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三级》9月21日专为备考2024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脂溢性皮炎是由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
答 案:错
解 析:考查维生素缺乏时的症状,其中维生素B2缺乏可引起脂溢性皮炎。
2、24h回顾法的优点是所用时间短,应答者和调查员不需要较高的文化程度和技巧。()
答 案:错
解 析:24h回顾法的优点是所用时间短,应答者不需要较高的文化程度和技巧,但是调查员需要严格训练,有文化和技巧,不然每个人调查都无法量化。
3、维生素D缺乏病在不同年龄有相同的临床表现。()
答 案:错
解 析:不同年龄的维生素D缺乏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婴幼儿时期出现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佝偻病的发生,成人阶段则会形成骨软化症。
4、植物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较高,营养价值也相对较高。()
答 案:错
解 析:植物蛋白质中,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含量相对较低,所以营养价值也相对较低。
单选题
1、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
- A:制定AI值平均摄入奶量可定在每日0.5~0.7L范围
- B:婴儿平均摄入奶量一般为每日0.78L
- C:0~6个月婴儿营养AI的制定是计算其从母乳中获得的营养素量
- D:以上都不对
答 案:C
解 析:暂无
2、下列何种矿物质有助于血红素的形成()。
- A:碘
- B:铜
- C:钙
- D:钠
答 案:B
解 析:铜在机体内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催化作用,许多含铜金属酶作为氧化酶,参与体内氧化还原过程,维持正常造血、促进结缔组织形成、维护中枢神经系统的健康,以及促进正常黑色素形成和维护毛发正常结构、保护机体细胞免受超氧阴离子的损伤等重要作用。
3、普通人的运动指南不包括()。
- A:高强度运动对改善心肺机能有良好作用
- B:运动类型以有氧运动和耐力运动为主
- C:运动时间以每天30~60min,或每周150min以下为宜
- D:运动频率以每周5~7次为宜,最好每天1次
答 案:C
解 析:运动时间以每天30~60min,或每周150min以上为宜。
4、蛋黄中具有降低血胆固醇作用的是( )。
- A:神经鞘磷脂
- B:固醇类
- C:卵磷脂
- D:脑苷脂
答 案:C
多选题
1、停止运动的指征包括()。
- A:严重气短
- B:不正常的心跳
- C:特别眩晕
- D:上腹部区疼痛或“烧心”
- E:身体任何一部分突然疼痛
答 案:ABCDE
2、设计调查表时,要注意的方面包括()。
- A:调查表中的问题一般将敏感的问题放在最后,封闭式的问题列在开放式的问题之后
- B:调查表要与调查主题密切相关,重点突出,避免可有可无的问题
- C:调查表中的问题应条理清楚,符合逻辑顺序
- D:调查表中的问题要容易让被调查者接受
- E:尽量使用简单、直接、无偏见的词汇,保证被调查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调查表
答 案:BCDE
3、蛋白质消化率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
- A:蛋白质主观消化率
- B:蛋白质最大消化率
- C:蛋白质表观消化率
- D:蛋白质真消化率
- E:蛋白质最低消化率
答 案:CD
4、饼干的感官指标检查包括()。
- A:是否有霉变
- B:色泽
- C:滋味
- D:气味
- E:是否生虫或有其他外来污染物
答 案:ABCDE
简答题
1、下面是公共营养师采用对某机关食堂2007年11月15日一天的情况进行的膳食调查后填写的食物量登记表。
(1)计算11月15日就餐人日数。
(2)计算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
答 案:(1)早餐餐次比=43200÷(43200+76800+28800)=29.03%; 中餐餐次比=76800÷(43200+76800+28800)=51.61%; 晚餐餐次比=28800÷(43200+76800+28800)=19.36%; 就餐人日数=60×29.03%+80×51.61%+45×19.36%=67人日。 (2)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kcal)=实际消耗量÷总人日数=(43200+76800+28800)÷67=2220.9kcal。
2、案例描述:在进行体格测量时,调查员用钢卷尺测量了一位20岁学生的身高,所测数据为175cm,用体重计测得其体重90kg,腰围98cm,臀围101cm。体检发现在60mm范围内出血点达10个,其余检查未发现异常。在测量腰围时,调查员按下列步骤进行测量:被测者自然站立,低头含胸,测量者选择被测量者腰部最粗部位作为测量点,将钢卷尺绕腰一周,在吸气末呼气初开始读数,并记录读数。请根据上述情景描述回答以下问题。请计算该学生的BMI值,并根据腰臀比评价其营养状况。
答 案:BMI=90÷1.752=29.39腰臀比=98÷101=0.97该学生属于中央性肥胖。
3、请简述行为调查表的设计原则。
答 案:行为调查表的设计原则有以下几点:(1)调查表中所列项目的含义、定义、标准必须明确,不致使人误解,以保证结果的统一。如调查吸烟、饮酒时,应首先定义清楚,如什么情况算吸烟,什么情况算饮酒。如果仅偶尔吸过一支烟,或偶尔饮一杯啤酒算不算吸烟、饮酒?如果每天仅吸烟叶(丝)或仅饮果酒或啤酒时,怎样计算吸烟与饮酒的量?这些都应预先规定标准,以便于对资料的统计分析和对分析结果做出正确的解释。(2)调查表中所列项目内容在资料统计分析时要求既能定性,又能定量。如调查吸烟和饮酒时,不仅要调查“是”与“否”(吸烟或饮酒),而且还应调查每天吸烟、饮酒量及持续时间。
(3)调查表中所列项目的用词应简明扼要,令被调查者易于理解,易于回答。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应适合于不同文化层次的被调查对象,一般可用否定式,选择式调查表,通常设计成可编码形式,以便于将调查信息录入和储存于计算机,也为数据的处理分析提供便利。必要时还应附填表说明。
(4)调查表中提出的问题要求应尽可能确切、针对性要强,避免出现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问题,以免令被调查者产生误解或多解,或分析时出现困难。
(5)调查表中列出的项目应避免带有诱导性的提问,或强制性的提问,以免使所获的资料、信息出现偏倚。或令被调查者反感,使所获得的资料、信息失真。
精彩评论