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三级》9月28日专为备考2024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时,需要折算系数乘以氮含量。不同种类的食物折算系数是相同的,均为6.25。()
答 案:错
解 析:一般来讲,食物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可通过凯氏定氮法测定氮含量,然后根据蛋白质的来源和性质乘以相应的折算系数。对于大多数动物性食物(如鸡蛋、肉类)折算系数为6.25,谷类食物、豆类食物、坚果等则折算系数相对较低,全小麦粉为5.83、大米为5.95、大豆为5.71、乳制品为5.38、坚果为5.46。不同种类的食物折算系数是不相同,一般为6.25。
2、食堂进行食谱设计时,应以某个个体所需要的推荐摄入量作为标准,进行食谱的编制。()
答 案:错
解 析:食堂在进行食谱设计时不能以某个个体所需要的推荐摄入量作为标准,而应根据就餐人群的组成折算成标准人,根据一个标准人所需要的推荐摄入量进行能量和营养素的计算,然后进行食谱的编制。
3、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在沿海地区发生率较高。()
答 案:对
解 析:副溶血性弧菌嗜盐,在海水中或含盐2%~4%的环境中生长良好,故在沿海地区发生率较高。
4、在食谱编制过程中,除要求保证营养平衡外,还要考虑就餐对象的饮食习惯和经济条件.( )。
答 案:对
解 析:暂无
单选题
1、下列何种矿物质有助于血红素的形成()。
- A:碘
- B:铜
- C:钙
- D:钠
答 案:B
解 析:铜在机体内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催化作用,许多含铜金属酶作为氧化酶,参与体内氧化还原过程,维持正常造血、促进结缔组织形成、维护中枢神经系统的健康,以及促进正常黑色素形成和维护毛发正常结构、保护机体细胞免受超氧阴离子的损伤等重要作用。
2、考虑营养需要及产妇的身体状况,正常分娩后适宜进食( )。
- A:固体食物
- B:半流质食物
- C:流质食物
- D:豆浆
答 案:B
3、维生素D缺乏病主要发生的人群是()。
- A:园林工人
- B:农民
- C:婴幼儿
- D:长跑运动员
答 案:C
解 析:维生素D缺乏病以食物中缺乏维生素D来源的人群中多见,特别是婴幼儿、孕妇、乳母和老年人。
4、普通人的运动指南不包括()。
- A:高强度运动对改善心肺机能有良好作用
- B:运动类型以有氧运动和耐力运动为主
- C:运动时间以每天30~60min,或每周150min以下为宜
- D:运动频率以每周5~7次为宜,最好每天1次
答 案:C
解 析:运动时间以每天30~60min,或每周150min以上为宜。
多选题
1、下列有关学龄前儿童三餐二点制的陈述正确的是()。
- A:早餐、早点应该占一日能量和营养素的30%
- B:午餐加午后点心占一日能量和营养素的40%
- C:晚餐占一日能量和营养素的30%
- D:午后点心应该高能量,以应对下午的活动
- E:晚餐应清淡,以避免影响睡眠
答 案:ABCE
2、饼干的感官指标检查包括()。
- A:是否有霉变
- B:色泽
- C:滋味
- D:气味
- E:是否生虫或有其他外来污染物
答 案:ABCDE
3、纸制宣传品的优点主要体现在()方面。
- A:形象具体
- B:成本低廉
- C:容易传播
- D:容易阅读
- E:灵活多样
答 案:ABCDE
4、下列()属于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04规定的强制标示内容。
- A:食品名称和配料清单
- B:净含量和固形物含量
- C:制造商和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
- D: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 E:产品标准号和质量等级
答 案:ABCDE
简答题
1、下面是公共营养师采用对某机关食堂2007年11月15日一天的情况进行的膳食调查后填写的食物量登记表。
(1)计算11月15日就餐人日数。
(2)计算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
答 案:(1)早餐餐次比=43200÷(43200+76800+28800)=29.03%; 中餐餐次比=76800÷(43200+76800+28800)=51.61%; 晚餐餐次比=28800÷(43200+76800+28800)=19.36%; 就餐人日数=60×29.03%+80×51.61%+45×19.36%=67人日。 (2)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kcal)=实际消耗量÷总人日数=(43200+76800+28800)÷67=2220.9kcal。
2、皮褶厚度是衡量个体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之一,请简述上臂肱三头肌皮褶厚度的测量方法与注意事项。
答 案:(1)测量方法:①受试者自然站立,被测部位充分裸露。
②测试人员找到肩峰、尺骨鹰嘴(肘部骨性突起)部位,并用油笔标记出右臂后面从肩峰到尺骨鹰嘴连线中点处。
③用左手拇指和食、中指将被测部位皮肤和下皮组织夹提起来。
④在该皮褶提起点的下方用皮褶计测量其厚度,把右拇指松开皮褶计卡钳钳柄,使钳尖部充分夹住皮褶,在皮褶计指针快速回落后立即读数。要连续测3次,记录以毫米(mm)为单位,精确到0.1mm。
(2)注意事项:
①受试者自然站立,肌肉不要紧张,体重平均落在两腿上。
②把皮肤与下皮组织一起夹提起来,但不能把肌肉提夹住。
③测量者每天工作开始前,及时从仪器箱中取走皮褶厚度测量计;每天工作完成后,装入皮褶厚度测量计盒中,并放入仪器箱中保存。
3、请简述发病率和患病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答 案:(1)发病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①概念。发病率是指一定时期内某特定人群中某种疾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②计算公式。发病率=一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k=100%,1000‰…)。(2)患病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①概念。患病率(PrevalenceRate):亦称现患率、流行率。患病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②计算公式。患病率=特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观察人口数×k(k=100%,1000‰,10000/万或100000/10万)。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