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健康管理师(三级)每日一练《理论知识》11月27日专为备考2024年理论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为患者保守秘密是医疗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伦理学原则()
答 案:对
2、健康管理的第一步是健康教育
答 案:错
解 析:第一步是健康检查
3、为了提高膳食感官性状,去除脂肪可使膳食增味添香()
答 案:错
单选题
1、在哪个宣言中,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策略:
- A:《阿拉木图宣言》
- B:《可持续发展宣言》
- C:《哥本哈根宣言》
- D:《慕尼黑宣言》
- E:以上都不是
答 案:A
解 析:《阿拉木图宣言》中,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策略。
2、健康管理服务的目标市场是健康人群的。
- A:生活方式管理
- B:疾病预防管理
- C:残疾管理
- D:灾难性病伤管理
答 案:B
解 析:健康管理服务的目标市场是健康人群的疾病预防管理。
3、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缺点的是()。
- A:不能分析疾病与多种因素的关联
- B:不能估计RR
- C:样本含量要求很大
- D:容易产生医德问题
- E:回忆信息时,易出现错误
答 案:E
解 析:病例对照研究缺点:回忆信息时,易出现错误;不能计算暴露与无暴露人群的发病率及相对危险度(RR),只能计算比值比(OR)。
多选题
1、以下属于症状表现的有()
- A:疼痛
- B:发热
- C:肥胖
- D:多尿
- E:呼吸困难
答 案:ABCDE
解 析:症状,通常是指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痛苦,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症状表现有多种形式,有些只有主观才能感觉到,如疼痛、眩晕等;有些既有主观感觉,客观检查也能发现,如发热、黄疸、呼吸困难等;也有主观无异常感觉,是通过客观检查才发现的,如黏膜出血、肝大、脾大等;还有些生命现象发生了质量变化(不足或超过),如肥胖、消瘦、多尿、少尿,需要通过客观评定才能确定。
2、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影响健康的特点是()
- A:潜伏期长
- B:特异性差
- C:协同作用强
- D:变异性大
- E:广泛存在
答 案:ABCDE
3、康复治疗的特点是()
- A:强调“以患者功能为中心”的战略
- B:强调患者主动参与
- C:康复团队模式
- D:康复社区模式
- E:终身康复治疗
答 案:ABCE
解 析:康复治疗的特点包括以下四点:(1)强调“以患者功能为中心”的战略:目的是改善患者的功能及其障碍,使患者能独立完成功能活动,同时又能适应自己周围环境。(2)强调患者主动参与:在实施康复治疗前,首先要获得患者的信任,使他们了解治疗方案的重要性,只有患者主动参与,才能保证康复治疗的有效性。(3)康复团队模式:康复治疗由多学科的专业人员组成康复治疗小组共同进行。(4)终身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应尽早介入,并贯穿于整个治疗的始终,患者应长期坚持,终身康复。
主观题
1、简述内环境稳态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答 案:在生命过程中,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不断地在改变的;由于全身组织器官正常的功能活动和机体的各种调节机制,使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特征始终保持在一定生理范围内,使内环境相对稳定,以免细胞受到伤害。然而,体液中的各种化学成分过多或过少,超过机体的调节能力时,就会妨碍正常生命活动。例如血糖太低时,大脑细胞兴奋性降低,会出现昏迷现象;血浆蛋白过低可引起组织水肿;当血液pH值低于7.0时,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可导致死亡。由此可见,如果内环境失稳态,疾病即将发生,甚至导致严重的后果。
2、简述均衡膳食的基本要求。
答 案:(1)热能与营养素足够,各营养素间平衡;(2)食物储存、加工烹调合理;(3)具有色、香、味等感官形状;(4)食物对机体无害;(5)膳食制度合理,热能分配比例适宜。
3、在调查问卷设计中拟定问卷题目应注意哪些?
答 案:操作系统
解 析:(1)每个问题都应该是与主题密切相关,不要包括无关的问题,否则不但造成时间、精力的浪费,还可能扰乱被调查者的思路。(2)文字应浅显易懂,以被不同知识水平的调查对象接受,避免抽象式的提问。(3)语言简练准确,尽量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词语,同时应避免使用专业术语、俗语和缩写词等。(4)避免双重装填,即一个题目不能混杂两个甚至更多的问题。(5)避免诱引性的提问。(6)尽量避免一些敏感性问题。如涉及伦理及个人隐私等问题。(7)题目数量适中,太多容易使被调查者产生逆反心理,太少则不能收集到足够的信息,一般以15~20分钟内完成为宜。
填空题
1、90年代中期我国由于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造成的农作物,森林和人体健康损失高达1100亿元。
答 案:酸雨、二氧化硫
2、与脂肪的消化密切有关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案:胆汁,胰液
3、健康管理从疾病预防学分为______________。
答 案:三级预防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