写错误有两类:一类是填答内容的错误,即答非所问,这是由于对问题含义不理解或误解造成的。对于这种情况,一定要仔细检查问题的用语是否准确、清晰,含义是否明确、具体。另一类是填答方式的错误,这主要是由于问题形式过于复杂或指导语不明确等原因所致。
(4)填答不全。填答不全的情形主要有两类:一是问卷中某几个问题普遍未作回答;二是从某个问题开始,后面部分的问题都未回答。对于前一种情况,要仔细分析,找出原因,然后改进;对于后一种情况,则要仔细检查造成中断的那部分问题,分析出回答者“卡壳”的原因。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