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四级》9月22日专为备考2024年四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营养成分的标示是指对食品中各种营养素的名称、含量和功能所做出的描述。()
答 案:错
解 析:营养成分的标示是指对食品中各种营养素的名称和含量所做出的描述。
2、访谈时对敏感问题可以直接询问。( )
答 案:错
解 析:×
3、以下食物铁含量的顺序是:火鸡肝>牛肉干>墨鱼干>扁豆。()
答 案:错
解 析:以下食物铁含量的顺序是:墨鱼干(23.9mg)>火鸡肝(20.7mg)>扁豆(19.2mg)>牛肉干(15.6mg),见食物成分速查排序。
4、人体长期蛋白质和能量摄入不足时,可出现严重的零氮平衡。()
答 案:错
解 析:蛋白质和能量摄入充足时,人体处于零氮平衡;如人体长期蛋白质和能量摄入不足,可出现严重的负氮平衡。
单选题
1、维生素C负荷实验是在受试者口服维生素C后收集()h内的尿做测定。
- A:5
- B:4
- C:3
- D:2
答 案:B
解 析:维生素C负荷实验:受试者口服维生素C500mg,收集随后4h尿做总维生素C测定,若排出大于10mg,为正常;若排出小于3mg,表示缺乏。
2、骨软化病常见症状不包括()。
- A:骨压痛
- B:骨痛
- C:肌无力
- D:“O”形腿
答 案:D
解 析:骨软化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骨痛、肌无力和骨压痛。
3、绿茶属于( )。
- A:发酵茶
- B:不发酵茶
- C:半发酵茶
- D:黑茶
答 案:B
4、描述含亚油酸食物之间的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
- A:橄榄油>菜油
- B:牛油>猪油
- C:动物肌肉>动物内脏
- D:肥肉>瘦肉
答 案:A
多选题
1、下列膳食调查中常用的公式描述正确的是()。
- A:家庭每种食物实际消耗量=食物结存量+购进食物总量-剩余总量
- B:食物中某营养素含量=食物量(g)×可食部比例×每百克食物中营养素含量/100
- C:家庭平均每人每日每种食物摄入量=实际消耗量÷家庭总人数
- D:标准人日=标准人系数×人日数
- E:标准人的平均每日某营养素摄入量=平均每人每日某营养素摄入量÷混合系数
答 案:BDE
解 析:A选项家庭每种食物实际消耗量=食物结存量+购进食物总量-废弃食物总量-结余食物总量;C选项家庭平均每人每日每种食物摄入量=实际消耗量÷家庭总人日数。
2、关于概念数据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概念数据层是膳食调查数据库的中间一层
- B:概念数据层是数据库的整体逻辑表示
- C:概念数据层是逻辑记录的集合
- D:概念数据层所涉及的是数据库所有对象的物理情况,而不是它们的逻辑关系
- E:概念数据层是数据库管理员概念下的数据库
答 案:ABE
3、我国居民的传统膳食结构特点是()。
- A: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 B:谷类、薯类和蔬菜的摄入量较低
- C:肉类的摄入量较高
- D:豆类制品摄入总量不高且随地区而不同
- E:奶类摄入量在大多数地区都不高
答 案:ADE
4、设计调查表时,要注意的方面包括()。
- A:调查表中的问题一般将敏感的问题放在最后,封闭式的问题列在开放式的问题之后
- B:调查表要与调查主题密切相关,重点突出,避免可有可无的问题
- C:调查表中的问题应条理清楚,符合逻辑顺序
- D:调查表中的问题要容易让被调查者接受
- E:尽量使用简单、直接、无偏见的词汇,保证被调查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调查表
答 案:BCDE
简答题
1、下面是公共营养师采用对某机关食堂2007年11月15日一天的情况进行的膳食调查后填写的食物量登记表。
(1)计算11月15日就餐人日数。
(2)计算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
答 案:(1)早餐餐次比=43200÷(43200+76800+28800)=29.03%; 中餐餐次比=76800÷(43200+76800+28800)=51.61%; 晚餐餐次比=28800÷(43200+76800+28800)=19.36%; 就餐人日数=60×29.03%+80×51.61%+45×19.36%=67人日。 (2)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kcal)=实际消耗量÷总人日数=(43200+76800+28800)÷67=2220.9kcal。
2、怎样应用中国居民膳食宝塔评价被调查者的膳食模式?
答 案:膳食结构是指各类食物的品种和数量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根据膳食中动物性、植物性食物所占不同比重,以及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作为划分膳食结构的标准,可以将世界不同地区的膳食结构分为:动植物食物平衡的膳食结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和地中海膳食结构。(1)膳食结构的分析根据被调查者24h膳食调查结果,计算五类食物,即谷类,蔬菜和水果类,鱼、禽、肉、蛋类,奶类和豆类,以及油脂类食物的摄入量。然后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提出的理想膳食模式进行比较,对被调查者的膳食结构进行分析评价。
(2)膳食结构评价的依据与方法
①膳食模式评价的依据是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②评价方法:根据24h膳食调查结果将食物按9类进行分类,统计各类食物的摄入总量。将被调查者的劳动强度按低、中、高的不同水平与平衡膳食宝塔建议的不同能量膳食的各类食物参考摄入量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各类食物摄入量是否满足人体需要。
3、请简述学校营养配餐的原则。
答 案:(1)保证营养平衡。①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膳食应满足人体需要的能量、蛋白质、脂肪,以及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不仅品种要多样,而且数量要充足,膳食既要能满足就餐者需要又要防止过量。对于生长中的儿童和青少年,还要注意易缺营养素如钙、铁、锌等的供给。如仅提供营养午餐,则提供给学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应达到一天推荐摄入量的40%。
②各营养素之间的比例要适宜。膳食中能量来源及其在各餐中的分配比例要合理;要保证膳食蛋白质中优质蛋白质占适宜的比例;要以植物油作为油脂的主要来源,同时还要保证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各矿物质之间也要配比适当。
③食物的搭配要合理。注意主食与副食、杂粮与精粮、荤与素等食物的平衡搭配。
(2)照顾饮食习惯,注意饭菜的口味。在可能的情况下,要既使膳食多样化,又能照顾就餐者的膳食习惯。注重烹调方法,做到色香味美、质地宜人、形状优雅。
(3)考虑季节和市场供应情况。主要是熟悉市场可供选择的原料,并了解其营养特点。
(4)兼顾经济条件。既要使食谱符合营养要求,又要使进餐者在经济上有承受能力,才会使食谱有实际意义。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