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助听器验配师每日一练《四级》10月9日专为备考2024年四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助听听阈评估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
- A:标准隔声室
- B:标准声场
- C:标准声级计
- D:听力计
- E:专业测试人员
答 案:D
2、助听器选择错误的是
- A:小儿应首选耳背式助听器,佩戴方便,功率大小具有灵活性
- B:小儿应首选数字式助听器,能有效的保护残余听力,分辨率高,佩戴舒适
- C:助听器的输出一定控制在不舒适阈以下
- D:助听器的输出和当时的听力损失相适应就可以了
- E:为防止“听力剥夺”现象的发生,小儿应坚持双耳同时佩戴助听器
答 案:D
3、关于老年性听障特点不正确的是:
- A:老年性耳蜗的病变,可发生在毛细胞,也可以发生在螺旋神经节、听觉中枢,所以临床表现不同
- B:大多数是听觉器官衰老、退变而出现的双耳对称、缓慢进行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 C:老年性听力损失多发生在外耳和中耳
- D:听力损失在90 dB HL以内选配助听器效果要好一些。
答 案:C
4、助听器效果满意度为适合的音频范围是
- A:250-4000
- B:500-3000
- C:250-3000
- D:250-1000
- E:250-2000
答 案:C
5、头影效应是一种什么现象
- A:反射现象
- B:折射现象
- C:衍射现象
- D:投射现象
- E:散射现象
答 案:C
6、下面那个结构不属于中耳的结构
- A:茎突
- B:股室
- C:咽鼓管
- D:骨窦
- E:乳突
答 案:A
7、耳蜗性损伤为主的听力下降在言语听力图的表现是()。
- A:直线上升型
- B:最大言语识别率可达90%以上,曲线的快速上升部分位于很低的强度范围内
- C:即正常曲线整体向右偏移
- D:随着给声强度的加大,识别率在缓慢上升
- E:最大言语识别率远低于正常人,且当给声强度到达某一声强后,再继续加大反而会引起识别率的降低
答 案:D
8、削峰的好处是:
- A:削峰能降低增益
- B:削峰不会引起较大的失真
- C:最大声输出被限制在恒定的范围内,可以有效地避免强声对人耳的伤害
- D:极重度耳聋患者不适合用削峰
- E:被广泛的应用
答 案:C
多选题
1、语音学分为
- A:解剖语音学
- B:生理语音学
- C:病理语音学
- D:声学语音学
- E:感知语音学
答 案:BDE
2、助听器是否能导致进一步的听力损失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包括()。
- A:个体的敏感性
- B:助听器本身的最大声输出
- C:患者所处的环境
- D:患者的听力损失程度
- E:每日暴露在噪声中的时间
答 案:AE
解 析:助听器是否能导致进一步的听力损失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这和一般的职业性/噪声性聋有类似之处):个体的敏感性、每日暴露在噪声中的时间。
3、声级计经过频率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称为声级,根据所使用的计权网不同,分别称为()。
- A:A声级
- B:B声级
- C:C声级
- D:D声级
- E:E声级
答 案:ABC
解 析:声级计经过频率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称为声级,根据所使用的计权网不同,分别称为A声级、B声级和C声级,单位记作dB(A)、dB(B)和dB(C)。
4、多通道压缩即将声信号频谱分为多个频带,并且对每个频带都能进行独立调节,都有自己的()。
- A:增益
- B:压缩比
- C:恢复时间(RT)
- D:压缩阈值
- E:结束时间
答 案:ABD
解 析:多通道压缩即将声信号频谱分为多个频带,并且对每个频带都能进行独立调节,都有自己的增益、压缩阈值和压缩比。
5、耳膜的作用
- A:固定助听器
- B:防止声反馈
- C:改善声学特征
答 案:ABC
6、咽鼓管的功能包括
- A:保持鼓膜两侧气压平衡
- B:引流中耳的分泌物
- C:阻声作用
- D:消声功能
- E:防止逆行性感染的作用
答 案:ABCDE
7、若将最大声输出设置得太高,助听器本身也会产生不良效果包括()。
- A:听话困难
- B:使言语可懂度降低
- C:如果此时产生削峰,也会导致失真
- D:由于听着费力,使用者可能将音量调高,但这会进一步使助听器达到饱和,其结果可能是言语声的响度增加得不多,而周围的低响度噪声却被放大了
- E:听不清楚
答 案:ABCDE
解 析:若将最大声输出设置得太高,助听器本身也会产生不良效果。①听话困难,即使使用者享受不到正常人所享受到的全范围的响度感受。有些极个别的例子,由于最大声输出低于一个频率范圄的阈值,患者在这个频率范围什么都听不到。②听不清楚,使言语可懂度降低。③由于听着费力,使用者可能将音量调高,但这会进一步使助听器达到饱和,其结果可能是言语声的响度增加得不多,而周围的低响度噪声却被放大了一如果此时产生削峰,也会导致失真。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