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题库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 → 2024年10月14日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三级》

2024年10月14日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三级》

2024/10/14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4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三级》10月14日专为备考2024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在MMPI的566题版中,Q量表原始得分不能超过( )。

  • A:8分
  • B:10分
  • C:22 分
  • D:30 分

答 案:D

解 析:Q是疑问量表,对问题毫无反应及对“是”和“否”都进行反应的项目总数,或称“无回答”的得分。若在566题版中原始分超过30分,399题版本中超过22分,则提临床量表不可信。

2、个体的全部社会化往往是以( )社会化为条件的。

  • A:性别
  • B:语言
  • C:道德
  • D:符号

答 案:B

解 析: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往往是以语言社会化为条件的。

3、罗特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叫(  )理论。

  • A:控制点
  • B:三维
  • C:可控性
  • D:平衡

答 案:A

解 析: 此题暂无解析

4、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叫( )。

  • A:表象
  • B:想象
  • C:形象思维
  • D:再造想象

答 案:A

5、亲和动机起源于( )。

  • A:经验
  • B:教育
  • C:依恋
  • D:顿悟

答 案:C

解 析:亲和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亲和起源于依恋,即生命早期亲子间的依恋。

6、反射是指()。

  • A: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
  • B: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的神经通路
  • C:把活动的结果返回传到神经中枢,从而更有效地调节效应器活动的过程
  • D: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

答 案:D

7、大多数典型行为测验是不受时间限制的,例如在( )中,受测者的反应速度就 不很重要。

  • A:智力测验
  • B:速度测验
  • C:人格测验
  • D:难度测验

答 案:C

解 析:时限是测验标准化的一项内容。大多数典型行为测验是不受时间限制的,例如人格测验中被试者的反应速度就不很重要。但在最高作为测验中,速度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8、一位受测者在EPQ的N量表上的T分为60分,则其情绪特点为( )。

  • A:典型情绪稳定
  • B:典型情绪不稳定
  • C:倾向情绪稳定
  • D:倾向情绪不稳定

答 案:D

解 析:艾森克人格问卷各量表的T分在43. 3 7分之间为中间型,各量表的T分在38. 5 -43.3分或56. 7-61.5分之间为倾向型,而T分在38. 5分以下或61. 5分以上为典型型。N代表神经质,小于50代表情绪稳定,大于50代表情绪不稳定。

多选题

1、评估信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

  • A:重测信度
  • B:内部一致性信度
  • C:复本信度
  • D:评分者信度

答 案:ABCD

解 析: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对信度的评估方法没有通用法则,因为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所以每一种信度系数只能说明信度的不同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意义。

2、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称为(  )。

  • A:灾难症候群
  • B:兴奋性行为
  • C:破坏性行为
  • D:创伤后应激障碍

答 案:AD

解 析: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PTSD。这种情况被称为“灾难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惊吓期,“失魂落魄”的样子。恢复期,“后怕”的表现,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并反复诉说自己的遭遇。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3、需要()

  • 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
  • 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 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 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

答 案:AC

解 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4、心理咨询的对象的特点包括:

  • A:心理正常
  • B:心理健康
  • C:心理异常
  • D:心理不健康

答 案:ABD

5、影响效度的因素有()。

  • A:测验本身的因素测验
  • B:测验实施中的干扰因素
  • C:样本团体的性质
  • D:效标的性质

答 案:ABCD

6、关于社交焦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社交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
  • B:社交焦虑的个体与他人交往的时候往往没有生理上的症状
  • C: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
  • D:人们为了回避导致社交焦虑的情境,通常是减少社会交往,选择孤独的生活方式

答 案:ACD

解 析:社交焦虑的个体与他人交往的时候往往还伴随有生理上的症状,如出汗、脸红、心慌等。因此,B选项是不正确的。其余三个选项是关于社会焦虑的正确的说法。

7、凯利认为任何事件的原因最终可以归于()。

  • A:行动者
  • B:刺激物
  • C:环境背景
  • D:对象

答 案:ABC

解 析:凯利吸收了海德的归因理论,于1967年提出了三维归因理论,也称之为立方体理论。该理论认为任何事件的原因最终可以归于三个方面:行动主体、刺激客体以及背景。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