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助听器验配师每日一练《三级》10月20日专为备考2024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在耳声发射的产生机制中,典型的正反馈机制表现为(),可导致基底膜发生振动,逆向传递,产生耳声发射。
- A:基底膜活动→形成感受器电位→外毛细胞活动→基底膜的进一步活动
- B:基底膜活动→外毛细胞活动→外毛细胞纤毛运动→形成感受器电位→基底膜的进一步活动
- C:基底膜活动→外毛细胞纤毛运动→形成感受器电位→外毛细胞活动→基底膜的进一步活动
- D:基底膜活动→外毛细胞纤毛运动→外毛细胞活动→形成感受器电位→基底膜的进一步活动
- E:基底膜活动→外毛细胞纤毛活动→外毛细胞活动→基底膜的进一步活动
答 案:C
2、言语听觉评估是利用()作为测试信号,通过听力计或自然口语发声来测定言语听觉识别得分的一种评估方法。
- A:标准言语词表
- B:地方言语词表
- C:标准言语句表
- D:地方言语句表
- E:以上说法均不对
答 案:A
解 析:言语听觉评估是指利用标准言语词表作为测试信号,通过听力计或自然日语发声来测定言语听觉识别得分的一种评估方法。
3、同侧声反射路径从(),然后由同侧面神经支配同侧镫骨肌。
- A:对侧耳蜗腹侧核至同侧上橄榄复合体
- B:同侧耳蜗腹侧核至同侧上橄榄复合体
- C:同侧耳蜗腹侧核交叉到对侧上橄榄复合体
- D:耳蜗腹侧核至面神经核
- E:对侧面神经支配对侧镫骨肌
答 案:D
解 析:同侧声反射路径从耳蜗腹侧核至面神经核,然后由同侧面神经支配同侧镫骨肌。第二条从耳蜗腹侧核至同侧上橄榄复合体,然后到达面神经核,再通过面神经运动支配同侧镫骨肌收缩:与这一直接通路相平行的还有其他许多多突触联系。
4、关于听觉康复评估的结果分析和建议有误的是( )。
- A:对最适助听效果的听力障碍者,助听效果已达到最优化,在康复过程中应建立听觉中枢优势
- B:对适合及较适合助听效果的听力障碍者,在康复过程中应该注意以看话为主以听觉为辅的原则进行听觉语言学习
- C:对二级和三级康复级别的听力障碍者,在听觉训练中要有针对性地对易错音、易混音强化训练,尤其将这些音与词汇句子结合训练效果更好
- D:每天的音乐欣赏对于二级、三级康复效果的听障者来说非常必要,节奏明快的音乐有利于听觉神经突触活化,长期坚持可使听敏度提高
- E:对看话助听效果的听力障碍者,充分利用其听觉补偿和视觉代偿功能进行听觉语言学习
答 案:B
5、ASSR测试商用型测试仪的滤波带通一般为(),放大器增益10?倍,伪迹剔除40μV左右。
- A:20~300Hz
- B:30~300Hz
- C:40~300Hz
- D:50~300Hz
- E:60~300Hz
答 案:B
6、言语听觉评估中,选择声母识别可了解()。
- A:高频听力补偿效果
- B:低、中频听力补偿效果
- C:言语可懂度
- D:对不同频响声音的感知
- E:识别连续语言的能力及词语间的相互掩蔽影响程度
答 案:A
解 析:言语听觉评估中,选择声母识别可了解高频听力补偿效果。
7、下列不属于主体语法掌握阶段训练内容的是()。
- A:语言复述训练
- B:行为评价训练
- C:组词训练
- D:简单句成分扩展训练
- E:表达解决问题方法训练
答 案:E
解 析:主体语法掌握阶段训练内容包括:①简单句成分扩展训练;②人、物关系表达训练;③语言复述训练;④理解代词训练;⑤掌握关联词训练;⑥行为评价训练;⑦判断句子正误训练;⑧组词训练;⑨掌握复合句训练。
8、外耳道闭锁或者狭窄者,一定要进行()测试。
- A:短声ABR
- B:短纯音ABR
- C:气导ABR
- D:骨导ABR
- E:断音ABR
答 案:D
多选题
1、患者李某,发现佩戴助听器后,自己说话的声音大,像在桶里一样,我们在调试时应该( )。
- A:降低整体增益
- B:降低高频增益
- C:降低低频增益
- D:打通气孔或增大通气孔直径
- E:以上均不是
答 案:CD
2、咽鼓管是沟通鼓室与鼻咽的管道,成人全长约36mm,幼儿咽鼓管与成人有所不同,下列哪项是幼儿咽鼓管的特点( )。
- A:走向更平坦
- B:管径短
- C:内径小
- D:内径宽
- E:管径细
答 案:ABD
3、助听器耳模的作用有:
- A:将放大的声音传至外耳道
- B:固定助听器
- C:改变声学效果
- D:防止声反馈
答 案:ABCD
4、TTS的影响因素有( )。
- A:刺激结束后的时间
- B:刺激的强度
- C:刺激的时间
- D:刺激声的频率
- E:测试声的频率
答 案:ABCDE
5、削峰特点是:
- A:失真小
- B:言语清晰度好
- C:削峰是指助听器声输出达到饱和声压级以前,输入声信号较小时线性放大,输入声音强度较大时,过高的输出信号部分通过削峰的方式加以限制
- D:有效避免强声对人耳的伤害
答 案:CD
6、以下哪些情况需要测半倍频程:
- A:相邻两个倍频程之间阈值≥20 dB ,加测0.75 kHz、1.5 kHz、3 kHz、6 kHz
- B:病史询问有明确噪声接触史,而疑为噪声性听力损失,测试3 kHz、6 kHz
- C:选配助听器后进行声场助听效果评估时,应测3 kHz
- D:由于纠纷及赔偿问题进行检测时,应尽可能进行全面测试
答 案:ABCD
7、下列关于小儿测听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是:
- A:为分别得到小儿两耳的听力,在训练时尽量给小儿佩戴耳机
- B:在训练条件化时,给出的刺激声要保证小儿能够听到
- C:注意及时给小儿积极的鼓励
- D:一旦小儿出现假性反应,应重新进行条件化训练
答 案:ABCD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