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三级》11月2日专为备考2024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07》建议每人每天行走8000步。()
答 案:错
解 析:《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07》建议每人每天行走6000步。
2、皮褶厚度大于40mm是男性肥胖的界限。()
答 案:对
解 析:皮褶厚度大于40mm是男性肥胖的界限,皮褶厚度大于50mm是女性肥胖的界限。
3、人体各个年龄段维生素D缺乏均可导致佝偻病。()
答 案:错
解 析:不同年龄的维生素D缺乏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婴幼儿时期出现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佝偻病的发生,成人阶段则会形成骨软化症。
4、酸渍是用醋酸或食醋浸泡食品,使醋酸浓度达到17%以上。()
答 案:错
解 析:酸渍是用醋酸或食醋浸泡食品,使醋酸浓度达到1.7%以上。
单选题
1、上臂围测量时软尺起始端下缘压在()连线中点。
- A:肩峰与尺骨鹰嘴
- B:肩峰与肘鹰嘴
- C:肩峰与肱二头肌肌腹
- D:肩峰与尺骨
答 案:A
解 析:上臂围测量时用软尺起始端下缘压在标记的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水平围绕一周,测量并读取周长。
2、下列血液抗凝剂中最常用的是()。
- A:肝素
- B:草酸钾
- C:EDTA钠盐
- D:枸橼酸钾
答 案:B
解 析:常用抗凝剂有草酸盐、枸橼酸盐、EDTA钠盐、肝素等,其中草酸钾最为常用。
3、下列细菌,具有嗜盐性的是()。
- A:变形杆菌
- B:沙门菌
- C:葡萄球菌
- D:副溶血性弧菌
答 案:D
解 析:副溶血性弧菌嗜盐,在海水中或含盐2%~4%的环境中生长良好。
4、临床上用( )辅助治疗早孕反应。
- A:维生素B6
- B:维生素B1
- C:维生素A
- D:维生素C
答 案:A
多选题
1、人体营养状况的测定和评价,一般是通过()进行综合的评价。
- A:膳食调查
- B:人体体格测量
- C:生化检验
- D:临床用药
- E:临床检查
答 案:ABCE
2、对儿童来说,良好的铁来源是()。
- A:动物血
- B:肝脏
- C:红肉
- D:豆类
- E:黑木耳
答 案:ABCDE
解 析:动物血、肝脏及红肉是铁的良好来源,它们含铁高,吸收好。豆类、黑木耳、芝麻酱中含铁也较丰富
3、天然的液态奶中最重要的营养成分有()。
- A:蛋白质和钙
- B:脂肪和脂肪酸
- C:乳糖
- D:寡糖
- E:膳食纤维
答 案:ABC
4、食物中毒的特点有()。
- A: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染
- B:发病与食物有关
- C:短时间多人突然发病
- D:临床表现类似
- E:有共同的饮食史
答 案:BCDE
简答题
1、下面是公共营养师采用对某机关食堂2007年11月15日一天的情况进行的膳食调查后填写的食物量登记表。
(1)计算11月15日就餐人日数。
(2)计算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
答 案:(1)早餐餐次比=43200÷(43200+76800+28800)=29.03%; 中餐餐次比=76800÷(43200+76800+28800)=51.61%; 晚餐餐次比=28800÷(43200+76800+28800)=19.36%; 就餐人日数=60×29.03%+80×51.61%+45×19.36%=67人日。 (2)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kcal)=实际消耗量÷总人日数=(43200+76800+28800)÷67=2220.9kcal。
2、一张调查问卷初稿设计好之后,一般要做预调查、检查和分析,请叙述在检查和分析时主要应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答 案:(1)回收率。如果调查问卷的回收率较低,比如在60%以下那么说明问卷设计有较大问题:但问卷回收率较高,也不能说明问卷没有问题。(2)有效回收率。即扣除各种废卷后的回收率。回收的废卷越多,说明填答完整的越少,这也就意味着问卷初稿中的问题越多。(3)填写错误。填写错误有两类:一类是填答内容的错误,即答非所问,这是由于对问题含义不理解或误解造成的。对于这种情况,一定要仔细检查问题的用语是否准确、清晰,含义是否明确、具体。另一类是填答方式的错误,这主要是由于问题形式过于复杂或指导语不明确等原因所致。
(4)填答不全。填答不全的情形主要有两类:一是问卷中某几个问题普遍未作回答;二是从某个问题开始,后面部分的问题都未回答。对于前一种情况,要仔细分析,找出原因,然后改进;对于后一种情况,则要仔细检查造成中断的那部分问题,分析出回答者“卡壳”的原因。
3、简述儿童食谱编制原则和方法。
答 案:(1)满足儿童膳食营养需要。按照《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的要求,膳食应满足儿童需要的能量、蛋白质、脂肪以及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不仅品种要多样,而且数量要充足,膳食既要满足儿童需要又要防止过量;并注意易缺营养素如钙、铁、锌等的供给。(2)各营养素之间的比例要适宜。膳食中能量来源及其在各餐中的分配比例要合理,要保证膳食蛋白质中优质蛋白质占适宜的比例。要以植物油作为油脂的主要来源,同时还要保证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各矿物质之间也要配比适当。
(3)食物的搭配要合理。注意主食与副食、杂粮与精粮、荤与素等食物的平衡搭配。食物的品种宜丰富多样化,一周内菜式、点心尽可能不重复。每日膳食应由适宜数量的谷类、乳类、肉类(或蛋、鱼类)、蔬菜和水果类四大类食物组成,在各类食物的数量相对恒定的前提下,同类中的各种食物可轮流选用,做到膳食多样化,从而发挥出各种食物在营养上的互补作用,使其营养全面平衡。主食做到粗细搭配、粗粮细作,副食荤素搭配、色彩搭配,食物尽可能自然、清淡少盐。制作面制品可适当加入奶粉,以提高蛋白质的供给和营养价值,提高膳食钙的水平,满足幼儿生长发育对钙的需要。每周安排一次海产食物,以补充碘,安排一次动物的肝脏(约25g/人)以补充维生素A和铁。
(4)三餐分配要合理。学龄前儿童以三餐两点制为宜。食物及营养素分配原则如下:早上活动多,早餐、早点共30%;午餐宜丰盛,午点低能量,以避免影响晚餐,午餐加午点40%;晚餐较清淡,以避免影响睡眠,晚餐30%。
(5)注意制作和烹调方法。学龄前儿童咀嚼和消化能力仍低于成人,他们不能进食一般家庭膳食和成人膳食。此外,家庭膳食中的过多调味品,也不宜儿童食用。因此,食物要专门制作,软饭逐渐转变成普通米饭、面条及面点。肉类食物加工成肉糜后制作成肉糕或肉饼,或加工成细小的肉丁食用;蔬菜要切碎、煮软;尽量减少食盐和调味品的食用;烹调方式多采用蒸、煮、炖等;每天的食物要更换品种及烹调方法,1周内不应重复,并尽量注意色香味的搭配。将牛奶(或奶粉)加入馒头、面包或其他点心中,用酸奶拌水果色拉也是保证膳食钙供给的好办法。随着年龄的增长应逐渐增加其摄入食物的种类和数量,烹调方式也应逐渐向成人膳食过渡。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