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题库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公共营养师 → 2024年10月25日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三级》

2024年10月25日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三级》

2024/10/25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4年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三级》10月25日专为备考2024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健康信息调查表中的敏感性问题可以直接问。()

答 案:错

解 析:调查表中的敏感性问题不能直接问,而应选择适当方法,便于被调查者接受。

2、熔点低于体温的脂肪消化率要低于熔点高于体温的脂肪消化率。()

答 案:错

解 析:食物脂肪的消化率与其熔点密切相关。熔点低于体温的脂肪,其消化率可高达97%~98%;高于体温脂肪的消化率约90%,如一些动物的脂肪组织;熔点高于50℃的脂肪较难消化。 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短链脂肪酸越多的脂肪,熔点越低,越容易消化,一般植物脂肪的消化率要高于动物脂肪。

3、皮褶厚度大于40mm是男性肥胖的界限。()

答 案:对

解 析:皮褶厚度大于40mm是男性肥胖的界限,皮褶厚度大于50mm是女性肥胖的界限。

4、产品目标消费群体的定位是产品宣传效果的决定性因素。

答 案:对

单选题

1、下列关于膳食史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膳食史法调查可以将调查表发给调查对象自己填写,对调查员的要求不高
  • B:可以进行具有代表性膳食模式的调查
  • C:不影响被调查者的膳食习惯和进餐方式
  • D:可适用于大样本量的调查,费用低,使用人力低

答 案:A

解 析:膳食史法调查不可以将调查表发给调查对象自己填写,对调查员的要求较高

2、下列毒素可引起霉变甘蔗中毒的是()。

  • A:亚硝酸盐
  • B:黄曲霉毒素
  • C:3-硝基丙酸
  • D:龙葵素

答 案:C

解 析:甘蔗在收获后若较长时间在不良的条件下储存,易被甘蔗节菱孢霉污染而发生霉变。节菱孢霉产生的3-硝基丙酸是一种神经毒素,故摄入霉变甘蔗可致中毒。

3、女,30岁,怕热、多汗、易激动,消瘦1年。查体消瘦、皮肤湿润,甲状腺增大,随吞咽上下移动,心率100次/分。检验T3、T4增高。最可能的诊断是( )

  • A:肿瘤
  • B:甲亢
  • C:甲低
  • D:肺结核

答 案:B

4、体内缺铁处于红细胞生成缺铁期时表现为()。

  • A:游离原卟啉浓度升高
  • B:血红蛋白浓度下降
  • C:运铁蛋白浓度升高
  • D:出现临床症状

答 案:A

解 析:红细胞生成缺铁期表现为血清铁浓度下降,运铁蛋白浓度降低和游离原卟啉浓度升高,但血红蛋白浓度尚未降至贫血标准,处于亚临床阶段

多选题

1、按病原物质分类,将食物中毒分为几类(  )。

  • A:细菌性食物中毒
  • B: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
  • C:动物性食物中毒
  • D:有毒植物中毒及化学性食物中毒
  • E:重金属中毒

答 案:ABCD

2、饼干的理化指标检查包括()。

  • A:致病菌
  • B:酸价
  • C:砷
  • D:过氧化值
  • E:大肠杆菌

答 案:ABCDE

解 析:饼干的理化指标检查包括酸价、过氧化值、水分、砷、铅,以及菌落总数、大肠杆菌、霉菌和致病菌。

3、下面描述膳食指南中正确的是()。

  • A:营养、卫生、科学、合理
  • B:奶类300g
  • C:油25~30g
  • D:水果类250~300g
  • E:蔬菜类300~450g

答 案:BC

解 析:营养、卫生、科学、合理是中小学生营养食谱的制定原则;水果类100~200g;蔬菜类400~500g。

4、一个营养师在进行健康讲座时,听众纷纷离场,分析原因可能是(  )。

  • A:时间太长
  • B:缺乏趣味性
  • C:过于专业
  • D:听众不关心营养
  • E:听众知识水平有限

答 案:ABC

简答题

1、下面是公共营养师采用对某机关食堂2007年11月15日一天的情况进行的膳食调查后填写的食物量登记表。
(1)计算11月15日就餐人日数。 (2)计算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

答 案:(1)早餐餐次比=43200÷(43200+76800+28800)=29.03%; 中餐餐次比=76800÷(43200+76800+28800)=51.61%; 晚餐餐次比=28800÷(43200+76800+28800)=19.36%; 就餐人日数=60×29.03%+80×51.61%+45×19.36%=67人日。 (2)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kcal)=实际消耗量÷总人日数=(43200+76800+28800)÷67=2220.9kcal。

2、计算人日数、标准人系数的方法及其实际意义是什么?

答 案:(1)人日数①公式:个人人日数=早餐餐次总数×早餐餐次比+中餐餐次总数×中餐餐次比+晚餐餐次总数×晚餐餐次比;全家总人日数=所有在家用餐个人的人日数之和。
②人日数是代表被调查者用餐的天数,一个人吃早、中、晚三餐为1个人日。总人日数是指全体全天个人总餐之和。只有在调查集体、家庭人员且每日吃饭人数不同时才用。个人人日数计算在家庭和集体就餐单位调查中很重要,24h回顾法在外就餐也要询问,并计算在餐次总数内。
(2)标准人系数
①由于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和劳动强度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无法用营养素的平均摄入量进行相互间的比较。因此,一般将各个人群都折合成标准人进行比较。折合的方法是以体重60kg成年男子从事轻体力劳动者为标准人,以其能量供给量10.03MJ(2400kcal)作为1,其他各类人员按其能量推荐量与10.03MJ之比得出各类人的折合系数。然后将一个群体各类人的折合系数乘以其人日数之和被其总人日数除即得出该人群折合标准人的系数(混合系数)。标准人日计算公式为:标准人日=标准人系数×人日数;总标准人日数为全家每个人标准人日之和。
②人均食物或营养摄入量除以混合系数即可得出该人群标准人的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计算出人群标准人的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后,就能够在不同年龄、性别和劳动强度的人群之间进行比较。标准人的平均每日某营养素摄入量=平均每人每日某营养素摄入量÷混合系数。

3、食物血糖的生成指数的意义和评估方法是什么?

答 案:(1)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的意义对血糖生成指数的研究,最早主要是研究其即时效应,即对血糖的控制,随后更多的研究发现,长期摄入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对心血管疾病、体重控制、调节血脂等诸多方面都有积极意义。许多项研究结果证明,用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对Ⅱ型糖尿病人进行教育,与传统的食物交换份法相比,两种方法对血糖的控制作用相似。可使大部分人减少降糖药的用量或停药,并且由于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的简单易懂和易接受性,更受到糖尿病患者的欢迎。许多研究显示,长期食用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可降低血脂和减少心脏病的发病率等,对肥胖和体重控制也有明显作用,随后有很多研究者将其引入运动员膳食,证明给运动员吃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品,由于能量的缓慢释放,可提高其运动耐力和持久力。甚至有研究结果显示。摄入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品对阻止癌症的发展有益,如肠癌、乳腺癌等。无论如何,用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来评价一种食物,仍是一个有价值的指标。(2)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的评估方法同其他营养成分分析评价方法不同,食物GI的测定是在大量人体试食试验基础上完成的,因此GI更能反映人体的真实状况,但也因为受到试验者个体差异的影响,不同国家、地区GI值有一定差异,但无论如何食物GI的大致趋势一致,根据食物GI值可以判断食物对血糖影响的差异。GI大于70的为高GI食物;GI在55~70的为中GI食物;GI小于55的为低GI食物。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