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四级》11月8日专为备考2024年四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专项调查表编制的相关性是指表格中所有的问题都应与调查者有关。()
答 案:错
解 析:相关性是指与表格中所有的问题都应与调查研究的主题有关,否则会产生大量的无效信息,干扰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2、幼儿膳食要求营养齐全,其中膳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重量比例接近111。( )
答 案:错
解 析:×
3、温饱型模式膳食有利于控制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 )
答 案:对
解 析:暂无
4、含碘高的食物主要是海带、紫菜等海产品。( )
答 案:对
单选题
1、协助食物消化吸收的胆汁由以下哪种组织细胞分泌?( )
- A:胆总管
- B:十二指肠
- C:肝细胞
- D:胆囊
答 案:C
2、( )的生物活性通常用视黄醇当量来表示。
- A:维生素A
- B:维生素C
- C:维生素D
- D:维生素E
答 案:A
3、下列食物蛋白质属于不完全蛋白的是( )。
- A:乳类
- B:蛋类
- C:瘦肉
- D:肉皮
答 案:D
4、科学研究表明:食物储存温度在()℃一般是非安全温度,不能杀灭细菌。
- A:0~4
- B:-10~0
- C:5~10
- D:10~65
答 案:D
解 析:科学研究表明,温度在10~65℃是非安全温度,细菌容易滋生。
多选题
1、下面描述膳食指南中正确的是()。
- A:营养、卫生、科学、合理
- B:奶类300g
- C:油25~30g
- D:水果类250~300g
- E:蔬菜类300~450g
答 案:BC
解 析:营养、卫生、科学、合理是中小学生营养食谱的制定原则;水果类100~200g;蔬菜类400~500g。
2、下列关于膳食史法说法正确的是()。
- A:膳食史法可用于慢性病的营养流行病学调查
- B:可以进行具有代表性膳食模式的调查
- C:膳食史法调查可以将调查表发给调查对象自己填写,对调查员的要求不高
- D:与24h回顾法结合使用能较全面地反映出人群的膳食摄入情况
- E:膳食史法属于开放式的调查
答 案:ABDE
3、下列()是儿童缺锌的表现。
- A:食欲差
- B:味觉迟钝
- C:生长迟缓
- D:性发育不良
- E:免疫功能受损
答 案:ABCDE
4、以下说法符合安全运动条件的是()。
- A:一开始不要做剧烈的运动
- B:饿了也要坚持运动
- C:水分的补给充足
- D:身体不适时要休息
- E:可以长时间进行室内运动
答 案:ACD
简答题
1、下面是公共营养师采用对某机关食堂2007年11月15日一天的情况进行的膳食调查后填写的食物量登记表。
(1)计算11月15日就餐人日数。
(2)计算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
答 案:(1)早餐餐次比=43200÷(43200+76800+28800)=29.03%; 中餐餐次比=76800÷(43200+76800+28800)=51.61%; 晚餐餐次比=28800÷(43200+76800+28800)=19.36%; 就餐人日数=60×29.03%+80×51.61%+45×19.36%=67人日。 (2)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kcal)=实际消耗量÷总人日数=(43200+76800+28800)÷67=2220.9kcal。
2、社区基础资料的收集方式有哪些?请比较访谈法和自填问卷法各自的优缺点。
答 案:有两种方法可以得到居民基本资料,首先是二手资料的获得,其次是从调查资料获得整体资料。(1)通过收集已有的资料,如政府行政部门(卫生、财政、统计、环境、交通等)、卫生服务机构(医院、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科研学术部门(院校、研究所)及其他部门现有的相关统计报表、体检资料、学术研究报告和调查数据中获得所需的信息。(2)调查的具体方法有:
①观察法。观察法即通过对事件或研究对象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直接的观察来收集数据,是定性研究方法中收集非语言行为等资料的一种主要方法。
②访谈法。访谈法即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进行面对面或通过电话交谈,以获取所需信息的一种资料收集方法。调查者按表上提出的问题逐项询问,并记录其结果。优点是获得的信息资料准确性较高,资料收集快捷。缺点是费时、费力、费经费。
③自填问卷法。自填问卷法又称信访法,是社会调查研究中广泛应用的一种资料收集方法。本法要求被调查对象在规定的时间内自行完成填写问卷。填写好的问卷可由被调查对象寄回研究者或由研究者统一回收。优点是保密性好,适用于对一些个人隐私或不易公开的项目(如性知识、性生活、性病、婚姻状况等)的调查。缺点是应答率较低,准确性也较差。
④专题小组讨论法。是根据调查目的确定讨论主题,在主持人的领导下,调查对象在1h左右的时间内,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并由记录员现场记录讨论内容。
3、请简述行为调查表的设计原则。
答 案:行为调查表的设计原则有以下几点:(1)调查表中所列项目的含义、定义、标准必须明确,不致使人误解,以保证结果的统一。如调查吸烟、饮酒时,应首先定义清楚,如什么情况算吸烟,什么情况算饮酒。如果仅偶尔吸过一支烟,或偶尔饮一杯啤酒算不算吸烟、饮酒?如果每天仅吸烟叶(丝)或仅饮果酒或啤酒时,怎样计算吸烟与饮酒的量?这些都应预先规定标准,以便于对资料的统计分析和对分析结果做出正确的解释。(2)调查表中所列项目内容在资料统计分析时要求既能定性,又能定量。如调查吸烟和饮酒时,不仅要调查“是”与“否”(吸烟或饮酒),而且还应调查每天吸烟、饮酒量及持续时间。
(3)调查表中所列项目的用词应简明扼要,令被调查者易于理解,易于回答。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应适合于不同文化层次的被调查对象,一般可用否定式,选择式调查表,通常设计成可编码形式,以便于将调查信息录入和储存于计算机,也为数据的处理分析提供便利。必要时还应附填表说明。
(4)调查表中提出的问题要求应尽可能确切、针对性要强,避免出现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问题,以免令被调查者产生误解或多解,或分析时出现困难。
(5)调查表中列出的项目应避免带有诱导性的提问,或强制性的提问,以免使所获的资料、信息出现偏倚。或令被调查者反感,使所获得的资料、信息失真。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