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四级》11月5日专为备考2024年四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大颗粒玉米粥相对于小颗粒玉米粥来说,前者容易引起较大幅度血糖升高。()
答 案:错
解 析:大颗粒玉米粥相对于小颗粒玉米粥来说,后者容易引起较大幅度血糖升高。
2、称重法进行膳食调查的优点为适合于大规模的营养调查。()
答 案:错
解 析:称重法进行膳食调查不适合于大规模的营养调查。
3、食品发生腐败变质时营养价值会严重降低。( )
答 案:对
4、预先定量包装,或装入(灌入)容器中可供消费者直接利用的营养素称为预包装食品.( )
答 案:错
解 析:暂无
单选题
1、为了保持健康,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的总脂肪摄入总量应不超过( )。
- A:25g
- B:30g
- C:45g
- D:50g
答 案:D
2、下列不是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内容的是( )。
- A:膳食调查
- B:人体测量和资料分析
- C:人体营养水平的生化检验
- D:运动情况
答 案:D
3、谷类中氨基酸的含量较低的是()。
- A:蛋氨酸
- B:色氨酸
- C:亮氨酸
- D:赖氨酸
答 案:D
解 析:谷类中赖氨酸含量较低。
4、血清和血浆的区别在于()。
- A:血浆含有血细胞
- B:血清含有纤维蛋白原
- C:血清含有血细胞
- D:血浆含有纤维蛋白原
答 案:D
解 析:血清和血浆的区别在于:血浆含有纤维蛋白原,而血清没有,其他成分完全相同。
多选题
1、食物中蛋白质含量可通过下列()指标来确定。
- A:总氨量×氮折算系数
- B:总氮量×氮折算系数
- C:总氮量×氨折算系数
- D:食物中各氨基酸含量的总和
- E:食物中各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总和
答 案:BD
2、下列关于食用油的熔点和消化率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不饱和脂肪和长链脂肪含量高的脂肪熔点越高,越不容易消化
- B:熔点低于体温的脂肪消化率可达97%~98%
- C:不饱和脂肪和短链脂肪含量高的脂肪熔点越低,越不容易消化
- D:熔点高于体温的脂肪消化率达90%左右
- E:动物脂肪的熔点要比植物脂肪的熔点高
答 案:BDE
3、数据库的主要特点有()。
- A:实现数据共享
- B:减少数据的冗余度
- C:数据间相互影响
- D:数据实现集中控制
- E:数据一致性和不可维护性
答 案:ABD
4、纸制宣传品的优点主要体现在()方面。
- A:形象具体
- B:成本低廉
- C:容易传播
- D:容易阅读
- E:灵活多样
答 案:ABCDE
简答题
1、下面是公共营养师采用对某机关食堂2007年11月15日一天的情况进行的膳食调查后填写的食物量登记表。
(1)计算11月15日就餐人日数。
(2)计算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
答 案:(1)早餐餐次比=43200÷(43200+76800+28800)=29.03%; 中餐餐次比=76800÷(43200+76800+28800)=51.61%; 晚餐餐次比=28800÷(43200+76800+28800)=19.36%; 就餐人日数=60×29.03%+80×51.61%+45×19.36%=67人日。 (2)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kcal)=实际消耗量÷总人日数=(43200+76800+28800)÷67=2220.9kcal。
2、请简述学校营养配餐的原则。
答 案:(1)保证营养平衡。①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膳食应满足人体需要的能量、蛋白质、脂肪,以及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不仅品种要多样,而且数量要充足,膳食既要能满足就餐者需要又要防止过量。对于生长中的儿童和青少年,还要注意易缺营养素如钙、铁、锌等的供给。如仅提供营养午餐,则提供给学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应达到一天推荐摄入量的40%。
②各营养素之间的比例要适宜。膳食中能量来源及其在各餐中的分配比例要合理;要保证膳食蛋白质中优质蛋白质占适宜的比例;要以植物油作为油脂的主要来源,同时还要保证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各矿物质之间也要配比适当。
③食物的搭配要合理。注意主食与副食、杂粮与精粮、荤与素等食物的平衡搭配。
(2)照顾饮食习惯,注意饭菜的口味。在可能的情况下,要既使膳食多样化,又能照顾就餐者的膳食习惯。注重烹调方法,做到色香味美、质地宜人、形状优雅。
(3)考虑季节和市场供应情况。主要是熟悉市场可供选择的原料,并了解其营养特点。
(4)兼顾经济条件。既要使食谱符合营养要求,又要使进餐者在经济上有承受能力,才会使食谱有实际意义。
3、请简述食谱的综合评价内容。
答 案:(1)食谱的能量和营养素计算。如以前学习的食谱能量和营养素计算食谱评价的最基本方法,计算完成后应与参考摄入量或营养目标比较。检查是否达到要求。首先是能量是否达到目标要求。(2)食物种类和比例。另外最常用的评价是食物品种和数量是否足够,食谱中所含五大类食物是否齐全,是否做到了食物种类多样化、各类食物的量是否充足?
(3)三种产能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例是否适宜?动物脂肪是否过量?
(4)蛋白质来源分布或优质蛋白质占总蛋白质的比例是否恰当?其他主要微量营养素来源如何?
(5)三餐能量摄入分配是否合理,早餐是否保证了能量和蛋白质的供给?
(6)烹饪方法是否合适,营养损失和数量损失率较少甚至最少为好。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