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题库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公共营养师 → 2024年10月15日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三级》

2024年10月15日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三级》

2024/10/15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4年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三级》10月15日专为备考2024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开放式问题放在调查表的最前面。()

答 案:错

解 析:开放式问题放在调查表的最后面。

2、24h回顾法需要询问在外用餐的种类和数量以及零食。()

答 案:对

解 析:24h回顾法需要询问在外(餐馆、单位或学校食堂等)用餐的种类和数量以及零食。

3、宣传资料的类型有印刷品、录像带、幻灯片、光盘等。(  )

答 案:对

4、泌乳量少是母亲营养不良的一个指征。(  )

答 案:对

单选题

1、老年人的配餐中,应尽量避免高胆固醇的食物,下列食物胆固醇含量较低的是()

  • A:猪脑、猪皮
  • B:鸡蛋黄粉、虾米
  • C:鲍鱼、奶油
  • D:鸭肝、鱼片干

答 案:C

解 析:胆固醇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畜肉中胆固醇含量大致相近,肥肉比瘦肉高,内脏又比肥肉高,脑中含量最高,一般鱼类的胆固醇和瘦肉相近。

2、行为调查表设计原则中不正确的是()。

  • A:调查表所列目的的含义、定义、标准必须明确
  • B:调查表所列项目内容在资料统计分析上定性即可以
  • C:调查表问题要针对性强
  • D:调查表项目应避免带有强制性的提问

答 案:B

解 析:调查表中所列项目内容在资料统计分析时要求既能定性,又能定量。

3、饼干中脂肪含量的测定方法宜选用()方法。

  • A:罗紫-哥特里法
  • B:索氏提取法
  • C:酸水解法
  • D:碱性乙醚法

答 案:C

解 析:由于饼干的原料中经常含有奶,所以脂肪的检测推荐酸水解法,而不是常用的索氏提取法。

4、营养成分功能声称中所涉及的营养成分仅指具有( )的成分。

  • A:RNA
  • B:AI
  • C:NRV
  • D:EAR

答 案:C

解 析:暂无

多选题

1、科普文章的准确性包括()。

  • A:概念准确
  • B:字数准确
  • C:数据准确
  • D:事实准确
  • E:语言准确

答 案:ACDE

2、案例描述:西北地区某学生食堂在给学生提供的套餐中有二米粥、烧牛肉、玉米面窝头、蔬菜等,合理的搭配大大提高了学生膳食的营养质量。这个原理遵循的原则为()。

  • A:食物的生物学种属越远越好
  • B:动物性食物之间的混合食用较好
  • C:搭配的种类越多越好
  • D:食用时间越近越好

答 案:ACD

3、市场信息调查时要求的准确度越高( )。

  • A:抽取的样本数量越大
  • B:相应的调查费用越少
  • C:抽取的样本数量越少
  • D:相应的调查费用越高

答 案:AD

4、可能引起孕期母体贫血的营养因素有( )

  • A:维生素C不足
  • B:铁的吸收利用率低
  • C:维生素B12摄入不足
  • D:叶酸摄入不足

答 案:ABCD

简答题

1、下面是公共营养师采用对某机关食堂2007年11月15日一天的情况进行的膳食调查后填写的食物量登记表。
(1)计算11月15日就餐人日数。 (2)计算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

答 案:(1)早餐餐次比=43200÷(43200+76800+28800)=29.03%; 中餐餐次比=76800÷(43200+76800+28800)=51.61%; 晚餐餐次比=28800÷(43200+76800+28800)=19.36%; 就餐人日数=60×29.03%+80×51.61%+45×19.36%=67人日。 (2)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kcal)=实际消耗量÷总人日数=(43200+76800+28800)÷67=2220.9kcal。

2、案例描述:在进行体格测量时,调查员用钢卷尺测量了一位20岁学生的身高,所测数据为175cm,用体重计测得其体重90kg,腰围98cm,臀围101cm。体检发现在60mm范围内出血点达10个,其余检查未发现异常。在测量腰围时,调查员按下列步骤进行测量:被测者自然站立,低头含胸,测量者选择被测量者腰部最粗部位作为测量点,将钢卷尺绕腰一周,在吸气末呼气初开始读数,并记录读数。请根据上述情景描述回答以下问题。按照一般情况,该学生的标准体重应为多少?

答 案:按照一般情况,该学生的标准体重应为:175-105=70kg。

解 析:

3、对于食物成分表上没有的食物,得到其营养素含量的方法有哪些?

答 案:食物成分表上没有的食物,得到营养素含量的方法主要有3种:第一,实际测定其含量;第二,找相似的食物替代;第三,找相关文献报道或外国食物成分表。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