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三级》11月21日专为备考2024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社会准则的破坏,这是( )的观点。
- A:认知心理学
- B:统计学
- C:文化人类学
- D:社会学
答 案:D
解 析:知识点: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 /区分 李心天提出4类标准,第4类:社会适应标准。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如果由于器质的或功能的缺陷,使得某个人的社会行为能力受损,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那么,我们就认为此人有精神障碍。
2、一般说来,现代社会人们结婚的动机,按照强度由高到低排序,应该是
- A:经济动机一繁衍动机一爱情动机
- B:繁衍动机一经济动机一爱情动机
- C:爱情动机一繁衍动机一经济动机
- D:爱情动机一经济动机一繁衍动机
答 案:C
3、对弱光敏感的视觉神经细胞是( )。
- A:锥体细胞
- B:双极细胞
- C:杆体细胞
- D:水平细胞
答 案:C
解 析:视细胞层上有两种视觉神经细胞: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锥体细胞主要集中在中央窝及其附近,呈圆锥状,在强光下起作用,叫明视觉器官。它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杆体细胞呈杆状,集中在视网膜边缘及其附近,对弱光敏感,,叫暗视觉器官。它不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只能分辨物体的明暗和轮廓。
4、个体心理发展的首个加速期是()。
- A:婴幼儿
- B:童年期
- C:少年期
- D:青年期
答 案:A
解 析: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人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而是按不均衡的速率向前推进的。从出生到幼儿期属于第一发展加速期,童年期为平稳发展期,青春发育期是第二个发展加速期。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规定,以下属于心理咨询师工作对象的是()。
- A:患精神分裂症的来访者
- B:确诊强迫神经症的来访者
- C:抑郁发作的来访者
- D:适应障碍的来访者
答 案:D
6、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关系是( )。
- A:正比
- B:无关
- C:反比
- D:正相关
答 案:C
解 析: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能引起感受的最小刺激量叫感受阈限。感受性是用感受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感受阈限越低,感受性越强,两者成反比。
7、婴儿期的年龄范围一般为()。
- A:0~3岁
- B:0~4岁
- C:0~5岁
- D:0~6岁
答 案:A
解 析:婴儿期的年龄范围是0~3岁。这个时期的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都非常迅速,是人生发展的第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
8、下列最接近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印象形成过程的实际情况的信息整合模式是()
- A:平均模式
- B:加权平均模式
- C:加法模式
- D:中心品质模式
答 案:D
多选题
1、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称为( )。
- A:灾难症候群
- B:兴奋性行为
- C:破坏性行为
- D:创伤后应激障碍
答 案:AD
解 析: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PTSD。这种情况被称为“灾难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惊吓期,“失魂落魄”的样子。恢复期,“后怕”的表现,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并反复诉说自己的遭遇。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2、需要()
- 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
- 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 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 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
答 案:AC
解 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3、评估信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
- A:重测信度
- B:内部一致性信度
- C:复本信度
- D:评分者信度
答 案:ABCD
解 析: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对信度的评估方法没有通用法则,因为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所以每一种信度系数只能说明信度的不同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意义。
4、心理咨询中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含义包括()
- A:限制性观点
- B: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观点
- C:心身一体的观点
- D:整体性观点
答 案:BCD
5、效度具有相对性,在评鉴测验的效度时,必须考虑测验的( )。
- A:信度
- B:目的
- C:功能
- D:长度
答 案:BC
解 析:在评鉴测验的效度时,必须考虑其目的与功能。任何测验的效度是对一定的目标来说的,或者说测验只有用于与测验目标一致的目的和场合中才会有效。
6、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均有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稳定性原因包括()等
- A:人格特征
- B:能力
- C:天气
- D:工作性质
答 案:ABD
解 析: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部分是可变的,另一部分是稳定的。内部原因,比如人的情绪易变,而人格特征、能力则会在长时间保持稳定;外部原因中,工作性质与任务难度相对稳定,而气候条件则易于变化。
7、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过程中正确的做法包括()
- A: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
- B:初诊接待中应为求助者做出明确的诊断
- C:避免使用影响言语交流的方言、术语
- D:初诊接待结束时强调心理咨询保密原则
答 案:ACD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